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海他们正热火朝天地围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打趣,眼睛还时不时瞟向四周,盼着顾客赶紧上门。不经意间一回头,就瞧见自家两个小子脚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
徐国海定睛一瞧,只见两个小子身旁空空如也,尤其是徐东,那模样跟做贼似的,神色鬼鬼祟祟,眼睛滴溜溜地左顾右盼。他心里“咯噔”一下,不禁皱起了眉头。
“东子,你这是唱的哪出啊?手捂着肚子,是不是大冷天给冻着了,闹肚子疼啊?要不要爹给你弄点热水暖暖?”
徐东心里暗暗叫苦,这事儿可不好大声说啊,赶忙小跑到老爹身旁,脑袋一歪,嘴巴凑到老爹耳边,想悄咪咪地说悄悄话。
可徐国海哪能让他得逞,一把将徐东往旁边扒拉了一下,眉头皱得跟麻花似的,双眼瞪得溜圆,没好气地说道:“干啥呢这是?有啥事不能痛痛快快说,非得在这儿扭扭捏捏,像个啥样子!”
徐东咬了咬牙,没办法,只好压低声音,跟说机密似的:“爹,有个大老板把哥的东西全收了,还说以后咱家要是有山货、野货啥的,都直接送到这边的收购点,他按市场价收购。而且他还留了电话,说如果以后要是量大,那么他开车过来到家收。”
徐国海一听,眼睛瞬间瞪得老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难以置信地看向徐瑞,心里直犯嘀咕:这小子最近走了啥大运?咱们这儿还没开张呢,他就把东西全卖光了?
徐瑞没太在意老爹那惊讶的眼神,而是一门心思仔细端详着叔伯们这次带来的各种凳子和箱子。
他一眼就瞅见老叔做的一个木箱子,上面雕着的花纹那叫一个精美,花朵的纹路清晰,花瓣的形状栩栩如生。箱子只上了一层清漆,在阳光的映照下,泛出柔和的光泽,看着就透着股雅致劲儿。
“老叔,我记得咱家能做炕屏,还有雕花木箱子、屏风之类的物件儿,对吧?”
徐国江吧嗒了一口旱烟,慢悠悠地点点头。
“我手艺可没那么精,不过你大爷那手艺,做这些不在话下。”
徐国瑞的手艺在这十里八村那可是出了名的厉害!谁能想到一个大老爷们儿,竟有如此一双巧手,雕出的花跟真的似的,十里八乡的人都竖大拇指。
徐瑞看着那雕花的木箱子,手摸着下巴,脑子转得飞快,心里有了主意。
一个木箱子,说实话,价格并不高,也就一块到两块钱左右,这还只是赚个手工钱,木料钱也就勉强回本。纯木箱子就更便宜了,也就一块出头。一个凳子大概七八毛钱。
他猛地想起了赵平安,之前去过的东江大饭店整体是仿古设计。但不知咋的,有些细节处理得不是特别地道。他寻思着,赵平安说不定就喜欢这种古色古香的玩意儿。
“大爷,这次回去您要是有空,能不能给我做个雕花的炕屏呀?我肯定不让您白忙活,工钱照给。”徐瑞一脸期待地看着大爷。
徐国瑞还没来得及开口,徐国海就瞪大了眼睛,没好气地嚷嚷道:“你大爷一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闲工夫给你做这玩意儿?”
炕屏,说白了就是摆在炕上用来隔断的小屏风,也能放在桌子上当做摆件,精致小巧,十分美观,在过去,那可是大户人家才有的讲究物件儿。
徐国瑞却笑着摆了摆手,应道:“行,大爷回去给你做一个。咱爷俩还说啥工钱不工钱的。”
徐瑞一听,脸上笑开了花,徐国海则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大哥,你就惯着这臭小子吧!这大冬天的,虽说都在家猫冬,但也不能这么惯着他瞎折腾。”
虽说大家冬天没啥重活儿,但做东西也得讲究个成本和收益不是?给这臭小子做屏风,咋能不收钱呢?
徐瑞也不吭声,就在一旁偷着乐。他心里可打着小算盘呢,这要是赵平安真喜欢这类东西,那可就给大爷、老叔和自家老爹找了个赚钱的好门道。
他看得出来,赵平安可不是一般人,瞧那派头,还有那辆小车,肯定大有来头。而且说话还带着点香江口音,虽说不清楚为啥会来这儿,但只要愿意掏钱买东西就行。听说大城市的大老板就稀罕这种独一无二的玩意儿。
因为他们卖的是木头凳子、箱子之类的物件,好半天也只有几个人过来问问箱子的价格。平板没雕花的箱子倒是卖出去两个,可雕花的箱子,大多数人都觉得太贵了,直摇头。除非是家里近期要办喜事,不然还真没多少人舍得掏这个钱。
一直到大晌午,生意都冷冷清清的,几个大老爷们儿倒也沉得住气,依旧在这儿抽着旱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过了晌午,一部分人还在摊位前守着,另一部分人则开始去采购东西了。毕竟出来赶大集,也得给家里添置些物品。
徐瑞就是去采购的其中一员。他这次主要想买些棉花,上次家里买的棉花不够,给孩子们做了衣服后就见底了,这次得多买点,给爹娘和阮秀都做一身新衣服。
徐瑞在集市上逛了一圈,瞅准一家卖棉花的摊位,上去跟老板一阵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个还算实惠的价格买了十斤棉花。
又瞧见旁边一家点心摊,摆着些宣软的点心。
他想着家里老太太牙口不好,这种松软香甜的点心最合适不过。于是称了五斤鸡蛋糕,(是一种糕点)又买了十斤鸡蛋。
寻思着,这些东西也差不多够了,反正家里的米面粮油上次买的还没吃完。
等徐瑞大包小包地回到集合点时,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大冬天天黑得快,下午五点多天就开始擦黑了,所以大家得准备返程。
徐国海瞧见徐瑞买了这么多东西,先是一愣,眉头一皱,第一反应就是这臭小子又乱花钱了。
但仔细看清背篓里装的东西后,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棉花一看就是给家里添置的,点心估计是给孩子们解馋的,只要没瞎花钱就好。
同村的林三看到徐瑞买了这么多,也开口打趣道:“小瑞,买了不少好东西啊,这是要过大年咯!”
徐瑞没当回事,把背篓背好后,笑着回应:“嗯呐,这不是快过冬了嘛,打算给家里人都扯身衣服,让大家都暖暖和和的。”
十斤棉花听起来不少,可做完衣服后,也就刚够弹两床被子。自家留一床,给爹娘那边一床,估计还能剩下点,就看家里女人们怎么安排了。
等人都到齐了,大家便陆陆续续地往回走。
可不巧的是,这时天空竟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
雪花大片大片地飘落,没一会儿,眼前就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
大伙心里都有点着急,加快了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着,就盼着能早点到家。
走着走着,徐瑞突然一拍脑袋,兴奋地跟大伙说:“爹,大爷,老叔,你们说要是咱们把那些个雕花的物件儿都卖给赵老板,以后咱不就能多赚点钱了?说不定啊,咱村都能跟着富起来!”
大伙一听,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徐国海笑着给了徐瑞一巴掌,笑骂道:“你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要是真能成,那可就太好了!”
这一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原本因为大雪而有些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