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资本运营常见问题清单
- 陈竹妹编著
- 2618字
- 2025-02-24 11:41:18
1.1 如何确定企业的投资战略
工作场景描述
当需要制订企业的投资战略目标,并作可行性分析时,可查看。
解读与分析
企业投资战略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与现有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而制订的资源投入的策略,旨在为企业的经营提供“硬件”,为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与支持。通过投资战略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内部产品结构、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善经营环境,进而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因此,在确定企业的投资战略时,应首先分析并明确企业投资战略的目标,对收益及风险做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出可行性分析。
1.确定投资战略的目标
从投资战略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相互关系来看,一个企业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投资战略的实现。这是因为投资战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布局、走向、速度和增长潜力,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的经营行为、资产运作和管理政策等重大方面。一般而言,企业投资战略的制订,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目标。
(1)投资战略要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2)投资战略要有利于企业在经营项目和投资领域上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3)投资战略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空间的广泛化,最好能把国内外资源结合起来。
2.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具体来说,为了确保投资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就要在充分分析不同投资行为的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制订投资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投资战略可从追逐收益和控制风险两个方面来考察。
(1)追逐收益。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追逐收益是投资最基本的目的。为了获取高额投资回报,企业在决定投资策略、选取投资项目时,要尽可能选择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大投资收益率的项目,并将资金投放于未来可以带来最大收益的资产之上。同时,企业还要敢于进行创新性的投资,即敢先于其他企业将资金投放于一些有成长性的、具有潜在回报的新兴产品或项目上,通过时间上的领先优势而保持或增强企业的创新力,以此来获取最大收益。
(2)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确保企业投资收益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就是投资风险,任何投资在获得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收益在一定意义上是和风险成正比的。一个企业采取上述投资方法之后,有可能为其带来最大的投资收益。但是,一旦失误,也会给其带来巨大的投资损失。在现实中不乏因忽视控制投资风险而导致企业倒闭的案例。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看,企业采取的投资策略应是相对保守的策略。该策略要求企业不可贸然地向新兴产品、项目或行业投资,也不可将资金过多地投放于长期资产之上,而是要求企业多向成熟行业投资,并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投资失误。
3.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个企业在制订投资战略的时候,除要充分估计投资风险之外,还要能准确地判断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资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制订战略决策时,对宏观政策、市场前景、技术水平、风险和经济效益等重点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就很有必要。
(1)准确掌握国家宏观政策,把宏观必要性和微观可行性紧密结合起来。
①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规划;
②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本地区和部门的行业规划;
③投资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促进企业经营结构的优化;
④投资项目是否能把科研成果,特别是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⑤投资项目是否能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科学预测市场前景。
要充分考虑市场范围、空间,近期与远期时效,做潜量预测和发展趋势预测。企业在经济活动范围内要进行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宏观上要从全国、大区市场角度进行预测。
①对出口产品来说,重点是世界范围内同类产品市场预测;
②微观上,主要是在投资项目所在地区范围内进行市场预测;
③空间层次上,主要是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进行预测;
④从产品时效角度,预测分为近期(1年以内)、短期(1~2年)、中期(2~5年)和长期(5年以上)预测;
⑤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定性市场预测主要是对市场性质、属性等方面进行预测,定量市场预测主要是对市场的发展状况、程度、范围等方面进行预测;
⑥将综合性预测与专项预测紧密结合。
综合性预测是从整个区域市场的发展趋势中,预测出市场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的差异量,从而提出促进生产、指导消费的措施和办法;专项预测是对某一个专项(如吃、穿、用)的市场变化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趋势和变化进行预测。
(3)进行技术水平方面的分析。
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在技术的选择和采用上,要避免使用落后的或即将被淘汰的技术。对技术水平的分析,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技术的先进性。无论是引进的技术投资项目还是国内的投资项目,其技术水平都不应该低于国内现有的成熟技术的水平。
②技术的适用性。在考虑采用先进技术时,要从有利于取得最佳经济效果角度出发,必须充分考虑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配套、消化能力相适应,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的关系。
③技术的可行性。投资项目所用的技术,如采用国内的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工业试验和技术鉴定;如引进国外工艺、技术、设备,必须符合国情,必须成熟。
④技术的经济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合理,生产成本低,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⑤遵守国家技术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它关系到投资项目是否安全、可靠和能否为市场接受。
(4)风险性预测分析。
风险性预测分析是对投资项目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预测分析,并制订防范和化解的对策,以达到投资的预期目的。
(5)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效益预测分析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①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它是从项目本身运转的财务角度研究项目盈利状况、借款偿还能力,根据项目建设中及建成后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来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②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采用行业基准收益率和官方汇率,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确定并考察项目的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并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该费用和效益。经济效益分析运用产值、生产成本、税负、利润及利润率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任何形式的投资项目,企业都必须进行客观谨慎的可行性研究,“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效益为核心”,做出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顺利实施投资战略,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点提示
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时应:
1.准确掌握国家宏观政策;2.科学预测市场前景;3.进行技术水平方面的分析;4.风险性预测分析;5.经济效益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