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唐商人的钱最好赚
- 大唐:家父李世民,娶她怎么了
- 上单卢仙
- 4574字
- 2023-07-10 01:34:34
李世民之所以选择让李信来负责洛阳事宜。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那就是他对于李信的信任。
老大做的错事太多,如今在家禁闭,自然不会再安排他做任何事情。
至于老四就更加不行了,虽然老四的能力也很强。
但其背后站着的还是世家的人,他怕等自己死的那一天,洛阳宫都没办法建成。
而老六就不一样了,表面平平无奇,背地里的能力,他在清楚不过。
连雷州那块南蛮之地,他都能整出数万的精兵铁骑。
建一个区区的洛阳宫,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世民将重任托付给李信,若是真的能不大肆损耗钱粮的情况下修建成功,也算是完成他多年的夙愿了。
“老六啊,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父皇,洛阳宫的事宜我可以接手,但我需要全权负责一切,任何人不得插手,包括父皇您。”
这话一出,让群臣傻眼。
没想到凉王竟然还敢跟陛下提要求。
而且要求也太过分了,这不是让将整个洛阳都给交他负责。
李泰看得不由冷笑,老六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不仅要被父皇责骂,怕是这份差事也没有了。
李世民也眉头紧锁,显然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要求。
但接下来令众人诧异的是,李世民同意了这个无礼的要求。
他同意了不要紧,群臣可是差点被气晕过去。
恨不得破口大骂。
魏征眉头紧锁,这些天他感受到李世民的异样,因此并没有像之前般做一个直臣,但现在他不得不站出来。
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还是即将就藩的,负责这样的事宜。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李信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这可就苦了洛阳的老百姓,甚至是整个天下的百姓。
修建一个新城,如此庞大的工程,所需要的钱,难道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有的?
还不是要从国库里拿。
国库里的钱,可是为天下百姓准备的。
各地要是出现什么灾祸,朝廷还有什么能力去拨款?
这得死多少人?
“陛下三思啊,前朝的教训难道还不够么,隋朝由盛转衰便是针对洛阳的一系列政策开始。”
“如今陛下重建洛阳,可想过会让我大唐国库空虚?”
这时候,没人敢言说,第一个站出来的自然是魏征。
紧接着就是长孙无忌,“陛下,凉王毕竟年轻,若是全权将洛阳交由他负责,怕是不妥。”
有魏征跟长孙无忌带头,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
“陛下,凉王确实年轻,恐难担大任,不如选派一位老臣来承办?”
不同于群臣的怒火,李世民现在非常开心。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修建陪都所要钱粮众多,因此朕只给凉王一百万两。”
“不知凉王有何看法?”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李世民便直勾勾地盯着李信。
“什么就给一百万两?”
李信瞪大了眸子,此刻的李世民在他眼中就像傻子。
这还是亲爹?
一百万两,最多够修建一个皇宫的费用。
白嫖也不是这么嫖的啊。
其实李世民也是无奈。
群臣都反对修建洛阳宫,若是最后只能一百万两能建好,那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甚至到时候想迁都,也没人敢说什么。
李世民也不知道李信能不能办到。
但通过之前的几次模拟,他愿意相信这个六儿子的能力。
李世民想了想,打算给李信一点好处:“这个好了,这件事办成了,朕马上安排你就藩。”
闻言,李信翻了翻白眼。
就算你不答应就藩,我也留下来了。
太子,魏王,甚至是这些朝中的老臣,现在都巴不得他感觉离开。
他叹了口气,随即开口道:
“父皇,儿臣愿意接手此事,一百万两银子足够了。”
“疯了吧,凉王知道再说什么?”
“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李信的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满脸不可置信的盯着他。
目光中甚至带着几分火焰。
陛下提出这么离谱的条件,凉王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
这父子两人不会在唱双簧吧。
要知道,一旦着手修建洛阳宫,投了一百万两进去,便不可能停手。
因为一旦停下来,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相当于白白浪费国库的一百万两银子。
李世民也有些诧异。
没想到,老六同意得这么快。
这一刻,他没有给群臣进言的机会,直接看向李信。
“凉王可是有把握完成此事。”
“儿臣有把握,若是完不成,任凭处置。”
李信是发自内心的。
看李世民的坚定的样子,他清楚,拒绝是不太现实。
倒不如接受,正好凉王府竟然的开销越来越大。
趁着这次机会,大赚一笔,然后顺利就藩。
一百万两?
