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取向研究(1950-2010)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取向研究(1950-2010)

陈松川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外交、国际关系17.8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28 16:12:4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国际社会经常将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简单地解读为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主义”,这与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本质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中国对外援助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由价值观、利益观和工具观组成的政策取向体系,这一体系的具体内涵随着各个阶段国际环境、国家任务、对外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同时它们还体现了在对外援助政策演变历程中中国国家身份、国家利益、国际道义、国家制度等相关因素含义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深层次地蕴含在中国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而成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观念。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松川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民国外交史上,“英美派”外交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本书将“英美派”外交官置于1931~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全局视野里,考察这个群体产生的内外环境,探讨“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关系,及其在国民政府美援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揭示“英美派”外交官主要代表人物之间及其与国民党高层政治之关系,进而审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为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陈永祥政治17.2万字
  • 会员
    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高层决策者欲将日本从二战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建立经济、政治、军事与文化上强大的日本,开展了极富雄心的战略性外交。本书从历史事实出发,基于文献追踪与赴日调研,把日本外交置于国际秩序变革大背景下,主要立足于单元层面考察日本外交转型新动向,对日本外交战略与决策体制的“双转型”结构进行系统剖析,并就日本外交理念变革、体制重构、智力支撑、精英引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张勇政治16.3万字
  • 会员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SecurityTreatyOrganization),简称“集安组织”,成员国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本书系统梳理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国际互动,为考察独联体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视角。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断发展,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方面不容小觑。
    牛义臣政治13.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冷战结束以来海合会六国和伊朗、伊拉克的经济与安全合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海湾地区合作研究的整体框架。本书既分析了海湾地区合作的历史变迁、合作动力、合作议题和制度设计,也对21世纪以来海湾地区国际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做到宏观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海湾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学术参考。
    喻珍政治21.2万字
  • 会员
    共同外交与安全决策机制的建设是欧盟一体化过程中进展较为缓慢的合作领域。欧洲国家试图通过这种机制实现地区和平,并提升欧盟的全球行动能力。本书将欧盟决策归纳为四种类型:立法型外交决策、倡议型外交决策、日常型外交决策和危机型外交决策。本书引用了大量资料,也举例了典型的事例,有助于读者了解欧盟在外交方面的协同进展。
    葛建华政治19.8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就“一带一路”建设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中外联合研究形成的成果,来自俄罗斯、埃及、巴基斯坦、美国、马来西亚、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22个国家30多位国外学者和30多位国内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全球新形势和新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与多领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国际合作进展和实施建设的行动概况等提
    王灵桂 赵江林主编政治13.6万字
  • 会员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是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的专业性学术集刊,宗旨是“瞄准中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重大问题,努力推进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战略研究、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本辑对于2015年中国周边外交方方面面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观察、评估和展望。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编政治23.7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何急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
    王硕政治15.8万字
  • 会员
    《南大区域国别研究》广泛荟萃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和动向,展开多元、细致的学理讨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知识增量。本期收录了卷首语、学理探幽、思者对话、前沿巡礼四个栏目。
    王逸舟主编政治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