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力:品牌营销与危机公关
- 崔雪涛编著
- 1056字
- 2025-03-13 15:53:16
3.2.1 单标签与双标签
创始人的标签是最好的口碑营销。创业者想要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企业,建立良好的人格与品牌认知,给自己贴标签是一个既能节约推广成本,又能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好方法。标签带给创始人的不仅是话题讨论的热度,同时还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使得企业的价值观不断被免费传播。这样更容易让消费者记住企业的品牌和价值观,拉近与用户群体的距离。
当我们谈到知名的创始人时,很容易找出一大堆,比如格力电器董明珠、联想集团杨元庆等。但他们的标签是什么?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即便这些企业的规模、影响力及企业市值,都远超很多企业,但就创始人个人的话题关注度、网络影响力而言,远不及后起之秀雷军、罗永浩等人。
罗永浩讲了一个理想主义的故事,不仅向世人宣告了自己是谁,还聚集了一批理想主义的人在周围。罗振宇曾问罗永浩:“锤子科技为何不把粉丝称作‘锤粉’,而是称为‘锤友’?”罗永浩的回答非常坦荡:“他们并非我的粉丝,而是某种价值观、信仰的认同者,而我身上的某种行为,或多或少也存有这种价值观的表现。”
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垂直细分的行业,标签要细分精准。当你的标签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就失去了解产品的机会。标签又分为单标签和双标签两种,这是指标签的多少,而非单纯的数量。例如江小白的标签是年轻化,创始人陶石泉的标签却有很多,比如叛逆的学霸、理性的疯狂等。
每一位创业者身上都肩负着这样的一个使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并让消费者认可企业的价值。秉持着这样理念的企业,才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团队的向心力才够强大。一家有标签的企业与一家没有标签的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用户的辨识度与认可度。创始人给自己贴标签是让消费者快速认同企业价值的一种营销手段。当一个标签没有办法完全反映产品时,可以适度多贴几个,但每个标签都要有现实依据,要有存在的价值。
创始人如何给自己贴标签?
(1)当无法回答“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些问题时,往往很难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弄不清楚自身所处的环境、位置,无法给自己制定好的发展方向,就无法给自己贴上最合适的标签。同样,当不懂得如何向公众表达自己的标签时,那么标签的作用也就没有办法发挥出来。
(2)贴标签就一定要让标签与消费者的价值观相吻合。一个合适的、好的标签能让产品快速地从一众竞品中脱颖而出,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通过标签能直观地感受创始人的价值观与性格,将这种标签向外传播,形成独特的标志,消费者一想到某个产品就能想到某个标签,从而想到创始人和产品,提高消费者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