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无障碍阅读插图本)在线阅读
会员

素书(无障碍阅读插图本)

(汉)黄石公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古代随笔19.9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30 11:41:25 最新章节:安礼章第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素书》在中国古代修身治国、处世智谋、人生韬略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原文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类似“语录体”的书,被历代隐士高人、谋臣策士奉为千古不传的谋略秘籍和成就大事业的不二指南,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该书作者相传为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经过多次考验张良,最终将这本书传给张良。张良凭借这本书中的韬略原则辅助刘邦成就霸业。该书采取经文写法,语言高度精练,内涵极其丰富,对人事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体会深刻,对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为人处世、理家治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汉)黄石公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闲情偶寄》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详细谈论了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分词曲部、演习部和居室部等八个部分。词曲部论述戏曲结构、音律、语言等问题;演习部主要探讨戏曲演唱技术;居室部介绍堆假山、砌墙壁等技术。其他部分谈饮食、种花、养生诸问题。其论曲部分,经后人辑录单行,题名《李笠翁曲话》。
    李渔文学15.5万字
  • 会员
    《香畹楼忆语》是清代陈裴之为悼念其亡妾王子兰(紫姬)所作的一部回忆录,也是中国古代“忆语体”文学的经典之作。全书以清丽的文笔和细腻的叙事,深情追忆了作者与紫姬的爱情故事及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书中不仅插入了诗、词、挽联等多种文学形式,还真实记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体形象和悲剧命运。作品文字艳而不浮,哀而不伤,感人至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家庭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裴之文学1.2万字
  • 会员
    《妇人集》是清代文学家陈维崧编著的一部作品集,主要收录了清初以来女子的轶事和诗作。书中不仅记载了诸多才色兼备的女子的锦绣才思和高洁品行,如李香君拒绝田仰及阮大铖的故事,还描绘了明末清初著名女子的颠沛流离,寄托了清初遗民的故国之思。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一些表现家国之痛的作品,反映了明清鼎革之际的社会背景。整体而言,《妇人集》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清)陈维崧文学2万字
  • 会员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写尽了人生百态、世间真情、人生真谛。全书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12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陈继儒文学8.5万字
  • 会员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慢下来,一同品味《雅韵哲思文库》,深入挖掘中国处世哲学的精髓,将古典智慧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每一页都是对东方智慧的深刻解读,每一章都是对人际交往的细腻鉴赏。这套《雅韵哲思文库》包括《了凡四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幽梦影》,四部经典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展示了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内心平和,不仅是传统处世哲学的集大成,更是现代人修炼心性、提升境界的必
    (明)袁了凡 (清)王永彬 (明)陈继儒 (清)张潮文学18.6万字
  • 会员
    《佛国记》是东晋高僧法显撰写的纪实性游记,又名《法显传》等。该书全面记述了法显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达印度求法的经历,历时15年,游历30余国。书中详细描述了所经地区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风俗、物产等情况,是研究五世纪初年中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时,它也展现了法显大师不畏艰难、求法若渴的精神风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游记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东晋)法显文学1.7万字
  • 会员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本书内容可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3大类,其下又分列38小类。其选材严谨、注重词藻,使中国自先秦以来文史不分的现象有了明确的分界。《昭明文选》选材严谨、注重词藻,所选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过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视为文学的教科书,是士子们必读的一
    (南朝梁)萧统编文学4.8万字
  • 会员
    《石屋余沈》一书,记述了清末以来的掌故轶闻。记载了一些马叙伦先生的个人经历和见闻,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思考和评论,如“马先生汤”的掌故等,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
    马叙伦文学6.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梳理行记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围绕行记的起源与发展、行记与其他文体的关系、文人行记的文化转向、交聘行记中的夷夏观念、僧人行记中所反映的僧人旅行心态等问题对唐宋行记做整体的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力图在宏观的视野下对唐宋行记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全面挖掘,为唐宋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田峰文学2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