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16):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变化
- 曾湘泉主编
- 11字
- 2025-02-16 23:52:35
Ⅰ.2013年中国就业季度分析
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基于智联招聘网络数据
曾湘泉 丁大建 崔钰雪
一、2012年第四季度就业形势回顾
2012年第四季度,CIER指数继续回落,达到近年来的最低点。从总量看,第四季度求职者中应届生人数环比上升,离职人数和在职人数环比下降。所有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31个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较上年同期上升。除极个别职业的CIER指数环比上升外,其余职业的指数值均表现为环比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大部分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上升;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较上一季度均明显下降;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比上年同期上升,而二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比上年同期下降。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均出现了环比下降;东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比上年同期要高,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比上年同期要低。中小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大幅上升,但求职者环比大幅下降。所有类型企业的竞争指数都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国有企业。
二、网络招聘数据概况
本研究采用了智联招聘网络招聘与求职数据库,该数据库共有2000多万活跃简历,有300多万家签过合同的企业。样本数据有以下优点:样本量大、覆盖面广;信息真实、及时、全面,既有求职信息,也有招聘信息。
样本数据的基本特点如下:
(1)年龄分布:求职者主要是22~35岁的青年人群;
(2)性别分布:男性比例为53.9%,女性比例为46.1%;
(3)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占86.2%,本科以下占13.8%;
(4)地区分布:随着智联招聘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求职者简历数所占比重由原来的60%逐渐下降到50%,而西安、成都、天津、武汉、南京等城市的比重逐渐上升;
(5)行业分布:网络求职者所在行业主要是互联网、电子商务、IT服务、咨询、管理、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建筑业和制造业;
(6)企业分布:网络招聘企业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包括独资和合资企业)及国有企业为主。
三、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1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CIER指数环比小幅上升,但较上年同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图1 网络招聘供求关系变动分析——季度指数变动
如图2所示,2013年1月的CIER指数环比下降,春节过后,2、3月出现反弹。这种变动趋势与往年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变化。

图2 网络招聘供求关系变动分析——月度指数变动
四、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变动的原因分析
如图3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求职申请人数和招聘需求人数较上季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求职人数的增长速度快于招聘需求人数的增长速度,CIER指数环比上升。

图3 季度竞争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
如图4所示,春节过后求职申请人数大幅上升,与往年没有太大的差异。

图4 月度竞争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
如图5所示,2、3月平均每个求职者的申请次数大幅上升,企业的招聘职位数有所下降。

图5 企业招聘与个人求职行为分析
五、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结构性变化
如图6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求职者中应届生人数及其所占比重与上一季度相比均略有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上升,说明应届生就业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环比数据看,第一季度求职者中在职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这是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变化,与历年的情况基本符合;而与上年同期比较,在职人员在求职者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同时,离职人员的比重环比略有增加,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由此进一步验证,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图6 全部求职申请人数和不同类型求职者所占比重
六、2013年第一季度行业供求形势分析
2013年第一季度,部分行业的CIER指数值仍然很高。例如,会计/审计行业(智联招聘本季度新增的行业)的指数值高达19.61。部分行业的CIER指数值却比较低。例如,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指数相当低,说明行业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表1列出了2013年第一季度求职竞争最大和竞争最小的行业排名。
表1 2013年第一季度求职竞争最大和竞争最小的行业排名

如图7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制造业的就业竞争压力最大,其次为文化和生活服务业及生产服务业,其他行业的竞争压力较小;制造业的CIER指数环比上升幅度最大,文化和生活服务业及生产服务业的CIER指数也出现环比上升,但其他行业的CIER指数环比下降;各大行业的CIER指数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他行业下降幅度较大。

图7 2013年第一季度大类行业的CIER指数
七、2013年第一季度职业就业形势分析
2013年第一季度,求职竞争最大和最小的职业仍然变化不大,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还是最大,兼职/临时工作等职业的缺工现象一直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对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招聘需求有限,人员流动较慢;而对知识和技能要求较低的职业,招聘需求较大,人员流动较快。表2是2013年第一季度网络求职竞争最大和竞争最小的十个职业。
表2 2013年第一季度求职竞争最大和竞争最小的职业排名

八、区域(大中城市)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8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仍然高于二线城市。第一季度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较上一季度均有上升,一线城市就业竞争压力环比上升幅度较大。指数上升的原因是求职人数和招聘需求均出现上升,且求职人数的上升幅度超过了招聘需求的上升幅度。二线城市求职人数环比增长的速度没有一线城市快,但是招聘需求环比增长的速度比一线城市快。