哪怕一分钱都不给,凭借后世的理念,李信也能将洛阳宫建好。
老子开局领先一千多年,你拿什么跟我斗。
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原本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但看见李信如此自信,顿时大笑。
“很好,不会是朕的儿子,今日气洛阳城诸般事宜皆由你来主持。”
“无论你用什么办法,朕只想尽快看到洛阳宫。”
“臣遵旨。”
李信高声回应。
两人一唱一和,完全将此事给定下来。
皇帝金口玉言,无论谁再开口反对都无济于事。
朝堂上宣布的,就是圣旨,没更改的可能。
因此,在场的唯有掌管财权的大臣急了。
立即上报道:
“陛下,一百万两太多了,与吐蕃一战,动用了太多钱粮,如今我们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房玄龄也同一时间站出来。
“陛下,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先暂缓一段时间,等各地的税银收上来,凑够了钱,再动工不迟。”
李世民也没想到,国库里竟然一点钱也没有。
此时房玄龄的话,让他觉得挺有道理的。
只是他还是要询问李信的意见。
“凉王,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信眉头紧锁。
看不了一点。
这大唐国库有这么穷?
他很明白,这件事拖得越久,就藩的时间就越往后推移。
怎么可能,真的跟房玄龄说的一样等下去。
而且万一李世民改变主意,钱可就不好赚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少赚这一百万两吧。
李信走上前,道:“其实并不需要国库拿出钱来,若能给我写个欠条就好,钱我可以先出,日后朝廷有钱了再给我。”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了李信的身上。
诧异至极。
他竟然敢跟朝廷打欠条。
李世民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就是用欠条在世家那里坑了不少银两来维持大唐的运转。
十几年过去,一块铜板都没还。
当然,更让人震惊的李信竟然敢说这些钱他来出。
一百万两啊。
他去什么地方拿这么多钱。
连李世民都大吃一惊。
这些天来暗军可是一直在严密监视着李信跟凉王府的一举一动。
凉王府现在连一百两都没有,如何拿得出,一百万两。
难道老六还有什么秘密?
李世民不由得一惊。
老六到底还有多少秘密啊,这藏得也太深了。
若不是他聪明,以修建洛阳为借口,还不知道这笔钱的秘密能藏多久。
想必,日后老六就是靠着这笔钱粮才能在雷州培养出一批精兵强将。
李世民沉默,群臣也是被震惊得瞳孔瞪大,李信有些着急了:“我说的都是真话,只要能拿出来欠条,将洛阳重新建好。”
“而且朝廷不是没有银两么,这样的话,朝廷跟我多借一点就好了,只要能写欠条,多少钱我都能拿出来。”
此言一出,在场的大臣都露出了喜色。
尤其是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泰,笑得是最开心,但笑容里又暗藏着一丝杀意。
他站出来对着李信说道:“六弟,我也想为大唐做出一份贡献,但可惜能力有限,既然你说能打欠条,那我就像你借五十万两吧,等日后我钱粮够了再还你。”
呵呵,送钱的来了.....李信笑吟吟地说道:“没问题的四哥,你愿意出资我真的太开心了,欠条马上就打。”
李信还能看出来,对方的阴谋,无非就是想白嫖,到时候死皮赖脸的不还钱。
他等的就是魏王忍不住站出来借钱。
借了钱,我怕你到时不想还都不行。
那边的李泰闻言,松了一口气。
不就是欠条,反正到时候父皇都不还钱,他不认账,李信又能怎么样?
在李泰的暗示下,那些站在他这边的大臣也都纷纷站出来借钱。
无论多少,只要是有了欠条李信都借。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一眼看出来,他们是想坑李信。
原本是想出言阻止,可想到若能以此消耗老六的财力,并且完成洛阳宫的建设,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世民笑吟吟地站起身:“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你定下了,凉王可要将洛阳宫建好。”
“儿臣遵命。”
李信赶紧行了君臣之礼。
握着手中的欠条,心中无比喜悦。
唯有跟李靖交好的几名武将眼底闪过失望之色。
“早朝结束,退朝!”
