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取息壤治水

【新编故事】

帝尧忧心如焚,多年来大洪水肆虐,淹没了良田、房舍,也淹没了希望,他四处寻找治水的人才,却总是找不着。这天几个大臣匆忙进帐,对尧说:“大王,听说黄帝的孙子‘鲧’ (gǔn)擅长治水,不如请他来试。”尧同意,就请鲧来见。鲧说:“水来土淹,应该用防堵之法治水。”尧大喜,就将重担交给他。鲧筑起堤防以阻挡洪水,刚开始很有效,但是过没多久,堤坝就被水冲垮了,造成了更大的死伤,尧为了善后忙得焦头烂额,只能敦促鲧继续想办法。鲧正在思考时,有一只猫头鹰和一只乌龟过来对他说:“为什么不从天庭偷些息壤出来呢?”息壤是一种常生不息的土壤,只要弄一点出来丢向大地,马上就会生出很多新土,洪水自然就堵住了。鲧连忙飞上天庭偷息壤,回来就用于修补堤坝,果然有效。但就在洪水将要平息时,天帝知道这件事了,勃然大怒,派火神祝融下凡处死了鲧,夺回息壤。少了阻隔的堤坝,洪水又再度成灾。传说鲧死后葬在羽山,他肚里孕育着儿子“禹”,禹将完成父亲治水的心愿。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汉字小学堂】

“土”的甲骨文像地面上高起来的小土堆,三点符号象征漫飞在空中的土粒,下面一横是地面。金文将土堆写成实心的“”。小篆则将土堆写成“十”字。楷书延续小篆字形。

【造字本义】

土,本义是土壤。由好几层不同厚度的土层构成,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壤是经由风化作用和生物的活动产生的矿物,和有机物混合组成,有固体、气体和液体。

*水来土掩,土地安静,力量奇伟,此理至今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