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传播新成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展开,在一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方法的指引下,中国文化在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在文化艺术方面,海外“欢乐春节”活动是春节成为世界性节日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欢乐春节”沿着品牌化、本土化、市场化方向不断发展,活动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2016年组织实施的春节文化“走出去”全球调查显示,海外民众对中国春节的认知程度达到了58%的新高;有超过半数的被访者听说过“欢乐春节”,“欢乐春节”成为认知度很高的春节文化品牌。2017年,“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座城市举办了2000多场演出,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近20个语种的上千家国际主流媒体对“欢乐春节”活动进行密集报道,覆盖受众近30亿人,影响遍及全球,成为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中国艺术剧目节目进入外国主流市场也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特征。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与外国主流艺术机构、主流剧院、主流媒体的合作下,中国艺术剧目节目实现了对外国主流观众的人性化传播。近几年,在纽约林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等北美、西欧、大洋洲等30多座城市中心剧院都有中国演出定期推出,《丝路花雨》《十里红妆》《牡丹亭》《一把酸枣》《梁祝》等十余部来自中国的舞剧通过当地主流票务网络进行市场化推广营销。2016年12月11~13日,中央民族乐团全团130多人携《又见国乐》赴华盛顿和纽约演出。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副总裁米奇·贝拉对《又见国乐》给予高度评价:“不可思议、国际顶级水平、具有震撼效果。”中国艺术家的创新和努力被美国观众理解和感知。美国首演结束后,在导演王潮歌和作曲家姜莹的现场沟通会上,近200位美国观众自发留下来,听国乐幕后的故事,排着长队等着签售海报和CD。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演出全为商业演出,用商业交流的形式走进美国的主流观众群体,既获得了票房,又获得了国外观众对中国艺术家的认可。

此外,中国的演艺机构参与美国表演艺术家协会演交会,进一步拓展了中国节目的国外市场渠道。美国表演艺术家协会演交会是世界最大的演出节目交易会。2016年,各国演出商有3800多位代表参会,350多个展位在交易会现场亮相。美国纽约的中小剧场共有500多家,具有较强的购买力,是光顾、购买中国节目最主要的买家群体。上海演艺代表团20多位代表积极努力与国际演出市场对接,其青年马戏团等获得8份演出意向书,话剧中心等与多个国际演出机构签署8个合作项目。

在电视电影方面,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络,渠道平台日益多元,中国影视节目内容国际市场不断拓展,并进入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题材类型和节目形态不断丰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影视内容产品和服务出口共约6.66亿美元。其中,影视内容产品(含电视剧、电视电影、动画片、纪录片、综艺专题节目,不包括电影故事片)出口时长约32217小时,比2015年的28447小时增长13.3%;出口金额约1.21亿美元,比2015年的1.14亿美元提高6.1%。[6]

在新闻的微传播方面,近几年,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国际微传播建设步伐显著加快,《人民日报》、新华社、CGTN、《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纷纷布局海外社交平台。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中国日报》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通Twitter账号,中国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分别于2010年、2011年、2012年开通,成为最早一批在海外社交媒体布局的中国主流媒体。

2017年,中国主流媒体账号粉丝量获得较大提升,其中有些社交媒体账号粉丝覆盖面接近西方国家的主要媒体。据笔者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新华社Twitter主账号@XHNews共计发布帖文超过11万条,粉丝量超过1200万人,接近美联社的Twitter粉丝量;《人民日报》Facebook账号@People’s Daily获得点赞量约4268万次,远高于同期西方主流媒体CNN的2971万次和《纽约时报》的1533万次。良好的国际微传播效果既得益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亦得益于中国媒体对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运营的重视和传播技巧的不断探索。在Twitter平台上,中国主流媒体的粉丝数量增长迅速,已经超过了一些西方主流媒体(见图1-1)。

图1-1 2017年中外主要媒体Twitter粉丝数量对比

资料来源:Twitter平台。

在受众互动上,中国媒体也交出较好的成绩单。笔者随机抽取2017年9月15家中国媒体海外社交媒体运营数据作为参考:在Twitter平台,15家中国媒体旗下的主要账号累计发文1.5万条,被各国网民转发617597次,点赞量达到1369478次;在Facebook平台,15家中国媒体旗下的主要账号累计发文1.1万条,被各国网民转发2034990次,点赞量达到24390971次,评论量也有318337条。

在动漫游戏方面,近几年,中国动漫游戏文化产业发展异常迅猛,其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主流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舞台表演等),特别是其在海外的文化贸易中表现越来越突出,现在已真正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军团。仅从经济角度比较,电影和游戏产业的差距已经很大。《中国电影报》2018年1月报道,2017年本土市场年票房为559亿元人民币,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为42.53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的38.25亿元人民币增长11.19%。而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7年的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为2036.1亿元人民币,中国游戏出口额为82.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3亿元)。可见中国游戏出口额是中国电影出口额的十多倍。

