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齐鲁重修盟好,晋平公去世

鲁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秋天,在国君昭公的倡议下,鲁国在红城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大阅兵,参与阅兵的有来自鲁国各地的军队,以季氏、孟氏的正规军为主,还有各大家族的家兵,红城位于鲁国西北部,参加阅兵的战车从根牟城一直绵延于鲁宋、鲁卫边境,达到了上千乘之多。鲁国公室、三桓和各大家族都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勇士,秋高气爽,军旗在飒飒秋风中抖动,展示出了鲁国军队昂扬的斗志。

鲁国此次举办阅兵,主要是因为自从宋国的弥兵之会以来,诸侯之间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征伐,军队的训练松懈了很多。陈国内乱后,楚国发动了全国大动员,集结军队,要出兵讨伐陈国。此时,楚国还没有正式出兵,公子弃疾是在九月份才率楚军攻陈,十一月灭陈,鲁昭公未雨绸缪,提议鲁国先举行阅兵备战,以防范楚国攻打鲁国。在楚国灭陈之后,鲁国还派出了上卿叔弓前往陈国拜见了楚王,其实也是表示与楚修好,探探楚王的口风,看他是否有进取中原之意。

鲁昭公在这个时候提议举行全国性阅兵,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看看三桓和各大家族的军队战斗力如何。去年(鲁昭公七年)十一月,季武子那个老家伙总算死了,叔孙豹、季武子先后去世,寡人再也不用假装童趣了。三桓的季平子虽说继任鲁国执政,但还未完全进入角色,孟僖子、叔孙婼都是继任家主时间不长,对鲁国的朝政还没有做到掌控自如,这就是为什么一年之内,只好派出上卿叔公访问晋国和陈国。昭公觉得,现在是他夺回鲁国政权、恢复公室地位的大好时机。

通过这次阅兵,昭公失望地看到了季氏掌控的左军的强大,他们军容整齐、甲士勇武,远远强于孟氏的右军和其他家族的军队。昭公意识到,恢复公室地位、亲掌鲁国朝政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增强三桓之外各家族的实力以为自己所用,同时加强与晋、楚、吴、齐各大国的关系,静待时机。

同年七月八日,齐卿子尾(公孙虿)去世了。齐国当权的子雅(公孙灶)、子尾都是齐惠公之孙,至此相继离世。公孙灶去世后,其嗣子栾施(子旗)继任宗主,主持栾氏家政。公孙虿去世,其嗣子高强(子良)继任宗主,理应主持高氏家政。然而,公孙虿的家宰梁婴势力庞大,且与公孙虿的亲信大夫子成(公子固,齐顷公之子)和他的弟弟子工(公子铸,齐顷公之子)、侄子子车(子渊捷,齐顷公之孙)结为死党,虽然高强继任高氏宗主,但族中诸事皆由家宰梁婴掌控,高强成了傀儡,并不能真正在家族中一言九鼎。

栾施与高强二人因为父亲的关系,从小就熟识,栾施看到高强受到如此委屈,二话不说,也没有跟高强商量,就要替好兄弟高强出头。七月十一日,栾施直接待人杀了高氏家宰梁婴。八月十四日,栾施又强力驱逐了梁婴的死党子成、子工和子车,三人被迫投奔了鲁国,他还帮助高强任命了新的家宰。公孙虿的家臣对高强说:“家主已经长大成人了,而栾氏却来干涉高氏家族的家事,这是想要兼并我们高氏吧?”于是高氏家族开始分发兵器,准备去攻打栾氏的府邸。

齐卿陈桓子一直与公孙虿关系交好,也在家族内发放了兵器,准备协助高氏攻打栾氏。

栾施接到报告后,一开始还不相信,他说:“栾氏这是帮助兄弟整治家政,没有兼并高氏的意思啊!他们怎么会来攻打栾氏呢?”后来多人前来禀告高氏家族要前来攻打的消息。栾施决定去高氏府邸向好兄弟高强解释一下,结果在路上又遇到好几个人向他报告高氏要来攻打的消息。栾施这下犹豫了,他担心自己去了高氏府邸就回不来了,于是转而去陈桓子府宅,请陈桓子帮忙调解。

陈桓子带领家兵都已经整装待发,一听栾施前来拜访,赶紧让大家先躲起来,自己换上便服到门口迎接栾施。栾施向陈桓子(陈无宇)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问陈无宇该怎么办?陈无宇说:“高氏家中都已经分发兵器,准备去攻打你们,你没听说吗?”

