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构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构研究

戴卫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21.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7 15:47:15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部全景式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大量调研数据,对我国长期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和供给状况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对其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选择了安徽芜湖和浙江杭州,分别代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两个个案,实地考察了当地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设置、政策和服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
上架时间:2018-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的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9年度报告,汇集了研究基地一年来围绕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治保障主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内容上,聚焦科技创新与法治的关联互动,包括人工智能立法、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网络与信息领域法治等。同时梳理了研究基地一年来主要的学术活动及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展示基地风采。
    谭华霖主编社科27.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农民工群体的历史、现状和前途,在劳动体制视角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制度逻辑,并通过农民工群体理解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本书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呈现结构化特征,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占据着比较稳定的比例。农民工群体结构化的微观心理基础是他们的客观生活状态和主观动机态度的“互构”,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动机态度又受到农村生产
    徐法寅社科15.6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以呈现侗人集体生活的结构化过程。最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
    孙旭社科32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街道社区的资源存量及社区需求进行评估,并测量居民满意度,对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大学西路街道社区资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可为我国的社区资源与需求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刘强主编社科6.1万字
  • 会员
    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形塑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为成长于该时代的70后、80后、90后群体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由于不同时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不同以及生命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之间的耦合差异,其网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在接入、技能和应用三个层面形成了互联网鸿沟。在既定社会结构之下展开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正在
    赵联飞社科12.9万字
  • 会员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将个人、家庭和社区纳入贫困老人的抗逆过程,而且将相关社会政策作为该抗逆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岩燕社科16万字
  • 会员
    中国政府创建社会服务的构想大致始于2010年,但当时社会服务的碎片化特征明显,远不能适应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和要求。2018年底,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为社会服务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本书把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公共政策分析相结合,将社会服务制度框架设立为基本社会服务制度设置、行政制度设置、供给制度设置和监督检查制度设置四大板块,从公共政策与公共治理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如何创设社会服务制度。
    李兵社科10.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
    (日)上野千鹤子社科6.7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权“中心”以外的“边缘”。表达权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针对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表达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表达权的文化维度、媒介对表达权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对“言论”的突破和颠覆。通过研究“边缘”,本书希望探索表达权研究地
    左亦鲁社科13.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用经济学视角解释社会进化,用风险与博弈重新理解人类文明。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学术突破性的著作。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进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进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生产率和风险应对力是判断人类进步的两个关键维度,前者解决正常情况下的生活,而后者决定非常条件下的生存。在《文明的逻辑》一书中,作者以“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历程为线索
    陈志武社会学47万字
  • 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识读本“新核心素养”系列重磅推出!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通识教育与通识阅读应运而生。本书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一个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美)杰伊·西格尔等社会学137万字
  • 会员
    生态文明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游牧民搬迁既是一项有关藏族牧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事关藏族牧民美好生活创建的民生工程。本书是对藏族生态移民的系列研究,是对甘肃省玛曲县尼玛社区、夏河县桑科新村和青海省同仁县三江源村搬迁牧民的政策感受、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调查实录。三个村庄分布在黄河首曲、大夏河、隆务河流域,桑科新村是乡内搬迁,尼玛社区是县内搬迁
    冯雪红 安宇社会学16.4万字
  • 会员
    《偏见的本质》: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的里程碑式著作。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
    (美)戈登·奥尔波特等社会学114万字
  • 会员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是一本针对研究生的讲述定量研究方法的教辅书,是美国密歇根大学著名教授谢宇的著作,在2006年出版后,市场反响非常好,许多学校将其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对于推动国内社会学界注重量化研究,改变过去“重定性,轻定量”的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书出版后,作者本人也觉得非常满意,信任我社的出书品质。经过这些年的沉淀,我们觉得有必要对书进行修正,结合国际量化研究的现状,增加内容,以使我们的书
    谢宇社会学22.3万字
  • 会员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蔡禾社会学3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