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惊梦缠丝

后日,申时三刻的梆子声撞碎雨雾,林见秋攥着蛇篓潜进戏楼。戏台两侧的气死风灯在穿堂风里摇晃,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戏文里拖着水袖的孤魂。雕花梁柱的裂缝里探出槐树枝,新开的夜合花簌簌落在积尘的戏台上。

“梦回莺啭——“

清亮的吟唱惊飞了梁上的燕子。沈云舟扮着杜丽娘从屏风后转出,水袖拂过林见秋鬓边垂落的槐花。月光从破碎的窗纸漏进来,在他眉心的翠钿上折出流光,恍若戏文里说的“烟波画船“。戏服上的牡丹刺绣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与竹篓里蛇鳞的虹彩遥相呼应。

林见秋的蛇儿突然昂首,信子几乎要触到沈云舟绣着折枝牡丹的裙裾。养蛇人慌忙去拽篓绳,却带落沈云舟鬓边的点翠头面。珠翠滚落在积灰的戏台上,发出细碎的碰撞声,惊醒了蛰伏在房梁上的夏蝉。

“当心!“沈云舟旋身接住坠落的珠翠,水袖带起的风掀翻了林见秋的竹篓。翠青蛇游走在斑驳的戏台上,鳞片蹭过当年名角用金粉画的步点。后台传来催场的梆子声,沈云舟却蹲下来,指尖抚过蛇鳞时带着旦角特有的柔婉:“吓着你了?这畜牲最是顽皮。“

他拾起竹篓时,袖口的金线勾住林见秋的衣襟。林见秋闻见沉水香里掺着牡丹露的味道,像极了幼时端午母亲酿的雄黄酒。沈云舟将簪花重新别回鬓边,水袖翻飞如流云:“今日这折戏,权当谢你的蛇儿捧场。“

鼓板声起,沈云舟甩着水袖唱起“炷尽沉烟“。林见秋的蛇儿突然昂首吐信,惊落枝头新开的夜合花。养蛇人望着沈云舟旋转时露出的绣鞋,忽然想起昨夜在蛇房,月光照在蛇蜕上泛起的银辉。戏词在雕花梁柱间流转,惊醒了蛰伏在房梁上的夏蝉。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唱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时,沈云舟的水袖缠上戏台边的老槐树。林见秋的蛇儿突然昂首吐信,惊落枝头新开的夜合花。养蛇人正要安抚,却见沈云舟折腰拾起落花,别在了他鬓边。夜合花的香气混着沉水香,在林见秋鼻端萦绕。

“小兄弟生得这样好眉眼,倒比戏文里的柳梦梅还要俊。“沈云舟指尖擦过他耳垂,凉得像蛇鳞,“明日申时,可否再带这灵宠来听戏?“

蝉鸣骤歇。林见秋摸着鬓边的夜合花,忽然想起三年前在蛇市,那条赤链蛇缠住他脚踝时的温度。怀里的蛇儿突然缠上他手腕,鳞片下涌动的肌肉像戏台暗处滋长的情愫。戏台上的金粉在斜阳里泛起微光,恍若当年名角甩水袖时抖落的星辰。

次日申时,林见秋带着新采的忍冬藤来到戏楼。沈云舟正在后台上妆,铜镜映出他描画眉心的翠钿。听见脚步声,他头也不回地笑道:“来得正好,替我瞧瞧这胭脂可匀?“

林见秋望着他鬓边新簪的绢花,忽然想起昨夜蛇儿蜕下的皮。沈云舟转身时,水袖带起的风掀动妆奁里的胭脂盒,露出底下压着泛黄的手抄戏本。戏本扉页题着“牡丹亭工尺谱“,墨迹洇染处像蛇蜕般斑驳。

“这是光绪年间的《牡丹亭》工尺谱。“沈云舟指尖抚过泛潮的纸页,“当年我祖父在苏州全福班,就是靠着这本谱子唱红了半壁江南。“他忽然握住林见秋的手,将蛇蜕放在他掌心,“听说蛇蜕能祛病,这物什送你罢。“

窗外槐花簌簌落在妆奁上。林见秋攥着蛇蜕,忽然想起昨夜在蛇房,翠青蛇缠着赤链蛇翻滚时,鳞片擦过瓦罐发出的脆响。沈云舟已重新描起眉梢,朱砂点在他眼角,艳得像蛇信子。

“申时三刻,该唱《寻梦》了。“他起身时水袖拂过林见秋颈侧,凉得让人心颤,“小兄弟可愿看这出戏?“

鼓板声又起。沈云舟甩着水袖唱“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林见秋的蛇儿突然昂首,信子几乎要触到戏台上飘落的牡丹瓣。养蛇人望着沈云舟旋转时露出的后颈,忽然想起昨夜在蛇房,月光照在蛇蜕上泛起的银辉。戏台上的金粉在斜阳里泛起微光,恍若当年名角甩水袖时抖落的星辰。

戏至中巡,沈云舟的水袖缠上戏台边的朱漆廊柱。林见秋的蛇儿突然挣脱竹篓,游走在斑驳的戏台上。养蛇人正要追捕,却见沈云舟旋身抱起蛇儿,水袖垂落时像戏文里说的“垂柳依依“。

“这畜牲倒认得我。“沈云舟抚着蛇鳞轻笑,忽然将蛇儿放在林见秋肩头,“它既喜欢你,便跟着罢。“

蝉鸣又起。林见秋感觉蛇信子擦过耳垂,凉得像沈云舟方才的指尖。戏台上飘来牡丹露的香气,混着沉水香在鼻端萦绕。他忽然想起昨夜在蛇房,月光下蛇蜕蜿蜒如戏水袖。戏台上的金粉在斜阳里泛起微光,恍若当年名角甩水袖时抖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