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黄庭谷地
- 从望月堕龙开始执掌山河
- 睿智的眼神
- 2019字
- 2025-02-16 14:30:36
水月台外。
一个身着暗金大袍的男人正在恭敬匍匐。
时间流逝,男人身上的大袍也多了几道深深褶皱。
看着男人那微微颤抖的身躯,后方小厮也是小声开口。
“殿下,我们回去吧。”
“国师大人应该是太累了吧。”
太累!?
为什么会累!
她只是去见了那个老东西罢了!
她怎么会累!
她怎么可能会累!
眼中闪过一抹狰狞之色。
李长恭直接给了身后的小厮一巴掌。
他这一巴掌可是没有半点留手。
就这一巴掌,李长恭身后的小厮立马昏死了过去。
没理会那昏死的小厮,李长恭却是朝着面前的侍女恭敬拱手。
“还请姑娘将礼物带给国师,长恭告退。”
纵使万般不舍,李长恭还是离开了水月台。
回到太子府后,这厮更是大发雷霆。
“我哪里不如他!”
“这一切合该都是我的!”
“我的!”
“他还活着干嘛!他要我又想证明什么!”
“口口声声说宠我!为何不给我!!”
“他只会自私到死!!”
“他最好把那个位置坐到死!”
“别传给我!我受不起!”
听着殿内的狂悖之言,外面的一众只能瑟瑟发抖。
这太子府上的所有人都打上了太子的标签。
一旦他李长忆有个好歹,整个太子府的人都得跟着陪葬。
不过,这种情况大概也不会发生。
因为老坤皇可就李长忆这一个儿子。
更关键的是李长忆也没有子嗣。
要是他李长忆死了。
老坤皇这一脉也就算是绝嗣了。
不同于太子府的喧闹。
宗庙之内却是异常宁静。
时间似乎于此也一点点慢了下来。
门前的黑鸦忘了展翅,窗户上的蜘蛛也忘了结网。
于悄然之际,那幽暗大殿之内也传来了一声低语。
“好孩子啊……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三阳虎气都被打散了。”
“这样吧,我再续给你一道虎气,好好温养黄庭,好好活着。”
没过多久,只听得一声苦涩的门轴转动声。
神采奕奕的李长忆直接走出了大殿。
感受着体内流动的三阳虎气。
李长忆更是眼眸放精光。
气血涌动,心绪浮沉。
“师尊啊,师尊……你的道法可真好用。”
“有了这三阳虎气,我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黄庭……绛宫……”
“师尊啊,您的路还是有些太窄了。”
嘴角笑意浮现,李长忆直接一步踏了出去。
当下坤皇已老,太子正壮,国师涉政。
再加上那死里逃生的李长忆。
大坤这潭浑水也是越来越混沌不清了。
……
天地之光,可不会偏爱一国。
大坤有明月,北地亦然。
月光之下,姜明也问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问。
“敢问先生,收我为师,于您有什么好处?”
李窥虽然老迈,但是已得黄庭之藏。
再怎么说,活个百余年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他也没有遭逢重创。
又何必急于收徒呢?
况且说了,他李窥想要收徒,什么徒弟收不到呢?
说句不夸张的,消息传出,候选弟子怕是能从那汜水城排到下野龙庭。
除了那柄秀禾剑,姜明相信,李窥收徒必定还有别的原因。
迎着姜明目光,李窥也是干脆回道。
“我之黄庭名曰谷地。”
“谷地之神秀,在于作物之瑰奇。”
“姜明,你若是成就大黄庭,我便可跻身绛宫。”
“那孽障设计让秀禾剑与你相融……也算是我的疏忽。”
“所以说,我承你之果,当受你之因。”
“这事情终究还是我考虑不周。”
话至此处,姜明也便不再犹豫。
“弟子姜明,拜见老师。”
有些决定并不用思虑太久。
也许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看着月光之下那个弯腰行礼的年轻人。
李窥脸上也闪过一抹释然。
一把扶起姜明,李窥继又拍了拍姜明的肩膀。
“为师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是能教给你的我都会教的。”
“弟子姜明……多谢师尊。”
“走吧,再陪为师走走。”
李窥前行,姜明亦是步步追随。
走到那星河灿烂处,李窥声音也是再次响起。
“姜明,我想,你也应该听过我的故事吧。”
“听过,师尊乃是一个旷古空前之人。”
“旷古空前吗?”
“你小子……刚拜师便打趣我吗?”
“姜明啊,姜明……你可知我为何到了这北地?”
李窥目光看来,姜明也是摇了摇头。
“乾阳书院论道,为师输给了国师……”
“她说我是一个无父无君的离经叛道之人。”
“我觉得……她说的,倒也无错。”
“姜明,你可知什么是黄庭?”
“黄庭……”
犹豫片刻,姜明还是说出了他的看法。
“黄庭乃是肉身大藏,武夫以其温养自身气血。”
“黄庭可以炼化世间诸气,阴阳五行,特殊造化。”
“黄庭分为性、命二道……”
“性者,色也,炼化诸色、求变化之玄妙无常。”
“有五行之黄庭,亦有龙虎之黄庭,色不同,行不同。”
“命者,血也,求自身之气血恒昌。”
姜明开口,李窥也是连连点头。
“姜明,你说的很不错。”
“武夫之道,在乎性命合一。”
“其实武夫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
“但是我觉得,武夫走的路还是有些狭隘了。”
“我们为什么不顺着武夫的道路继续求索下去呢?”
“难道武道便是这人间的唯一正路吗?”
“性命二字,真的要向外求索吗?”
“早些年间,我分得东山三亩良田,你可知我那时想的是什么?”
“我只有那三亩良田,我只想拿三亩地长出谷物,好供我活下去。”
“日日想,夜夜思……再然后,我便修出了一个谷地黄庭。”
“我自己便成了那三亩良田,道法在心中,而不在外。”
“久而久之,谷地作物成熟,而我也成了大黄庭。”
“姜明啊……你觉得是黄庭成就了性命……”
“还是性命成就了黄庭呢……”
“亦或者说,他们本无半点关系。”
“黄庭非黄庭,大药非大药。”
“关键的……乃是修者的那颗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