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风险评估与应对
更新时间:2019-10-21 17:27:15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在总结“一带一路”进展现状以及现有国际合作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风险评估体系,并通过评估实践和典型案例分析进行验证,提出国际合作风险应对策略。同时,针对当前研究与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数据瓶颈,提出了建立“一带一路”风险大数据支撑体系的建议,以进一步帮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及时识别、诊断、预警、防控各种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规避各类风险的管控能力。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于施洋 杨道玲 王璟璇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的主要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核心概念以及研究的框架。第二章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典型事实,通过统计、和测算与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有关的指标,从经验事实层面分析了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典型事实,并在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剖析两者的关联性。第三章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机制分析,理论部分搭建了“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传经济13.8万字
- 会员本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入研究和正确借鉴外国经济学说,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从主题为“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中国经济”年会入选论文中了力作,汇集成《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23)》。全书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研究四个部分,内容涉及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和新发展、现代外国经济理论及其研究新动向、中外经济转型和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前沿问题,是经济22.7万字
- 会员本书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普项目研究成果,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合作3大篇,从历史视角、现状概览与案例剖析等维度,系统梳理了中国、老挝、缅甸、越南、泰国和柬埔寨6国金融发展及中国(云南)与其他5国开展金融合作的情况,展现了澜湄流域国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状况,并辅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新时代云南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具体路径,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澜湄国家金经济8.2万字
- 会员新《日本银行法》颁布以来,日本银行(即日本中央银行)获得了独立的货币当局的权力,从此成为日本货币政策的主角。本书回顾了几任日本央行行长主导下的货币政策路径,探讨这些政策对于日本经济以及国际货币市场与投资的影响。同时对比了2020年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本书作者对于日本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其中的教训多于成功,这值得其他货币当局借鉴,同时也值得投资者分析,以此判断国际货币市场的未来走经济13.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主要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围绕2016与2017年的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贸易,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主要针对2016年中阿贸易依存度、中阿贸易结构、中阿投资依存度、中阿服务贸易、中阿农产品与食品贸易、中阿金融市场七个方面的最新数据,分析研判未来中阿经济贸易发展趋势,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中阿经贸发展进程。国际经济12.8万字
- 会员中俄地区合作指的是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它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首次提出在中俄地区通过开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共同构建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进而将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联系起来,形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伞”型模式,新模式的提出不仅为中国东北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开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同时为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改变东北亚一体化现状寻找到了国际经济26.5万字
- 会员进入21世纪,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与潮流。运河古镇复兴在面临发展理念与路径的再选择时,理应鉴往知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充分挖掘并促进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化,开启世界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新征程。报告追溯世界运河古镇发展缘起,通过辩证分析运河文明与古镇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系统分析评价世界运河古镇类型与结构特征,助力运河古镇把握绿色发展新趋势与战略方向。国际经济11.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日本制造”的历史考察,从制造哲学、国民素质、职人精神、企业家情怀、生产模式、管理文化、创新精神、国家战略、产业布局、竞争策略等多个层面,揭示“日本制造”得以享誉世界的深层文化“密码”及其未来走向,剖析“日本制造”的得失成败,以期为当下“中国制造”的崛起有所裨益。国际经济1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