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地
- (英)大卫·罗伯茨 刘和
- 1281字
- 2025-03-29 17:21:15
派特拉
1839年3月6日
派特拉坐落于外约旦的南部,《圣经》提到它时,使用的是“西拉”这个名字,阿拉伯人则称之为穆萨河谷,也就是摩西河谷。
这个地区有人类居住的时间可以远溯到铁器时代,但是直到波斯统治时期纳巴特人①占领该地区后,派特拉才变得重要起来。纳巴特人在岩石之上建起高高的据点,成功地击退了公元前312年亚历山大大帝麾下将军安提柯一世(Antigonus I)试图占领此处的猛攻。
派特拉是在3条峡谷交叉点发展起来的岩石城,后来发展为当地游牧居民避难和防御的中心。
纳巴特人决定定都于派特拉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派特拉藏在群山中,仅有的几个入口皆是易守难攻,可以为纳巴特人在商队贸易中积攒的财富提供极好的保护。纳巴特人和红海地区交易方便,与阿拉伯及美索布达米亚②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往来。他们还通过内盖夫③沙漠至加沙地区的道路前往地中海和叙利亚。道路的发展和纳巴特人的不断繁荣为派特拉带来的是飞速的崛起,并导致了其最终的希腊化。特别是公元1世纪时,纳巴特王在城中修建了壮美的纪念碑群,并将其中大部分刻在了天然的岩石上。
罗马人的统治和阿拉伯省的建设减缓了,但并没有完全停止派特拉的发展。然而,公元3世纪的时候,随着纳巴特人迁都波斯拉④以及新商队中心的发展,如格拉森和帕尔米拉,尽管哈德良⑤皇帝授予派特拉“大都市”的光荣称号,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还是大大降低了。
在戴奥克里先⑥颁布重新规划帝国的命令之后,几个世纪以来,这座刻在岩石上的城市一直是一位主教的领地和主要势力范围,也是巴勒斯坦塔耶萨省的首府。然而,就在阿拉伯人统治以后,尽管曾由十字军占据并建起防御工事,派特拉还是很快走向萧条。13世纪以后,这座城市终于废弃。所有和派特拉有关的知识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

背景知识:
① 纳巴特人(Nabateans):一支古代阿拉伯游牧民族,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向北迁移到达派特拉,并建起城市。
② 美索布达米亚(Mesopotamia):古代西南亚介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远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就有人在此定居,孕育了众多的人类早期文明,其中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
③ 内盖夫(Negev):巴勒斯坦南部地区。
④ 波斯拉(Bosra):位于叙利亚最南部,据大马士革150公里。
⑤ 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年,罗马皇帝。
⑥ 戴奥克里先(Diocletian):罗马皇帝,公元284〜305年,为试图更有效地控制帝国,于286年将其分为东西两个帝国,303年其恢复罗马宗教的愿望导致了他对基督教徒的严重迫害。
派特拉——@彩色之城
派特拉于1812年被发现之后,便一直以当地岩石炫丽夺目的色彩而闻名于世。据考证派特拉是古代纳巴特人建立的厄多姆王国的都城,由于地处要冲,很快便发展壮大起来。当地的建筑皆为石制,受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等多种建筑风格的影响,在阳光的照射下,红色、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的石壁熠熠生辉,显得无比神奇。


摘自大卫·罗伯茨的旅行日志:
6日——@我们第一次闲逛就到了哈森,我说不清是为它的建筑还是非比寻常的位置震惊。它就像是一个硕大的岩石中的壁龛,带着石头的美丽颜色,最微小的细节都保存完好,看上去就像是最近刚刚完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