图8 一、二线城市CIER指数
如图9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东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CIER指数环比上升,中、西部地区环比下降。东部地区CIER指数环比上升的原因是求职申请人数的增长超过了招聘需求人数的增长。中、西部地区CIER指数环比下降的原因是求职申请人数的下降超过了招聘需求人数的下降。

图9 东、中、西部地区CIER指数
九、不同类型单位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10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的CIER指数环比下降,原因是国有企业的招聘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尽管求职人数也出现上升,但上升幅度没有招聘需求的上升幅度大。国家机关的CIER指数环比上升幅度最大,原因是本季度申请国家机关的求职者人数大幅上升,远远超过该类型单位的招聘需求人数。事业单位是唯一出现招聘需求环比下降的,但其求职人数却上升,导致CIER指数环比上升。民营企业是劳动力市场上招聘需求和求职申请人数最多的,其求职申请人数长期满足不了招聘需求人数,是CIER指数波动最小的单位类型。

图10 不同类型单位的CIER指数
十、不同规模企业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11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的CIER指数上升幅度明显,原因是中小企业的求职人数的环比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招聘需求的环比上升幅度。大企业的CIER指数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上升幅度没有中小企业明显。大企业的求职人数上升幅度较高,招聘人数的上升幅度也较大,求职人数环比上升幅度略高于招聘需求环比上升幅度,并不像中小企业求职人数上升幅度和招聘需求上升幅度的差距那么大。说明中小企业的就业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最大。

图11 不同规模企业的CIER指数
十一、典型地区分析——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
我国地域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加强对代表性区域的分析,对于把握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更有意义;苏州工业园区地处长三角地区,开放度、发展度和市场化程度在东部发达地区有代表性;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市场有很好的数据基础,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有长期成功的合作,双方合作开发并成功运行了实时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园区人力资源指数系统”;园区领导重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投入大、水平高,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是园区管委会(政府)开办的国有人才职介公司,其职介业务覆盖园区就业市场的60%以上,既包括网络招聘求职,也包括实体就业市场的招聘求职;不仅为就业分析提供网络数据,也提供能够及时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市场数据。
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管理水平高,2000年就建立了良好的市场招聘求职数据信息的管理、保存和积累系统,至今已有十多年完整的市场数据积累,为分析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如图12所示,2013年第一季度园区CIER指数为2.92,环比上升1.4个基点,同比上升1个基点。这表明本季度市场就业竞争压力大幅上升,供求矛盾十分严峻。

图12 苏州工业园区季度CIER指数
如图13所示,劳动力供求总量方面,第一季度劳动力供给量大幅上升,需求量比2012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其中,求职人数大幅上升是导致CIER指数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劳动力供给量大幅上升,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需求量又出现小幅下降,造成本季度的就业竞争压力十分严峻。

图13 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力供求总量对比
如图14所示,与2010—2012年同期指数连续上升的趋势相同,本季度CIER月度指数持续攀升,但是3月的指数明显高于前三年的同期指数,就业压力显著升高。

图14 苏州工业园区月度CIER指数
如图15所示,本季度园区各行业竞争指数均明显上升,其中,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竞争指数环比上升分别为1.11个、0.67个基点,达到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从行业供求总量看,各行业供给量均大幅增加,这是各行业CIER指数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

图15 苏州工业园区行业季度CIER指数
如图16所示,本季度职业的CIER指数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生产工人的CIER指数大幅上升且达到历年最大值9.55,服务销售岗位的指数略有上升。
从供求总量看,各岗位供给量均大幅上升,除生产工人外,其他职业的需求量也略有上升,但供给量的升幅远大于需求量的升幅,造成CIER指数大幅上升(生产工人供给量比上季度增加143.56%,需求量下降9.54%)。

图16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季度CIER指数
十二、总结
综上所述,2013年第一季度CIER指数的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1)2013年第一季度,CIER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处于低位,比上一季度有小幅上升。
(2)求职者中离职人数增多,但人员结构变化不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3)各行业间的就业竞争压力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4)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等对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的求职申请数远远超过招聘需求数。
(5)从城市规模看,一二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较上一季度均有所上升,且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高于二线城市。从地域看,东部地区的CIER指数环比上升,中、西部地区环比下降,东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高于中、西部地区。
(6)中小企业CIER指数上升幅度明显,大企业CIER指数的上升幅度较小。
(7)除了国有企业的CIER指数环比下降外,其他类型单位的指数都比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国家机关。
(8)苏州园区求职供给本季度突然放大,导致就业压力突增,除季节性原因外,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