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声音:“一带一路”高端访谈录在线阅读
会员

共同的声音:“一带一路”高端访谈录

王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国际经济13万字

更新时间:2019-05-07 17:54:41 最新章节:特朗普有可能接受“一带一路”倡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带一路”从中国方案成长为国际共识的见证和记录。自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7年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王琳与100多位国际政要、商业和学界精英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全球政、商、学界对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外关系和全球角色的认知思考。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自民选政府上台以来,缅甸国内政治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对缅投资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缅关系包括经贸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新编对缅投资指南》。本书包括缅甸的投资环境与国情,缅甸的投资政策与法规,投资缅甸的准备与程序,投资缅甸的政策、案例与建议等,以期为中国企业投资缅甸提供指导。
    邹春萌等编著经济20.8万字
  • 会员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
    马丽蓉主编经济10.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在收集整理2018年11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中外嘉宾学者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提高而成,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推动减贫脱贫中国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减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部分,讨论中国过去40年经验和成就,并讨论如何在此基础上迎接当前和未来挑战的机会,表明中国不仅有减贫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有将之落实的行动与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主编经济23.9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解读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历史发展、新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本书探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经贸规则的演变和重构等议题,深入比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评估《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最新变化以及对全球经济秩序、美墨加三国和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应对《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带来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
    张小波经济18.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系列图书的第四部,是迄今为止关于“一带一路”最为详尽的行动报告,为所有“一带一路”上的探索者提供了一个几乎无所不知的导向。本书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部署、政策、行动、项目、平台以及相关会议、论坛、展览、主题活动等。
    杨善民主编经济24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领域的文献,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基于理论分析,对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从中短期和长期视角分析了我国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意义。此外,本书还对土耳其央行调节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
    谈俊经济12.2万字
  • 会员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
    马丽蓉主编经济9.8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围绕2018年的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贸易,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主要针对2018年中阿贸易依存度、中阿贸易结构、中阿投资依存度、中阿服务贸易、中阿农产品与食品贸易、中阿金融市场七个方面的最新数据,分析研判未来中阿经济贸易发展趋势,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中阿经贸发展进程。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秘书处编经济9.4万字
  • 会员
    在经济陷入困境、生态系统脆弱和资源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古巴另辟蹊径,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打造特色的永续栽培模式、实施石油替代计划、重建粮食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关系,到重视绿色医疗、绿色教育和绿色旅游等社会服务行业的建设,古巴的绿色发展不仅使国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而且向国际社会展现出一个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能够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的“另一个世界”。
    杨晶经济1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