张奎的一声高呼。
预示着早朝彻底结束了。
群臣退朝。
李信带着一堆欠条,在众人嫌弃的目光中走出大殿。
此时的何忠正一脸焦急地在马车旁等待着。
“王爷,你怎么答应了要建洛阳宫啊,而且还带着这么多欠条,数百万两银子。”
“我们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
李信摆摆手,“不就区区几百万两,放心好了,有了这堆欠条,有的是人来给我们送你。”
瞧见李信还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何忠懵圈了。
区区几百万两啊,这几乎相当于大唐一年税收。
完了完了,原本以为王爷不一样了,没想到其实是疯了。
李信也感受到何忠的眼神,顿时有些无言。
“行了行了,这种事,我跟你也无法解释,你按照我的吩咐把今天的消息快速地散布出去。”
“尤其是告诉世人,以魏王为首的一群大臣,对我的洛阳修建非常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银两,记住了,这个数字不能少于一千万两。”
“还有一点,透露陛下有意要迁都洛阳的想法也传出去,传得越广越好,最好是能传到洛阳。”
李信相信,有关他成迁都负责人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出去。
新都城的建立,其中蕴含的财富太多了。
没有人能抵挡住的。
尤其是那些世家。
李世民迁都就是要摆脱世家的控制,而那些世家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提前布局洛阳。
“王爷,这真的能有用吗?”
何忠小心问道。
毕竟李信说的话,已经有些让他颠覆认知了。
李信满脑子都是还能从什么地方搞钱,根本不想浪费时间给何忠解释,头也不抬地说道:
“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布置,银子自然会送上门。”
说完李信正想上马车。
却突然被不远处的高奎给叫住了。
“王爷别着急回去,陛下让你一起去用膳。”
“用膳?”李信吐槽道:“必须怎么那么多事啊。”
没办法,李信只能跟着高奎一起走向后殿。
“高公公,你知道父皇找我有什么事么?”
“奴才怎么敢揣测陛下的心思。”
“少装蒜了,你要是不能猜出父皇想什么,凭什么能坐上总管的位置......哦,我懂你意思。”
说着,李信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银子,塞到了高奎手中。
可高奎却露出一脸惶恐的模样。
“王爷,老奴求你别说了,我这脑袋还不想搬家呢。”
说完,还加快了脚步。
“好家伙,你特么不想说,倒是把银子还给我啊。”
.......
李信快步跟了上去。
很快就到了后殿。
一进门见到李世民真正吃饭,他故作紧张地上前行礼道:“父皇将这么重要的大事交给我,我实在紧张啊。”
“紧张?”李世民笑道:“这有什么紧张的,朕相信你的能力。”
李世民脸上笑嘻嘻的。
可心里面却不是这么想的。
呵呵,你小子还紧张。
面对三十万大军取敌将首级的时候,你怎么不紧张。
单刀赴会,一个人来皇宫将老大赶下皇位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紧张。
现在倒是来这里装模作样。
李信也没有那么紧张了,毕竟这些天李世民对他的态度还是挺好的。
故而,直接就开口问道:“父皇找我来,怕不是吃早饭这么简单吧。”
李世民越看李信心里越痒痒。
你小子喜欢装是吧。
都敢接受洛阳宫的修建了还要装。
朕偏要你现行。
“老六,你看看这份秦疏,想想有什么好的对策。”
说完,直接拿出一份秦疏摆在李信面前。
李信脸色微变。
不是吧,这种关乎国家大事的秦疏,给我一个藩王看是什么意思?
李信没记错的话,这种秦疏,怕是连太子跟魏王都没资格看。
而且老爷子这个意思,分明就是要听听他的意见。
李信认真的看了几眼。
很快就看出了情况。
原来税收的问题,大唐的税收越来越少。
对此,李信有太多的看法。
大唐主要的税收方向还是以农业为主,说白了,就是农税极重。
商税不高,而且基本上只有外来的商人做生意,入关时大唐才会收税。
但近年来,大唐的商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庞大。
商人赚的钱远远不是百姓农业能相比的。
因此商人真的是越来越有钱,也就造就了大唐虚假的繁荣,因为百姓依旧贫苦。
当然,这些话,只能憋着心里面,李信可不打算说。
“父皇,儿臣对这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你还是问其他人吧。”
摆烂,继续摆烂。
问什么都不知道。
这次不是他不想出风头。
而是.....唐朝商人的钱最好赚,只能他来赚。
怎么可能便宜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