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咫尺,时或远方在线阅读
会员

我心咫尺,时或远方

朱剑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1.7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20 15:57:37 最新章节:老爸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这个鱼想飞翔、鸟想游泳的年代,如果能做一颗小小的石头,应该是件悦己的事,或静静地躺在山间沟谷,任溪水冲刷,亦或深深地埋在泥土,铺就一条五彩路让世人走过。曾经有人问:后悔吗?你错过了很多?我未加思索:没有一丝后悔,无论何种角色,忠诚,干净,担当。离开,是为了带更好的自己回来。有段时间,总是被问到怎么不更新朋友圈?其实,朋友圈不是用来更新的,大多数时候,是静默中看喧嚣,看是非,看对错。亦或,把朋友圈当成一面镜子,对着镜子,看自己。有时,或许它只是一面空镜子,仅此而已。心静,心空,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才能照见万物的本性。人生的脚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要慢慢学会,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平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剑敏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热血与诗情》一书是作者所写自由诗集。其中诗作贴近生活、意境鲜明、通俗易懂,涉及内容广泛。此书作为《诗怀与梦想》的续本,延续并发展了后者的思想高度,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试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理高度,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相互关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和哲学启示性。
    林文肯文学14万字
  • 会员
    愿你温暖明亮、愿你此生昂扬、愿你借风而上,心有向往才不枉来这凡世一趟,和人间相爱一场!愿以诗歌做宴,拿一场矜持的春天,交换一个蜻蜓点水的吻,敬长夜从不枯萎。
    春色几分闲文学2.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诗人白蕙侨自2013年至2023年十年间的诗歌创作合集,字里行间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特选出900余首诗集合成册。诗中营造出梦幻浪漫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愫,诗歌语言以细腻朦胧为特色,情感真挚而炽热。无论何时何地,捧起这本书,都能感受诗人灵魂行走的温度,同时还能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与温暖。
    白蕙侨文学16.4万字
  • 会员
    《诗意人生诗存》是在李茂生同志2008年出版的《潇湘斋诗词选》的基础上,从200余首诗词中增选了几十首加以注释、辅以图片而形成,时间跨度近70年。较之《潇湘斋诗词选》在篇幅、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少改进。任何文学作品都要求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诗词尤应如此。只有来自三大实践、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感情,加上语言艺术,才能写得有“滋味”。诗言志、诗言情,作者的诗词做到了矢志明言、真情直抒,有极强
    李茂生文学9.9万字
  • 会员
    节奏是中国现代诗歌诗体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质性诗学元素。该著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组织、形态与功能等方面阐释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原理机制;采取理论梳理、文本考察和形态比较的方式,对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代表性的节奏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置于比较视野中进行观照,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在新诗传播接受的语境中,对中外诗歌节奏传统的继承和转化,揭示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成的鲜明
    王雪松文学25.8万字
  • 会员
    六盘云高,长河静流,在文学地理现场塞上宁夏考察新中国文学的地方经验,触摸每一个诗人或温柔、或深情、或细致、或热忱、或静穆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显现。在时代语境里考量一百多位宁夏诗人的精神遇合,从岁月沧桑与时代颂赞、塞上风物与人生情志、家国情怀与文化书写、后乡土时代的悲辛观照、玫瑰花冠与心灵的倒影、先锋姿态或日常化纪事等路向上透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地区70年诗歌创作的总体收获,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
    李生滨文学26.3万字
  • 会员
    这部诗集代表着诗人进入对诗歌创作的第二阶段探索,相比于第一本诗集《风暴和风暴的儿子》,诗人收拢“向外突奔的刺”,试图触摸自己,感知他人,理解爱与痛的关系。诗人以精炼平实的语言和蒙太奇式镜头剪切技法,在诗章中构建具有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透露了诗人对终极问题的追问思索,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观探寻。
    王强文学3.8万字
  • 会员
    诗集精选诗人张国辰近年来创作的49首诗歌,选取的篇目多以具体地点为起缘,写出个体的情境认知和交错感受。作者独白解析的语感,把自己同北方的地域关联进行了一次真切的描述,记录了自身经历的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现实和幻梦,风格朴实、节制、坚定。
    张国辰文学2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诗歌作为独特的文本存在,历史性地受到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及技术文明的影响。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看,科学一方面是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发展的语境动力,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现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该著从科学思潮与诗歌理论、科学思维与诗歌思维、科学主义与诗歌意象、科学语境与诗歌语言、科学风格与诗歌审美等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对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系统性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不同于古代诗歌,具
    金新利文学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