栾施答道:“没听说。”

陈无宇说:“你们何不也分发兵器,无宇愿意帮助栾氏。”

栾施很诧异,对陈无宇说道:“陈卿怎么能这样做呢?我兄弟高强还只是个孩子,我教导他,还恐怕他不能成功,我又格外宠爱他,还为他立了家宰。我如果像陈卿所说,与高氏家族互相攻杀,又如何面对我们栾氏、高氏共同的先祖惠公?陈卿何不去高氏府邸也跟他们讲讲?同为惠公后裔,父辈又如兄弟,不可相残。《周书》说:‘施惠于那些不感激施惠的人,劝勉那些不受劝勉的人。’这就是当年康叔之所以能够做事宏大勇担重任的原因。”康叔,是周成王时期的司寇,掌管刑狱,也是卫国的始封国君。《周书》所载此文,现存于《尚书·康诰》。

陈无宇深感惭愧,心想你怎么不早说呢?他向栾施躬身说道:“栾卿要是早些告诉你兄弟高强就好了,你是在帮他,却让高氏误会你了。栾卿善举,先君顷公(栾施、高强从祖父)、灵公(栾施、高强伯父)将会保佑栾卿,无宇也希望栾卿能够赐福呢!”说完,陈无宇亲自前往高氏府邸,帮助栾施进行了解释,告诉高氏,栾氏从无兼并之意,从此栾氏、高氏两家族和好如初。

齐国的三位大夫子成、子工和子车前来投奔鲁国后,鲁国执政季平子与孟僖子商量,自从二十年前子叔敬子访问齐国后,两国之间多年都没有卿大夫互访,只在两年前,鲁卿叔孙昭子才访问了齐国,拜见了齐侯的母亲,叔孙昭子的堂姐穆孟姬,鲁国与齐国的关系才开始回暖。目前楚国都在拉拢齐国,鲁国的国君夫人是吴国国君之女,楚国对鲁国如果视若仇敌,那楚国会不会与齐国联手讨伐鲁国?如今晋国是指望不上了,鲁国还不如自己与齐国重修旧好,消除隐患。鲁国安顿了齐国的三位大夫后,在第二年(鲁昭公九年)秋天,上卿兼司空孟僖子访问了齐国,带去了丰厚的财礼,进行了一次隆重而又殷勤的访问。孟僖子还拜见了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她是叔孙侨如的女儿,与鲁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孟僖子访问齐国之前,晋卿荀盈(知悼子)刚到齐国迎娶了夫人,结果在六月份,刚走到卫国的戏阳城就去世了,迎亲的队伍变成了殡葬的队伍,荀盈的棺椁停放于晋都新绛。荀盈的葬礼还未举行,贪图享乐的晋平公就宴饮奏乐,全然不把晋卿的去世当回事。职掌公室膳食的膳宰、晋大夫屠蒯快步走进,请求帮着国君斟酒,晋平公点头允准。

屠蒯斟满一爵就拿给乐工喝,对乐工说:“乐工作为国君的耳朵,职责是让它聪敏。地支为子、卯的日子,称为忌日。国君要撤去音乐,学习音乐的人停止练习,这是由于忌避的缘故。国君的卿士作为辅佐之臣,是股肱栋梁。国君的股肱受损,是多么伤痛之事?你没有听到奏乐,是耳朵不聪敏。”

屠蒯又为晋平公的宠臣嬖叔斟满了酒,对他说道:“你作为国君的眼睛,是为了让它明亮。服饰用来表现礼仪,礼仪用来指导行事,不同类别的政事有着不同的容貌要求。现在国君的仪表,不是他应有的类别。卿佐去世,应悲戚哀悼,而国君却在宴饮享乐,你却没有看见,这是眼睛不明亮啊!”

