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宁为傅佥死

朱绩未再言语,这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的心性。

对此,诸葛瞻也不馁,当是朱绩默认了。

“蒋斌将军可排查完了,是否有遗漏的吴军逃出包围圈呢?”

话题一转,诸葛瞻看向了蒋琬。

“禀报军师,虽还有吴军逃入深山中,但无一人逃过我们的防线。”

蒋斌上前一步,笃定的说道。

各个要道都有重兵守护,就是澧水,都日日夜夜有人在蹲守。

确定是无任何遗漏。

投入到如此多的精力,众将也不知是为何。

“好,既然是如此,那之前围点打援,在武陵山埋伏长沙援军的作战计划,就此作罢。”

众将面面相觑,在军旅之中,更改战术,也是极为常见的。

“哪位将军,可敢领军袭杀长沙郡城?”

诸葛瞻望向一众战将。

而整个营帐之中,也顿时陷入了寂静之中,众将无一人敢出声。

说白了,就是敢死队。

并不是哪个都有魏延那般的魄力,不成功便成仁

而且,城中主力尚在,风险性真的很大。

“真是妄想天开,你们此前只不过是侥幸而已,还想故技重施不成?”

朱绩听闻,立即大笑道。

“为何不能呢?”诸葛瞻反问道。

“长沙郡位于荆州腹地,虽有警戒,但其力度,远非武陵郡这般的严密,攻夺之,岂不更加容易。”

朱绩心惊,但依旧面不改色。

诸葛瞻此番推断,确是如此。

长沙郡已经属于东吴的腹地,常备的军队,都不及武陵郡的五分之一,加上此时又是东吴北伐之时。

长沙郡的守军,只能会是更少。

如果蜀汉军中,真有一猛士,领军扮成商贾入城,半夜在杀出,真有很大的机会成功。

“长沙,乃是陛下行宫所在,其防备力量,可是你一个小儿可知的。”

朱绩面带讥色,心中的担忧隐藏的深深的。

长沙郡,确实也是有孙权的行宫。

在荆州刚平定的时候,孙权就入主荆州坐镇。

“我猜的不错的话,现在东吴的主力都应该在襄樊、青州和徐州一带,与魏军争锋,纵使长沙以前有很多的防备力量,此时怕也都是被抽调走的差不多了。”

诸葛瞻淡淡说道,语气平稳。

“军师,末将愿往!”

一将领挺身站了出来,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开头的样子。

此人,诸葛瞻自然是认得,是傅彤之子傅佥。

还是诸葛瞻点名进入自己的帐下效力的。

傅佥此前也并未上过战阵,其官职,也是父辈荫福所致。

其父傅彤在夷陵之战战死,蜀汉朝廷才追加年幼的傅佥为左中郎。

虽说如此,但其的军衔也并不高,可以说,还未达到独领一军的程度。

在蜀汉现在的军队架构之中,大将军是最大的军中官职,统领全国兵马,位在三公之上。

其次,便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位比三公。

再下,就是前后左右将军,其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

此四方将军,曾由关羽、黄忠、马超和张飞担任过。

蜀中只有四虎上将,赵云并未入此列。

而再往下的将军军衔就就多了,其中有四镇将军、四征将军等较为出名。

而中郎将,可未曾上过将军的名号。

“傅将军,需要多少人,可破长沙郡城?”

诸葛瞻点头问道,傅佥站出来,他并不意外。

傅佥在史书中,以勇气而著名,且有智谋。

是后期大将军姜维最信任看重的一人。

不过很悲哀,后来被蒋琬之子倒戈,独木难支,宁死不屈,血战力尽而亡。

后有诗云:一日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

“五百足矣!”

傅佥昂首道,此时他已有杀身成仁之心。

“不过,我需要军师能领军响应,我能破城,却不能守城。”

五百死士夺下一处城门,并坚守到援军赶至,傅佥有这个信心。

“好,我答应你,只要你能开得一城门,定有援军而至。”

这要求,并不过分,也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要求。

他的任务就是从内部打开城门,与外面的大军里应外合。

朱绩见此,脸色终于也发生了变化。

计谋歹毒,加上蜀汉之中,有忘死之士,长沙城真的很危险了。

他就吃过这样的亏,他虽勇武,也有智谋,但是对于突然间的偷袭,也是手足无措。

他现在是知道,蜀汉只派了五百,但是长沙城的守将呢?

不行!

必须想办法将消息传出去,不然,整个襄樊一带的吴军都有危险。

“傅将军,可有什么具体的作战部署?”

诸葛瞻的话,将朱绩的思绪拉了回来。

此时,他在看向这个小不点,已然有了杀心。

这一番布置,便可看出,诸葛瞻绝对不是善类。

朱绩不由自主的向前走去,目光死死的盯着诸葛瞻。

咔!

寒光乍现,数把冰冷的刀刃挡在了其的面前。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集聚到了朱绩的身上。

“我一介战俘,你们就如此紧张吗?”

朱绩还是不屑道,但脚步却停了下来。

这几人,都是白毦兵,他虽勇武,但也没有信心,能在短时间内,将其解决掉。

“将军乃是江东猛虎,我等岂能不紧张?”

诸葛瞻一笑而过,对于朱绩的提防更甚了。

不难看出,朱绩已经开始破防了。

“如此胆小,何能成事?”

面对白毦兵的逼近,朱绩选择了退避。

他要等待时机,将诸葛瞻一击必杀,以绝后患。

此举冲动了,让对付已经有了警戒。

“军师,此番出征,不如就那此贼的人头祭旗,以激士气。”

傅佥可不贯着,对于东吴人,他可是深恶痛绝。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军师,末将附议,将此贼斩首祭旗。”

朱绩的跋扈,让很多的汉将都看不惯。

“大丈夫有死而已,岂像你等畏首畏尾之徒。”

朱绩还是如此,不曾弱了气势。

“我汉军乃是堂堂大军,讨贼、收复失地,怎么能有如此血腥手段呢?与叛逆又有何差别呢?”

诸葛瞻小脸遍布寒霜,大声的呵斥。

朱绩,不到万不得已,他是正不能杀。

后面还有大用之。

“末将等知错!”

傅佥在内的诸将,都不由低头躬身道。

诸葛瞻身上的威严已经初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