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的临床运用
中医与西医的治疗特点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也并不一致,中医治疗更加灵活,我们在临床当中应该找到并掌握自己适用的药群。站在西医学的角度来讲,寻找药群时可以按照系统来找,例如我们可以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来寻找药群,这需要我们临床当中有丰富的自我体验。
寻找药群的三个标准:①药物要有稳定的效果;②药源丰富;③药物价格低廉。这就需要中医师在临床上有自己灵活运用的经验,通过使用才能知道药物是否具有稳定疗效,对其剂量的把控亦尤为重要。关于药源丰富,是指应以常见药为主,而尽量不用一些“偏门”“冷门”的药物。以咳嗽为例,有风寒、风热、湿痰、寒湿等常见证型,我临床上开宣肺气常用桑白皮与桔梗,此二味宣肺效果较好,而且效果稳定;如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大法,多用野菊花、鱼腥草,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都非常好;如咳嗽因湿痰阻肺为主,则用陈皮、半夏以化痰。这三组药对组成了治疗咳嗽的基础方,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等考虑用药。例如麻黄虽也是宣肺平喘之品,但如果患者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则应当慎用或不用麻黄,并要根据年龄来衡量麻黄的用量。再如前胡、白前合用可以辅助以上三组药对的治疗效果,并且本身化痰宣肺的效果也很好。咳嗽者,若偏于肺阴虚者,可酌加沙参以养阴,并将陈皮、半夏减量以减其温燥之性。
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每个医家的用药特点各不相同,所以也不必拘泥于一法。此外我们也不能局限于中医,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也应该结合现代西医的检查手段。例如咳嗽患者若有发热,应完善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同时我们亦不能滥用这些现代检查手段,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我认为,不必排斥中西药并用治疗疾病,我们的目的在于治愈疾病,要为患者的健康着想,选择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药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