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金仙发狂;玉真意乱情迷想王维

德妃和刘皇后等了好多天,也没有等到马凤喜夫妇回来。金仙又去山洞练功,发现经书不翼而飞了,赶紧回来,心想,没有人知道我的秘密,经书咋就不见了?难道有人暗中跟踪我?

女儿金仙回来了,德妃对她说:女儿啊!寺里的看守是黑白双煞,他们可是母亲和刘妈妈的救命恩人哪,把经书给他们吧?给他们?哈哈哈……说得轻巧,我正要找他们两个狗东西算账呢!

刘皇后吃惊地看着金仙,感到她此刻很陌生,不再是原来那个漂亮可爱的小金仙了,而是一个令人感到恶心的女子,她厌恶的看了一眼金仙,一转身离开了。

德妃说:女儿啊!快听话?不要让妈妈生气了?你看,刘妈妈生气了!哼!不理她!爱生气生气去!

金仙忽然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和您商量事情!哦?德妃抬头看着金仙的眼睛,发现她今日个怪怪的,眼睛里有一股杀气,心里一惊,忙问:啥事?妈妈,我想着三哥太偏心眼,啥事情都顺着玉珍妹子,根本不管我们,咱们不如把他给废了,你来当皇帝,好吗?啪——德妃狠狠打了金仙一个耳光,你——金仙惊恐地看着母亲,这哪里是当年那个温柔贤惠的母亲吗?

金仙咬牙切齿地说:哥哥他不仁,不要怪我不义,母亲不做皇帝女儿做,哈哈哈,武则天当年不是也当了女皇吗?哈哈哈……金仙一阵狂笑着,走出了镖局。

德妃和刘皇后心情沮丧,马氏夫妇久久不见归来,女儿又如此不解人意,真的叫两位妇人不知眼下该咋办了。刘皇后说:妹妹啊,看来只有去找那黑白双煞了,叫他们亲自动手给金仙要吧!也好,姐姐咱们一起去,顺便把镖局的事情给说说,他们都是江湖人,说不定能知道马凤喜夫妇的消息呢!

黑白双煞听了二位夫人的话,赶紧前来找金仙,可是已经不见了人影,只好怏怏回去了。时隔三月后,到了秋天,满上叶子都红了,江湖上传闻,马凤喜夫妇被人给害了,女儿水仙和徒弟赵涛下落不明。

这消息是从长安城里传来的。

高力士奉旨召集江湖各路人马,准备四处寻找团儿的行踪,这天刚从歧王府往回走,忽然有一个面貌奇丑无比的跛足道人,正在大街上疯疯癫癫地唱着:马凤喜夫妇遭大祸,山西妖精要误国,北起大漠狼烟滚,大唐难逃大劫,马嵬坡前泥土中,大唐江山不风流……嘻嘻嘻嘻哈哈哈哈。高力士上前拦住那跛足道人,大声喝道:哪来的疯子?乱嚷嚷什么呢?活得不耐烦了?

那疯子不管高力士,依然高声唱着那首歌谣,疯疯癫癫地走着,满大街人都在看高力士,被他哪公鸡似地嗓音逗得哈哈哈大笑,高力士红着脸,一甩袖扭扭捏捏的走了,背后有一阵哄笑声。高力士把从长安街道听来的看来的,都告诉了李隆基,听的李隆基心惊肉跳,半晌不说话。高力士下的赶紧给皇上跪下:皇上,都是奴才办事不力,让您担忧了,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高力士不住地扇自己耳光,李隆基说:起来吧!不管公公的事情。这样吧,你再到歧王府去打听一下,看看江湖上最近都有哪些事情?奴才遵旨——高力士又急匆匆离开了皇宫,去崎王府打探事情去了。

原来那跛足道人是团儿假扮的,她故意制造谣言,目的就是为了报复李隆基。团儿出长安城,撕去脸上的化妆,迅速恢复原来的模样,匆匆赶往北方去了。

歧王府的探子说:那跛足道人有可能就是团儿假扮的。几月前,她在山西杀害了山西知府扬大人一家,抢劫了马凤喜夫妇送来的镖银,听说杨家只剩下一个不满十岁的女孩子,被她带走了……江湖上人们都叫团儿“漠北老怪”,据说她的武功已经登峰造极了……

高力士一听顿时吃了一惊,马上回报李隆基,等候皇上旨意。李隆基说:看来我们当初安排的苦肉计实在错误,不该将那个团儿放走,如今不但没有母亲和刘妈妈的消息,反而叫她扰乱江湖,看来留她是个后患,力士,你马上召集江湖人士,立刻把团儿缉拿归案,实在不行,格杀勿论!奴才遵旨——

