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1-09-30 12:05:31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成果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较全面地考察中国古代图书馆的产生、沿革之独特历史背景,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四大类型图书馆藏书及其管理的实践方法,归纳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分析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独特而深刻的义理旨趣,概括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特征(有别于现代图书馆学和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的特征),从而为当代的人们了解并传承古代中国人的优秀的图书馆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坚定图书馆人的“不忘初心,敬畏前贤,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职业信念,向世人宣示中国古代优秀的图书馆文化遗产,提供较系统的参考范本和学术导引。从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角度而言,通过本成果研究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梁启超语)做出理论贡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6-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蒋永福
- 会员《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图书馆思想史,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问题;现代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基本性质、特征与服务内容;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微观、中观、宏观组织原理;读者权利与图书馆权利,包括读者的五项基本权利和图书馆权利的内涵;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包括知识自由理念、民主政治理念、终身学习理念、公共物品理念和社会责任理念。图书档案19.1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以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科研人员深度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构建并验证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作者始终坚持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力图为个人学术信息管理工具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社科11.7万字
- 会员2018年10月15—16日,“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研究: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结集成本书,希望借此在历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历史资料整理和档案文献修复方面扩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东亚历史研究。社科41.9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专题研究和教改实践两篇,涉及国际情况调研、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素养培育、难点热点、中大实践等主题,对国内外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做了专题研究,并具体总结了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改革实践,力求为该专业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社科26.2万字
- 会员中国西南地区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且珍贵的历史档案遗产,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有效、长久地利用,必须对这些历史档案自觉有效地进行保护。本书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鲜明特色,从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载体出发,分别揭示了石质、金属质、陶质、木质、骨质等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支撑材料的特性及其损毁规律,并继而探社科20.6万字
- 会员少数民族经济古籍文献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经济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其中不乏成功和先进的经验,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需要从中继承精华,汲取教训。现存少数民族经济古籍文献分布相当广泛(经、史、子、集四部以及丛书、各类考古文献、档案文献之中),数量极其庞大,内容十分丰富。但目前少数民族经济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与其他专科文献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系统整理和开发民族经济古籍文献这一宝库,不但是民族经济学、古典文社科22.2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大学图书馆现代化问题的主要方面选取了31篇正式发表的文稿。其内容聚焦于新时代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包括整体现代化、馆员现代化、服务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立足于新兴的信息服务学理论和北京大学一流图书馆建设的生动实践,揭示了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学理和时代命题,阐释了图书馆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价值引领,馆员为先”的基本思想、“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基本理念、“斯文在兹,道隐无名”社科2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