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消失的民居记忆
更新时间:2019-08-02 16:00:0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为作者七年考察中国将要消失的古民居的心得总结,涵盖贵州、河北、山东、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内蒙古七个省,涉及报京村、蔚县、乌镇、安化等三十余个县城、村寨,完整记录了这些地区古民居现状,展现了古建之美。堪称一部近百年民居建筑存在与消亡史。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是具有感情和温度的人类活动载体。他们具有各自独特的时间和生命,是能够与人的精神世界发生关联与作用的,是人类情思的具象化表现。是每一个红尘过客寄托自己“存在”的方式。而在这其中,尤以见证人类生命和历史的民居为。愿民居记忆永不消逝,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2-03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白永生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中科院院士,大家所熟知的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等都为他的设计作品;作者不仅是建筑界的精神领袖般的人物,其人文素养也很高,近些年来,写了一些回忆几十年来建筑界的人与事的文章,读来令人感动。书稿即为这样一部怀人忆事之作。全书稿约17万字,共26位建筑学人。这其中有为作者的前辈,有的是同辈,还有少量篇幅写的是晚辈。这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张镈、陈占历史文化14.8万字
- 会员你知道吗?奴隶制时代的建筑都特庞大;哥特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之光;佛寺建筑在日本和印度遍地开花;后中世纪,君权和文艺都复兴了;英法大革命时期的建筑集各种仿古于一身;19世纪的钢筋混凝土带给建筑新面貌;20世纪以后现代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再后来,后现代主义开始使建筑各走各的路……如此浩瀚的外国建筑千年之变,通过简明的讲解、有趣的历史故事、诙谐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建筑形式转化为清晰明了的发展脉络。小历史文化6.1万字
- 会员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建材,自成体系,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是与西方石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类型。经历代经营,其技艺以至理论都得到认真总结,虽经战乱摧毁与风雨剥蚀,仍在今天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经典。本书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概念审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征,寻找中国传统土木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基因,从现存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映射的精神演绎中国建筑文化的新发展,生动且深情地揭示其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历史文化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