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大讲堂(2014)
- 陈庆宗 张禹东 曾路主编 赵小波 王松柏副主编
- 1292字
- 2025-02-18 00:58:30
前言
“邀硕彦阐扬新学新知新观念,促校地发展更好更快更和谐。”“华大讲堂”是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华侨大学联袂打造的公益性高端学术文化讲坛,旨在发挥高校学术资源和文化高地的优势,广邀国内外各界各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和高层次人士,为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学校师生提供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
自2009年启动以来,“华大讲堂”已举办47场高水平报告会,一大批博学鸿儒围绕诸多专题和问题进行深度解读。网络、电视、微博的直播,“华大讲堂”系列丛书的出版,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精彩的报告。
“华大讲堂”的主讲嘉宾有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博鳌亚洲论坛、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香港政策研究所等智库机构的学者,还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侨办、国务院台办、中央编译局、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的官员。他们中有两院院士,有学部委员,有多位曾经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辅导报告,也有党和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文件的起草人,还有来自境外的专家学者。他们的演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深入翔实的调研数据;内容充实,分析精辟,而且直面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沿和实践,对理论思考和实际工作都有所指导和启发。
和硕彦面对面交流,与鸿儒零距离对话。在聆听与问答中,激发着思考,深化着认识。“华大讲堂”的持续举办,犹如向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融合的华侨高等学府引入了一泓灵动的清泉,在广大干部群众和高校师生中兴起了一股愈加浓郁、愈加活跃的学习风潮。
作为集思想性、文化性、公益性、开放性于一体的高端平台,6年来,“华大讲堂”的高端品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品牌效应已逐渐形成并得到彰显,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凸显,已经成为大学与城市、高校与地方、侨校与侨乡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和成功模式,赢得了国务院侨办、福建省、著名学术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当地社会、学校师生、各界人士的赞誉和高度评价,在福建省以及国内学术文化界已经有较高的知名度。
国务院侨办与泉州市在签署第四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时将“华大讲堂”列入共建项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将华侨大学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省级进基层的示范点”,一些地方政府、知名网站都与“华大讲堂”的主办方主动探讨、交流合作事宜,许多国内外的专家表达了对“华大讲堂”的关注和参与意向,中央、省、市各类媒体都进行了持续关注。2014年8月22日,“华大讲堂”五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与国务院侨办领导、主讲嘉宾、新闻媒体齐聚一堂,畅谈“华大讲堂”未来发展之路。
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实践,面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对世情国情侨情省情市情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主办方将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渠道,围绕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需求,不断提升“华大讲堂”的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在国内具有影响、富有魅力、享有美誉并促进学术交流、传播前沿思想、引领社会文化的高端平台。
期待各界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进!
编者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