屠蒯一介膳宰,跑到国君的宴席上指责乐工和宠臣,虽然是为了劝谏国君,卿士荀盈还在停棺待葬,不应宴饮享乐,但也确实僭越了,他给自己斟满了酒,一饮而尽,对晋平公说道:“下臣的职责是为国君管理膳食,调和口味,刚才两位伺候国君的臣子失职,而国君没有下令治罪,下臣逾越了自己的职责而谏言,臣有罪!”

晋平公看着豪爽的屠蒯这一番言语,非常欣赏,当时赞道:“膳宰所言极是!撤去宴席,重赏膳宰!”

荀盈生前担任下军副帅职位,他去世后,按照惯例,应由其子荀跞继任;晋平公本想不让荀跞继任下军副帅,而是想让自己的其他宠臣担任此职。经屠蒯这么一说,晋平公也就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还是任命了荀盈之子荀跞(知文子)出任晋国下军副帅。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正月,天空中的女宿(北方玄武七宿之第三宿,位于宝瓶座)忽然出现了一颗很亮的星,郑大夫裨灶对执政子产说:“七月初三,晋君将死。现在岁星出现在玄枵(xiào)星次,此乃颛顼之虚,为齐国、薛国分野之地。如今有妖星在对应已嫁子女的女宿出现,而岁星又在齐分野,故灾祸将与齐国已嫁之女邑姜有关。邑姜,乃晋国去世的先祖之母。商朝也曾有妖星出现于玄枵,灾祸直接降临于玄枵对应的逢国,逢公死于戊子之日。上天用七记数,因此臣占卜推算,晋君将死于七月戊子(七月初三)。”

果然,七月初三,晋平公在都城新绛去世了。九月份,鲁国派出了上卿兼司马叔孙昭子(三桓之一叔孙氏家主)前往晋国参加了晋平公的葬礼。郑简公想要亲赴晋国为晋侯送葬,走到黄河边时,晋国派出使臣婉辞,因为根据周礼,诸侯没有国君送葬的先例。郑卿罕虎、游吉奉郑简公之命前去参加了晋侯的葬礼。

为晋平公送葬的还有齐卿国景子、宋卿华定、卫卿北宫喜以及许、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诸侯国的公卿大夫。

郑卿子皮(罕虎)去晋国的时候带上了大量财礼,执政子产说:“吊丧哪里用得着财礼?用财礼一定要用一百辆车,一百辆车需要用一千人。而一千人到了晋国,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到时候人回不来,财礼一定会用尽。一千人的礼物出去几次,国家还有不灭亡的?”子皮不听,坚持带着大批财礼出发了。

葬礼完毕后,诸侯公卿们想要拜见继位新君、晋平公之子姬夷,史称晋昭公。鲁卿叔孙昭子说:“这不合于礼。”众大夫哪里会听鲁卿的?这么好拜见晋国新君的机会,岂会错过?晋太傅羊舌肸代表晋昭公辞谢诸侯公卿说:“大夫们已经履行完了来晋国的使命,却又来命令孤。孤哀痛地处于服丧期间,如果身着吉服相见,孤却在服丧期间;如果穿着丧服相见,就等于再受一次吊唁,诸位大夫说怎么办呢?”问得大家哑口无言,只好各自返国。

郑卿罕虎全部用完了带到晋国的财礼,回到郑国对行人(外交官)公孙挥说:“懂得道理不难,难在实行。执政子产明理,我则连道理都懂得不够啊!《书》说:‘欲望败坏法度,放纵败坏礼义。’说得就是我啊!夫子子产既懂法度又懂礼义,我确实是放纵欲望而不能克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