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企业文化:管理思维与行为
更新时间:2019-09-29 15:28:35 最新章节:后记:写在成书之际
书籍简介
《企业文化:管理思维与行为》关于企业文化的系统理论研究著作,也是一本鲜活的实践指导“圣经”!它不仅是研究者的理性思考,更是众多企业家、BOSS们的鲜活“管理经”!《企业文化:管理思维与行为》力图系统反映当今企业文化基本理论、学术前沿理论及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案例,并使之有机结合,旨在使企业文化教学与研究更具理论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实践的鲜活性、“落地”性,也就更加与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相匹配。《企业文化:管理思维与行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MBA、EMBA企业文化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企业的培训用书,同时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人员、企业家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任志宏 杨菊兰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今天,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从托夫勒的思想中汲取灵感,指出人类社会正迎来“第四次浪潮”。什么是“第四次浪潮”?它是人工智能与智能手机引发的产业革命,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裁员潮”的反复出现,“人生百年时代”的不安,从“低欲望社会”跌至“无欲望社会”,层出不穷的新型商业模式……这就是“第四次浪潮”,一场席卷世界的社会大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经济6.9万字
- 会员本书以原银保监会(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处罚案件为研究对象,围绕银行违规处罚与处罚效应这一核心话题,研究处罚方式与罚款定价。各章内容如下:1.绪论;2.银行违规处罚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3.中美银行业监管处罚制度比较;4.银行机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5.中国银行业违规处罚方式选择与分布特征;6.中国银行违法违规案件的罚款定价影响因素研究;7.中国银保监会监管处罚效应研究;8.研究结论与政策经济15.1万字
- 会员在ESG视角下,再制造产业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需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影响。特别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再制造产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再制造产业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产品或设备的修理与再制造的技术及法理界限;专利产品的再制造是否会侵犯原产品的专利权。本书针对再制造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法学的侵权辨析、管理学中的决策优化与治理对策研究,以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被动的知识产权保护转向主经济10.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秦勇秦勇,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学和广告学。主要讲授网络营销、广告学、管理学及电子商务课程。近3年来,主编市场营销类教材10余部。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局级课题多项。通俗读物24.2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研究奢侈品消费中的非炫耀性消费行为,提出奢侈品消费者非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模型。其中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生命周期、社会阶层的稳定、中国传统思想中含蓄、内敛的特点、对奢侈品炫耀性消费的反对、自我实现需要和不同自我身份的塑造过程;其形成类型是为区别外人、规避嫉妒或愤怒、注重美学和功能性、幻想的生活方式。本书是目前国内首次研究奢侈品的非炫耀性消费的学术专著。本书适合高通俗读物13.8万字
- 会员本书探讨了新经济在成都的前世今生。通过跟70+创业者、企业高管、投资人、科研工作者对话,走访成都20+新经济企业,回顾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发展历程,直面他们创业中最重要的时刻,对创业、科技、创新等话题进行的深入研究,来勾勒出成都新经济的面貌。按照递进的形式,分别探讨了为何成都是新经济发展的沃土,作为创业者需要具备那些素养,哪些新技术符合新经济发展的步调,怎样做到让自己的产品推动未来商业趋势,未来的新经通俗读物12.7万字
- 会员开源能否赢利?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吗?可实现商业价值吗?为什么要开源?怎样开源?全球开源企业如何实现赢利?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如何做开源公司的投资估值?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工业互联网也能开源吗?本书就以上问题,梳理了开源30多年来影响重大的事项:人物、事件、社区、项目、公司、基金会与许可证等;有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有细致的案例剖析:战略选择、商业模式设计、社区运营、成立基金会、项目孵化、公司运营与融通俗读物11.2万字
- 会员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布局、暗战和竞合牵动着城市的崛起、陨落与重生。作为历史商业地理的观察者,作者循着长春、十堰、重庆、柳州、上海安亭、杭州、粤港澳大湾区等代表性区域的汽车产业图谱,从历史、当下、未来三个维度回顾与展望中国汽车产业。本书在空间与时间双重意义上探讨中国产城融合的共生性进化逻辑,勾勒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工业化脉络,以及未来发展通俗读物1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