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再次穿梭

武家的事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刘汉弼等人还在盘点抄家所得。

预估粮食不低于两百万石、白银不低于三百万两,其余珠宝玉器无数。

这么一大笔财富,差不多赶得上唐国一年的税赋说得。

那么多的白银,让李瑜产生了疑惑,小小的安州就算是刮地三尺,五六年时间也不可能积累如此多的白银。

对于李瑜的疑惑,张巡和李善长给出了答案。

原来在安州,被武家发现了一条白银矿脉。

矿脉所在位置就是武家庄的后山。

李瑜听罢,心中顿时明了,难怪武家会将庄园修到这个危险的谷地,冒着有可能被人决响水、杞水的风险,也要如此选址。

他们是要守着白银矿脉,闷声发财啊。

这是意外之喜,让李瑜一直喜怒不形于色的脸庞都忍不住浮起微笑。

三百万两白银,是鸡蛋,这矿脉可是下蛋的鸡啊。

对于这条矿脉,他可不会放任,当即他就作出决定,由张巡新成立的骁果军进行看管。

派户部进行开采、刑部参与监管。

军方、户部、刑部三方互相监督,产出的数量直接上报他这个君主。

按张巡的说法,以前的武家对这银矿脉是采取极度保密的政策,所知者只有武家核心一小撮人。

那些被迫劳作的矿工,命运极其悲惨,从下矿之后,吃住都在矿里。

这些年来,死在里面的矿工不计其数。

按张巡的预估,惨死里面的旷工不会低于八千人。

八千条冤魂......李瑜眼皮忍不住跳动,这都是寡人的子民。

这些银两,白花花的,却是血银啊。

武家残忍的做法,李瑜不可能去效仿。

从打定主意争霸天下开始,他就决定,要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君主。

要让子民心甘情愿、齐心协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逼迫之下的百姓,会屈服、会隐忍,却不会去全身心地为国付出。

他要做的事,就是树立起百姓的信心、树立起国家公信力,让百姓对唐国有凝聚力。

这样的信仰之下,唐国才有可能大出于天下,取代风雨飘摇颓败的汉朝,成为大一统的国家。

“刘汉弼,银矿开采,由你这个新任知县主导。安州可成立银矿管理处,矿长由你兼任。矿工的管理,由你全权主导,要保证他们的吃食和休息,还有工钱。”

“记住,要以人为本,寡人不希望出现什么安全事故,更不希望听到矿工过劳而死的事。”

“樊敬,刑部那边要安排人上矿参与管理,寡人可以给你们厚禄养廉,绝不会允许有中饱私囊的事发生。”

“张巡,骁果军军营你可以选址在银矿周围,呈掎角之势,保护银矿。”

李瑜清楚,这一套管理方法,有别于武家圈养矿工,迟早银矿之事要曝光出去。

安州靠近陈国边境,陈国国力比唐国稍弱,其君主怯懦,但以防万一,难保不被有心之人打主意,发动战争抢矿。

这乱世战国,因为争夺银矿、铁矿、铜矿等资源,发动的战争不计其数了。

发布完一系列命令,李瑜决定,要穿梭回2026世界一趟了。

骁果军,是他这个唐国公成立的第一支大型兵团。

其首任长官张巡,是在李瑜手里一手提拔、培养,可称为亲信。

况且,张巡和朝中那群盘根错节的朝臣还没有产生因果关联,对于骁果军,李瑜很器重、也很期待。

这支专业军队,李瑜要将它打造成手里的王牌。

训练、领兵的事,可以全权委托张巡。

至于后勤,唐国现在的生产力百废待兴,15000人的装备给养,很难凑齐。

于是,李瑜将主意打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早就思虑清楚,这15000人不可能按照陌刀营那样,走精英化路线。

所以装备安排一些制式装备就行,这种装备在不超越科技树的情况下,在另一个世界获取应该不难。

至于如何名正言顺,李瑜联想起了那些拍电影、拍电视洗钱的事。

别人可以搞剧组,洗钱,自己难道就不可以以拍戏的名义,定制武器、甲胄?

“各位臣工,寡人要祭天......用这楠木木,换取一万五千骁果军的后勤物资......”

李瑜一脸严肃,口中念念有词,表情虔诚地祷告着天地。

众目睽睽之下,他在意识里打开了穿梭仓库,再次人前显圣。

在张巡等人错愕的眼神之中,堆码整齐的楠木如临空消失一般。

联想起半个多月前,君上在京城外祭天显圣的神迹。

张巡狂喜,他正在为骁果军的启动物资犯愁,武家给弓手步卒配的武器根本无法达到他的要求。

君上刚才说的是,要给一万五千骁果军,祭祀换取后勤物资,这让张巡激动得有些手舞足蹈。

就在张巡激动不已之时,李瑜已悄然启动了穿梭程序。

金光一闪,下一秒,李瑜出现在了江心别苑地下百米的安全屋内。

他早已清楚,战国世界的时间因自己穿梭,此刻已停滞,待回去之后,自然而然续上祭天的场景。

2026年4月2日9:42分。

安全屋电子显示屏显示着2026世界的时间。

和他推测一模一样,这边的时间流逝了三周了。

李瑜没有急着启动电梯回到地面,他打开电脑和手机。

手机有很多信息,大多是营销类的信息,毫无价值可言。

他给邵季冬、陈启和父母都交代过,没特殊事情不用联系,理由不同,却有一定的说服力。

信息中还是有一条是陈启发来的,就在3月29日。

“李兄弟,你的投资初步有了回报,德国哪家研究所复古了一款古代工艺,生产马鞍、马镫的工艺。具体资料我发在你电子邮箱了。”

马鞍、马镫......李瑜暗骂自己一声:蠢。

难怪这些天骑马感觉十分不舒服,竟然没想到是因为没有马鞍、马镫这种东西。

李瑜想通了用拍戏的方式获得刀枪剑戟,也同样可以购买马鞍、马镫。

这就是换个思路解决的事,对于一个亿美刀的投资,他有些心疼了。

但却不后悔,毕竟总不可能每样东西都从这个世界搬运。

提高战国唐国的生产力,才是根本性的质的提升。

短短半月,德国复古研究所能给出马鞍、马镫的复古工艺。

假以时日,说不定也能恢复大型攻城弩、投石车、攻城锤等复古工艺。

刀枪剑戟从这个世界搬运,行得通。

大型攻城器械,可没那么好操作了,何况还有科技树的制约。

心中一番考量,李瑜打开电脑,用打印机将图纸打印了出来。

简单的马鞍、马镫,图纸竟然多达三十多页。

从高炉、到模具、再到冷却锤炼工艺,面面俱到。

其说明文字也翻译成了中文,李瑜瞟了几眼,他工科出身,看得懂,但却并不想在这上面花心思。

堂堂国君,考虑的是国家大事,这种事,交给工部那群人,应该很快能拿出结果。

现在,当务之急,是将一部分楠木卖出去,成立剧组,洗走武器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