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读本(附:《增广贤文》)在线阅读
会员

《千字文》读本(附:《增广贤文》)

罗容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8.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11 15:32:54 最新章节:附录二:《增广贤文》注译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周兴嗣次韵的《千字文》,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人世,帝王将相、伦理道德、历史掌故尽在其中。其语言典雅华美,气势磅礴,极富美感,雄浑则如高山大海,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婉约则如小家碧玉,如“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令人回味无穷。其主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正统性和统一性,又不失之于刻板,很有“君子时中”的味道,如既强调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又通篇透露着对自然环境和世俗生活的热爱;既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尤其是上古圣王的钦佩,又关注时人和近人的功绩情怀、性格旨趣。更难能可贵的是《千字文》主导和传递价值观的方式,即它是通过隐藏在事迹和人物背后渗透进去的,不是直白干枯的道德说教,这也是《千字文》受众广泛、令人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之一。读本套用《大学》“八目”名称,尝试将《千字文》主体内容概括为“格致”、“修身”、“治国”、“齐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除去注释和译文外,读本重在解读,每节的解读部分几乎都是一篇小文章,可以说成是一篇篇小小的“千字文”。本书附录部分收入警句格言式蒙学代表作《增广贤文》。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千字文》。《千字文》一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本书分原文、注释、白话文翻译、解读等部分,对《增广贤文》与《千字文》做了全新解读。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9-07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原為中國先秦儒學典籍,唐宋儒者在應對“佛道”挑戰而為儒學構建本體的遇程中,將“學庸語孟”進行了“四書化”,使之成為繼“五經”之後的又一儒學經典結構。然而,當理學及“四害”伴随著中國文化傳入日本之後,江戶古學派對它們的批判、質疑、否定便纷至遝來,並解構了“四書”經典結構,開放了日本的“去四書化”的歷程,這一思想雎屬“暗流”,但對日本的影響卻不容忽視。這意味著,中
    董灏智哲学27.5万字
  • 会员
    《周易》以伏羲八卦为基础,以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分别代表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并进一步将八卦两两组合,衍生出六十四卦,揭示天地阴阳化生万物的内在规律,并升华为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经济、文化、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对每一卦、每一爻所作的解释,为古时占卜之用;传则用于解释经的内容,为占卜之辞赋予哲学式的理
    程向东译注哲学7.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蜀学与儒学研究部分成果的选编,基于对蜀学与儒学水乳交融关系的认识,从蜀学与儒学思想理论、人物事迹、学术成就、著作文献等方面深入剖析阐述,希望给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郭齐哲学25.8万字
  • 会员
    研究中国哲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一种是主观的、现代的、创造的取向。本书无疑属于前者。书中异于前人之解,乃为疏通文本的需要,而非借题发挥的产物。本书作者坚持以经释经、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原则,在广泛研读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前人的诠释分歧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立新说详明其故,自成一家之言。
    于述胜哲学22.8万字
  • 会员
    李翱哲学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全局,是汉唐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其不仅关涉心性结构的创新,还深刻影响到儒家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本书全面研究了李翱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史、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为核心,阐述了李翱哲学在儒家人性论转折中的分水岭作用,分析了其对宋代“心统性情”说和性二元论的重要影响;从法象思维、体用论、理一分殊发展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性与情之间双重关系的发展
    李晓春哲学29.1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研究中国哲学,涉猎老庄道家、孔孟荀儒学、宋代理学30年余年,出版著作数种,整理古籍多部,发表论文30余篇。本书为作者研治晚周诸子学的专题成果,收集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学界都曾经获得了好评。
    张京华哲学38.4万字
  • 会员
    《费密学案》以学案的形式对明末清初四川新繁著名学者费密(1625—1701)及其思想进行全面研究,以表彰其人。全书主要内容分五部分,一为生平事迹,简述费密人生经历。二为著述考录,对费密存佚著述51种400余卷逐一钩沉。三为学术源流,以家学、师承、交游、门人分类立传,考略费密学术渊源与流传,其中家学5人,师承2人,交游84人,门人35人。四为学术要旨,着重介绍费密“新道统的构建”“中实思想”“尊古经
    杜春雷哲学20.8万字
  • 会员
    《王学研究》由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围绕阳明学研究,征集国内外学者的论文,汇集阳明学最新研究成果。本辑有五个栏目:王阳明思想研究、海外阳明学研究、阳明学比较研究、阳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宋明心学思想研究。《王学研究》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阳明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赵平略 陆永胜主编哲学19.9万字
  • 会员
    作者在尊重先贤时哲和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式,对一些语句重新断句,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新的标注;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孟子放在中国文化史和孔孟思想史中进行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视域进行多维研究,多角度挖掘孟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多维价值。通过由果溯因,沿波讨源,为中国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薛永武哲学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