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肖洛霍夫在中国
更新时间:2019-08-28 17:31:54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中苏文学关系的角度,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视为一个系统加以全面考察。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译介与阐释研究,下篇着眼于影响与接受研究。上篇在实证的基础上,梳理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国传播和被阐释的历史脉络,总结中国文学接受肖洛霍夫的内在规律性,以及接受者在汲取异域文学营养的过程中自身文学观念的建构与嬗变。下篇选取周立波与丁玲等深受肖洛霍夫影响的中国作家为研究个案,通过具体的文本解读,仔细辨析他们的创作同肖洛霍夫作品的渊源关系与创新之处。透过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这一现象,进而引发对文化传播与文学接受、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等问题的思考。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祥文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作者聚焦于鲁迅、胡适、刘半农、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思想心态、文学观念、治学方法和友朋交往,解读著作版本、书信日记、报纸杂志等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亲历所得,从历史的纵深处揣摩和欣赏这批重要作家的境界、业绩、风范、情谊,让读者从不同侧面欣赏到他们的流光溢彩。文学32.9万字
- 会员本书是国外学者连心达对辛弃疾词作的研究,作者提出抛开辛弃疾“爱国主义诗人”的光环,通过对辛词的文本分析,寻找他性情中的“狂傲”与“胸中磈磊”,揭露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下,辛词如何展现其“桀骜不驯”。全书分为四章,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以及其词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都做了深入探索,最终为我们还原出辛弃疾——“一个特立独行的奇特人格”——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罕见表达,真实且富有力量。有别于以往学界深受儒家伦文学11.4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作者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或现代学术经典的若干文章,其中较多跨越自己专业的随谈,所以作者自认是“聊为之说”。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是关于先秦及唐宋诗文的随谈;第二辑谈及的近现代作家,也多是围绕他们与古典的关系而言;第三辑是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现代文学研究的评论,亦与古典学术传统有关。文学32.4万字
- 会员本书是《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文艺评论版2022年度文艺评论集萃,从将近200篇作品中细选知名评论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活跃报章评论员的评论佳作、力作44篇。其中,既涉及对于文化发展、文艺创作、文化趋势的前沿追踪、深度解读、思考把脉,也有站在阶段性评论史维度上的年度文艺大类盘点评论,有坚持直言快语、锐评风格的现象批评,有快、热、短、准的作品快评,能够比较准确地通过评论这面镜子,反映中国影视剧、文坛、舞文学12.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收集整理了苍南县文化馆同名展览的百余件书法作品,分“天下兰亭”“与古为徒”“入古出新”三个版块,同时穿插各个参展作者临摹的心得感受、展览现场的图片以及展览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展览的评价等材料,力求做成一本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学术价值、独具一格的书法临摹集。文学评论1.9万字
- 会员《红楼梦》成书二百余年以来,有关它的话题与讨论经久不息,逐渐发展为“红学”一门。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秦可卿入手,考证了贾元春、妙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原著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家世及命运结局,揭开了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重重迷雾;更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进行推演求证,探佚出《红楼梦》八十回后全部谜底,将红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境界。刘心武此次将毕生呕心沥血研究《红楼梦》的独特成果和全部体悟,文学评论105万字
- 会员《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间词话经典鉴赏》的赏析部分,是编者对《人间词话》的一家之见,其中难免有不足或不对的地方,但其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引起读者自身对《人间词话》的思考和理解,希望对广大读者朋友有所补益。文学评论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