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四部曲)
更新时间:2019-03-18 09:35:37 最新章节:40年前的那一刻
书籍简介
梁衡“新闻四部曲”的时间跨度为1978年到2018年,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业发展的全过程,也记录了作者四十年来在一线记者、学术评定、新闻管理和总编辑等四个不同岗位、不同侧面的新闻人生。早年出版过的“新闻三部曲”是梁衡先生的新闻学术代表作,包括《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反响很大,成为当时的新闻入门必读书。这次在三本书的基础上又增加《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合为“新闻四部曲”,正好是作者一生四种新闻人身份的忠实写照。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思考。“新闻四部曲”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和一位新闻人的人生总结。)《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是作者在那个大变革的年代,1978年到1987年在《光明日报》驻基层记者站期间的新闻作品选编和自我剖析,展示了一名记者怎样在看似没有新闻的地方频频写出头条新闻,是一本指导新闻采访业务的好书。作者的名言“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即出自本书。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8-10-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梁衡
最新上架
- 会员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担了为学术成果研究提供知识服务和学术成果交易、传播的功能,是学术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建立学术“旋转门”机制,培养专业的学者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真正发挥学术编辑内容价值发现者社科15.1万字
- 会员本书在充分考察洪武、建文、永乐时期出版情况、出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出版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属于跨中国印刷史、古籍版本学、明代文学史的交叉性、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具有鲜明创新性。本书不仅从宏观上统计了洪、永年间出版书籍种类,还就出版成本、各地出版业水平差异等问题展开专题探讨,更从出版的角度考察文学,分析了宋濂、高启、闽中诗派等若干典型个案,为观察当时文学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具有一定方法论意义。社科26.7万字
- 会员《格萨尔》史诗的传播活动遵循了科学的传播规律,神秘性仅是一种表象。艺人在传播史诗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政治、经济与宗教等领域的外部制约。史诗本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的信息库,为百姓提供了必要的生存与生活信息。史诗的主题变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主动适应性行为。史诗受众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与阶层差异,受众的接受活动是一个主动性与被动性相结合的综合过程。艺人、僧人、史诗内容、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受众个社科12.7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多维驱动模型,研究了信息化进程中如何推进信息共享的问题,提出:一要构建有效的制度机制,运用制度工具引导社会的信息共享;二要设计科学的技术组合,借助技术工具驱动社会的信息共享;三要面向市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社会的信息共享。其中,制度机制包括组织内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激励和组织之间的跨组织信息共享激励;市场机制包括信息的直接交易机制和信息关联价值的深度挖掘机制。通过上述途径,全方位促进社会的信社科13.2万字
- 会员《新诗海外传播的当代性反思》主要研究了新诗的海外传播情况,并从当代性的角度对新诗海外传播进行了反思。作者推崇杜威的一个说法:“宣布某事并不构成传播,即使大声强调也不行。传播是创造参与的过程,是将原本孤立与独特的东西拿出来共享的过程;它所取得的奇迹部分在于,在传播时,意义的传达不仅将肉体与意志提供到听话者,而且提供到说话者的经验之中。”传播绝非单向的宣传,若无他者自主选择,绝无传播可言。传播是一个互社科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