在文学作品的传播方面,在点数中国当代小说和诗歌海外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需要特别强调2015~2016年度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海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科幻小说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新名片。基于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科幻文学界不断引发关注,我们在《中国文学海外发展报告(2018)》中设立专章,详细梳理2015~2016年度中国科幻文学在海外的发展情况,以期较为全面、准确、客观地呈现这两年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多国被翻译、介绍、评论、出版、发行、研究、收藏等方面的情况,这不仅可以有效呈现中国科幻文学在海外发展的成绩和效果,而且可以及时总结中国科幻文学在海外发展的经验,从而为中国科幻文学未来在海外世界的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中国科幻文学成为中国文学海外发展的新名片,自然离不开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近年来呈现的繁荣兴盛局面。2015~2016年,中国科幻文学共有4部长篇小说、65部中短篇小说获得英译并且首版或再版。4部长篇小说中有3部来自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其中《三体问题》(The Three-Body Problem)是由伦敦著名书商宙斯之首(Head of Zeus)再版的2014年美国版本,分别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发行。其他两部《黑暗森林》(The Dark Forest)和《死神永生》(Death’s End)是首版,前者的译者为周华(Joel Martinsen),由全球知名科幻出版社美国托尔出版社(Tor Books)于2015年8月出版,宙斯之首于2015年11月再版;后者的译者为刘宇昆(Ken Liu),于2016年9月分别由托尔出版社和宙斯之首在美、英、澳三地同时首发。另一部长篇小说是王晋康的《四级恐慌》(Pathological),译者为程异(Jeremy Tiang),该作品于2016年12月由美国亚马逊旗下的亚马逊交叉口(Amazon Crossing)出版。在65篇英译中国科幻文学中短篇小说中,有23篇为再版。这些中国科幻文学中短篇小说的出版模式主要为电子杂志、纸质杂志、小说集及网站刊登四种类型。2015~2016年,刊登中国科幻小说的主力军为美国科幻电子杂志《克拉克世界》(Clarkesworld,20篇),基本为每年10篇,其他如《顶尖》(Apex)、《银河边缘》(Galaxy’s Edge)、《光速》(Lightspeed)、《不可思议》(Uncanny)、托尔在线(Tor.com)等则大多刊登了1~2篇。在纸质杂志中,美国老牌科幻杂志《奇幻与科幻杂志》(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于2015年3月刊登了宝树的《大时代》(What Has Passed Shall in Kinder Light Appear),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其2015年5月和6月的“未来”(Future)专栏分别刊发了中国科幻作家李恬的《水落石出》(Tempus Omnia Revelat)和夏笳的《黑屋》(Let’s Have a Talk),这是该栏目开创15年来首次刊登中国科幻小说家的作品。小说集也是中国科幻文学中短篇小说“输出”的主要力量,其中2016年由托尔出版社出版、宙斯之首再版的《看不见的星球: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选集》(Invisible Planets: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 Translation)和2016年11月由宙斯之首再版的《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Kindle电子版)都是中国科幻小说集。前者收录了刘慈欣、郝景芳、陈楸帆、程婧波、夏笳、马伯庸等著名作家的13篇作品,文末还附有3篇关于中国科幻文学的评论文章;而后者则是刘慈欣科幻文学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的11篇作品。其他一些小说集,如2015年10月的《听盐生长的声音:80后短篇小说集》(The Sound of Salt Forming:Short Stories by the Post-1980s Generation in China)首次收录了陈楸帆的《G代表女神》(G is for Goddess)、飞氘的《一个末世的故事》(A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和郝景芳的《看不见的星球》(Invisible Planets);2016年2月的《克拉克世界年刊:8》(Clarkesworld:Year Eight)收录了程婧波的《萤火虫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和夏笳的《2044年春节旧事》(Spring Festival:Happiness,Anger,Love,Sorrow,Joy);2016年7月的《年度最佳科幻小说和幻想小说:2016》(The Year’s Best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Novellas:2016 Edition)再次收录了宝树和郝景芳的作品。另外,网站刊登也是中国科幻文学对外传播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5年4月,飞氘的小说《一个末世的故事》(A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刊登在网站蚁山(the Anthill)上,译者为亚历克·阿什(Alec Ash),他是蚁山的创始人。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在2015年1月刊登了迟卉的《冷》(The Cold),该网站为英文多媒体平台,既展示杂志内容,又有丰富的论坛和博客,集发布、交流、沟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在英语世界有一定知名度。纸托邦(Paper Republic)是一个将中国文学译介给英语读者的翻译网站,其在2011年与《人民文学》合作,在海外发行《路灯》(Pathlight)杂志,目的是宣传介绍中国的诗歌及小说。《路灯》在2015年春季刊发表过夏笳的《热岛》(Hot Island),而纸托邦在2016年12月刊登了糖匪的《自由之路》(The Path to Freedom)。

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根据孔子学院总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已经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它们分布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18所孔子学院和101个孔子课堂,在欧洲43国共有173所孔子学院和307个孔子课堂,在非洲41国共有54所孔子学院和30个孔子课堂,在美洲22国共有161所孔子学院和574个孔子课堂,在大洋洲6国共有19所孔子学院和101个孔子课堂。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涵括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语种和国别地域。

在学术“走出去”方面,仅从学术期刊的引证来看,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肖宏等学者,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2~2016),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对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在2011~2015年的各项评价指标和数据,为系统、客观地评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规模与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分析方法和参考依据。[7]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100种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及其成果至少被国际期刊引用1次。在统计年2011~2015年中,共计有2687种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产生了国际引用频次。根据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数据统计,15149种统计源期刊分别来自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广泛性。入选统计源期刊最多的20个国家中又以美国和英国最多,分别为5412种和4567种,远超其他国家。数据统计显示,我国260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统计年2011~2015年各年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从2011年的15157次提高到2015年的40494次,年均增长率为27.8%,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社会科学类成果约占74%,远大于人文学科26%的占比。从中文刊、英文刊和中英文刊国际影响力的各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英文期刊品种规模虽小,但刊均国际他引影响因子、刊均国际他引总被引则分别是中文期刊的14.2倍和1.7倍,其国际影响力整体高于中文期刊。

从以上的简要介绍中可以看出,2015~2016年,中国文化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文化“走出去”发展并不平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有许多新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应对。


[1]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 摘自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

[3] 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2015年4月21日。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务司:《2016年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指标统计》,第116~117页。

[7] 肖宏、张义川、汤丽云、伍军红、孙秀坤、孙隽、李芳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研究——基于国际文献大数据的分析(2011—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