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更新时间:2018-05-08 16:34:05 最新章节:第77章 风雨将至(12)
书籍简介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会议正名。他梳理苏联解密档案、各国政府文件、与会者回忆录和未发表日记,生动了这场争议极大、影响深远的会议。他重建当时的情势,从会议参与者的选择、计算、利益、理念出发,证明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却绝非冷战的肇因。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林添贵
上架时间:2018-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沙希利·浦洛基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革命和危机有什么共同规律?每一次政权解体和崩溃是否有迹可循?美国为何会在21世纪20年代突然经历动乱的高峰期,而下一次的政治危机又将在何时降临?为了揭开历史周期的面纱,历史动力学开创者彼得·图尔钦基于汇编的史料记录,采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和建模手段,追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不同“运动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网络,试图找到和平与冲突周期性交替的根源所在。在书中,图尔钦首先回顾过历史17.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在侵占地区实施奴化教育,作为其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一种手段。本书运用大量档案资料,从初、中、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及留日教育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其具体实施情况,对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系统做出了全面阐释,对这一地区抗战爆发前和抗战结束后教育的发展情况也进行了概述。史学理论33.7万字
- 会员《文化传播与文化建构》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2辑,分为“专论”“评论”“专题论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收入重要学术研究论文13篇。本辑收入美国史学者李剑鸣、法国史学者郭华榕和洪庆明、罗马史学者刘津瑜等多位知名学者的精彩文章,力图从文化的传播、接受,以及建构的角度,呈现当下世界史研究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史料,视角丰富多元,不仅能反映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也能呈现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极具史学理论20.1万字
- 会员刻工研究一直是传统文献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对清代刻工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五章,分别对清代刻工的题名方式、数量与分布、组织运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书活动及他们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写样者、刻工对清代版刻字体风尚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全书一方面立足于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文献学科,搜集与整理了数千条刻工题名材料,从而奠定了比较深厚的文献基础;另一史学理论26.1万字
- 会员本书选择了元明清戏剧中重构次数较多,且具有典型性的项羽、刘邦、萧何、张良、韩信这五个人物展开研究,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楚汉战争中人物的重构缘由、楚汉战争中人物的重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元明清戏剧重构对《史记》及中国文学的意义。史学理论1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