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第二版)在线阅读
会员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第二版)

吴永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民间艺术1.4万字

更新时间:2023-07-11 16:16:07 最新章节:鸣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世间优美清净之物,莫过于花。中式花道守艺人吴永刚虔诚侍花十余载,足迹遍访大江南北,采撷四时草木,经历了每个阶段的瓶颈与自我突破后,如今再度续写中式古典插花的生动气韵。如果说首版书的作品更多的是追求造型与形态,那么本书的作品便更传递出古典艺术背后所承载的美学与理念。作者用研习多年悟出的插花理念创作出的作品,所呈现的一面观特点,侍花三心、三法、四字诀、五势等,能唤醒爱花人对古典艺术更多的感悟与思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草木四时有序,这是生命的一种轮回。作者采撷山野花草,应用活脱的草木之灵,用淡雅素简的一两条花枝进行创作,在朴拙的意境中传递出四季的低语,姿韵尽展,充满禅意。好花配美器,本书每一幅作品都有对花和器皿及匠人的介绍:古法琉璃、龙泉青瓷、汝窑花器……文人器物与植物恰到好处地融汇,再与传统文人空间、当代清隐山房、新中式空间等交相呼应,营构出清幽淡远的意境。草木闲心岁月长,本书将引领爱花、侍花人将古典插花艺术深植于灵魂深处,随岁月潜移默化、生根发芽,在与花草的对话中,治愈和抚慰身心,把无限的美与爱置入有限的生命。
品牌:凤凰汉竹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凤凰汉竹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永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平遥,这座充满晋商历史韵味的古城,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活态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在本书中,作者以新颖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这一技艺的历史脉络、发展轨迹以及当前状态。书中不仅追溯了平遥推光漆器髹漆技艺的古老渊源和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还详细描绘了平遥漆器漆艺的演变过程以及历代匠人的技艺传承。
    刘小旦 常冰瑜 薛梦瑶艺术6.7万字
  • 会员
    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流传地域涵盖山西省和顺县与山东省沂源县。本书聚焦于山西省和顺县的牛郎织女传说。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收集活态传说,又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佐证,梳理完成了该传说的自然与人文生态、发展脉络和历史、传承人及其传承状况等内容。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是为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提供一份可靠且翔实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也寄寓着对以牛郎织女为代表的民间传说在现代社会
    侯姝慧艺术5.1万字
  • 会员
    在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先蚕娘娘”嫘祖的故乡,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继承了先辈流传下来的纺织技艺,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制作出一批批精美实用的手工制品——惠畅土布。因其工艺精美、做工考究、历史悠久、流传久远,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从土布的渊源、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传承情况、产品种类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惠畅土布的发展脉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惠畅土布这一民族性的手工纺织品。
    梁孟华 胡精杰艺术5.6万字
  • 澄泥砚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于秦汉,兴于唐宋,明代达至顶峰。清初,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澄泥砚制作技艺渐趋沉寂。1986年开始,蔺永茂、蔺涛父子着手恢复澄泥砚制作技艺的工作,并于1991年使这一传统技艺重现人间。《澄泥砚制作技艺》从新绛独特的地域文化入手,以非遗保护发展的视角,走进绛州,梳理澄泥砚的前世今生,细述恢复传统技艺的艰辛的同时,随三代传承人的足迹,观察现代社会背景下非遗保护发展的路径,进而
    高忠严 史晓凯 蔺霄麟艺术7.2万字
  • 会员
    陇东南地区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藏羌文化交汇之地,境内民间文艺形式繁多,特色鲜明。本书首先对陇东南地区源远流长的伏羲、女娲神话及其流变进行研究。其次,立足陇东南地区远古物质文明与技术进步的成果,就远古玉器、石器、骨器、陶器制造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进行研究。再次,立足陇东南地区丰富的民间文艺形式,重点论述了陇东南民间讲唱艺术、陇东南古代文学、民间文学、陇东南地区艺术考古等的文化内涵
    霍志军艺术19.1万字
  • 高跷走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传统舞蹈,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可以说是山西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高跷走兽》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资料相结合的形式,记录了国家非遗文化高跷走兽的形成发展历程,讲述了高跷走兽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传承困境。本书在不失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兼具了它的可读性,让读者对高跷走兽有一个更
    李筠霞艺术5.6万字
  • 会员
    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肇始自唐宋,盛于金元,以粗犷奔放、构图简洁、设色独特、线条流畅、刀法古朴见长。经过明代的广泛发展,至明末清初达到极盛,画店、纸局遍布临汾、新绛、洪洞、曲沃、稷山、河津、襄汾、霍州、芮城、解州、蒲州等城镇农村,产品更是远销华北、西北、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平阳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多为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美人娃娃、花鸟走兽、神鬼仙佛等,并随着年节时令和民情风俗而演
    张惠玲艺术5.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我国民间艺术的认知和内涵讲起,对剪纸、印染、风筝、竹编、脸谱、皮影、年画、曲艺、民间元素的现代表达、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赣剧等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展现到制作技艺的分析、表演和传承,立体地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传统和现状。本书不仅体现出我国民间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也对民间艺术原始资料收集与整理有一定指导意义。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对
    邱璟 王昕霞 彭迪云 李民主编艺术15万字
  • 《闻喜花馍》,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言起,追溯千年的传承与变迁,描绘明清时期的辉煌,细腻地讲述了闻喜花馍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特色,记录闻喜花馍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属性的同时,更深入挖掘河东地域文化对其品质的独特影响及其在闻喜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书中引入大量与花馍相关的典故和史实,展现了独属于河东文化的特质和底蕴。可以说,本书是关于闻喜花馍文化的宝典,也是独具烟火气的河东人文画卷,展现出非遗保护发展
    吴白莹 李莉艺术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