玉珍那天从歧王府出来,心情开朗许多。因为她遇见了一个美少年,这个美少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王维,他一生坎坷,几多磨难,四十岁以前还是踌躇满志,写下了诸多令后人称道的山水诗,可惜的是一生与玉真公主的感情纠葛,让他一直郁郁寡欢。

崎王送侄女出来,玉珍问:九王叔,您有那么多美姬,还要那些俊美的少年作何用呢?嘿嘿,你九王叔除了爱美女,还喜欢蓄养俊美的男子,莫非侄女看上了今日个那少年?玉珍不好意思点点头,九王叔哈哈哈大笑了: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看应该改成“俊美少年,淑女好逑”了……叔叔,您取笑我?您真坏!嘻嘻嘻。好好好,既然我侄女看上了,那九王叔就把他送给你做个人情吧!哈哈哈……叔叔,王叔,九王叔,您真好!谢谢您!玉珍高兴的亲了九王叔一口,咯咯咯笑着跑了。

玉珍回到了长安别馆,满脸都是笑容,贴身婢女李琴觉得奇怪,玉真公主向来矜持,不苟言笑,今日个这么高兴,一定是有喜事呢!

李琴试探着问:公主,今日有啥高兴事?咋看你回来一脸的笑容?呵呵呵,傻孩子,来,本公主问你,今年多大了?公主,你忘了我已经过了十八个生日了,虚龄十九了。唉!这是到皇家,要在民间,早已都结婚生孩子了——公主,瞧您说的,多难听呀!你是嫌琴儿吗?呵呵呵,不是!那您这是?

玉珍脸一红,李琴拍着手笑着说:公主脸红真好看,好像牡丹花一样哟!我知道了,公主一定是遇见了心上人了,公主对吗?琴儿,你过来——玉珍朝李琴招招手,伏在她的耳朵上悄悄说了几句,李琴高兴的说:那好啊!啥时候请来叫我们也看看?看把你美的——玉珍伸手要刮李琴的鼻子,李琴笑着跑开了。

一个晚上,玉珍都沉侵在对王维的回忆中。

那天,在岐王府,她刚坐定,听得屏风后面传来了清脆悦耳的琵琶之声,那声音听来丝丝温柔,余音袅袅,让人感觉温馨,心情极为舒畅,仿佛走进了幽静的大森林里,忽然眼前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那溪水清澈见底,那款款的流水之声,让嗓子干渴的人顿觉口舌生津,让浑身燥热的人顿觉沁凉无比……忽然那琵琶声音变得高亢有力,铮铮有声,让人产生置身千军万马之中,一种凛然正气油然而生,忽而琵琶又变得缠绵悱恻,宛如两只溪水的鸳鸯一般;一下子变得清越高昂起来,犹如高山流水一般,令人想起古代俞伯牙和种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

最后王维演奏一曲《郁报纶》,玉珍终于忍不住了,起身走到屏风后面,看见一个俊美的少年,那少年没有料到,竟然会有人跑到屏风后面,突然一愣,停下演奏,大厅里还回荡着优美旋律的余音,王维猛抬头看见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女子,不好意思地朝她莞尔一笑,接着又开始了忘情的演奏。

玉珍一直站到那屏风后面,听着看着那少年把这一曲演奏完毕,她比少年的美妙演技和俊美的外表给迷住了,半晌不说话,只是默默注视着,王维不好意思地笑了:敢问姑娘是何人?奥!我叫玉珍,你呢?我名叫王维,家住长安城——奥很好很好——玉珍满意地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岐王是个明白人,他已经看出了侄女的意思了,没有打扰侄女,只是等他们讲完话,才把玉珍送了出去。

玉珍眼前老出现王维那俊美的面庞,那只水灵灵的眼睛比女孩儿家还耐看,叫人看了忍不住心生爱怜之意。忽然玉珍想起了李飞的影子,此时李飞的影子已经模糊多了,是啊,好久不见了,不知道见了面该说些啥呢?毕竟两人都没有捅破男女那张纸。

玉珍唉了一声,她有种感觉,李飞除了外表长得和父亲李旦极为酷似外,其他好像没有叫人感到留恋的。玉珍在心里已经把王维列为第一个心爱的男人了……

远处长安城外传来公鸡的啼叫之声,玉珍终于抗不过睡眠之神的召唤,随之而去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