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青藤骨诉

暴雨把青藤公寓的外墙冲刷成深灰色,夏初收起滴水的雨伞,抬头望着这栋三十层的老式建筑。电梯口的监控摄像头闪着红光,像一只充血的眼睛。

“小姐找谁?“保安亭里探出半张布满老年斑的脸。管理员陈伯的蓝制服领口泛黄,右手始终藏在抽屉里。夏初瞥见抽屉缝隙露出半截电击棍的金属光泽。

“我是林小芸的大学同学。“她晃了晃手里装着课本的透明文件袋,雨滴顺着发梢滑进脖颈,“她说借我宏观经济学笔记。“

陈伯浑浊的眼球转动两下,枯枝般的手指在登记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夏初注意到204室的登记栏,上周四晚上十点十七分,林小芸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个墨点,像是钢笔突然漏墨形成的黑洞。

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发出钢缆摩擦的呻吟。14层按钮边缘残留着暗红色污渍,夏初凑近时闻到铁锈味。走廊吸顶灯接触不良地闪烁,204室门把手上缠着警戒线,黄底黑字的“现场保护“封条被撕开一角。

“你果然来了。“沙哑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林小芸穿着皱巴巴的睡裙倚在防火门边,左手小指以诡异的角度向后弯折。夏初想起三天前接到的那个电话,听筒里除了剧烈喘息声,就是指甲抓挠金属板的锐响。

204室内弥漫着福尔马林的味道。衣柜镜面碎成蛛网状,裂纹中心粘着半片带血的美甲。夏初蹲下身,发现床底地板有六道平行划痕,间距正好是成年男性手指的宽度。枕头上散落着几根灰白短发,与陈伯头顶那撮翘起的毛发如出一辙。

“他们都说我疯了。“林小芸突然笑起来,露出牙龈上渗血的牙印,“但你真的看见了吧?那天晚上从通风口爬进来的......“

天花板传来重物拖拽的声音。夏初抬头时,一滴温热的液体落在眉心。通风管道的百叶窗缝隙里,缓缓垂下几缕花白的头发。

警笛声划破雨幕时,夏初正站在公寓顶层的储水罐旁。锈蚀的铁梯上有新鲜摩擦痕迹,水箱内壁布满指甲抓挠的印记。法医从深绿色积水中捞起一部手机,屏幕定格在短信界面:

“游戏开始。204室衣柜,第三个抽屉。“

刑侦队长周正摘下橡胶手套,指腹还沾着水箱里的青苔:“这是本月第三起了。舞蹈老师林小娟死在练功房镜墙前,监控拍到她自己用发簪刺穿喉咙;程序员张明浩困在停运的电梯里,验尸报告显示他在轿厢坠落前就突发心梗。“

夏初翻着案件照片,突然按住其中一张。林小娟陈尸的地板上,散落着被撕碎的素描纸片,拼凑起来是幅未完成的速写:女人以天鹅垂死的姿态仰着头,发簪尖端抵着颤动的喉结。

“所有死者都收到过这个。“周正递来装在证物袋里的黑色信封。夏初对着阳光转动信封,隐形的鸢尾花水印渐渐浮现。这种特制纸张,她上次见到是在美院退休教授的追悼会上。

暴雨在凌晨两点转成淅沥小雨。夏初躲在公寓对面的便利店里,望远镜镜头里,陈伯正将三个黑色垃圾袋扔进后巷的厨余处理箱。当压缩箱的液压杆第三次压下时,她看清了袋口露出的东西——半截缠着红绳的桃木剑,剑身刻着生辰八字。

晨光初现时,夏初撬开了地下室维修间的门。布满灰尘的工具架上,六个玻璃罐浸泡着不同部位的人体组织,标签日期从十五年前开始。最内侧的罐子里,浮着一枚镶钻婚戒,内圈刻着“赠爱妻陈月茹“。

电梯突然开始运行。夏初看着楼层指示灯从B2升到1层,冷汗浸透了后背。显示屏数字开始疯狂跳动,30层的按钮自动亮起。在轿厢门闭合的瞬间,她看见陈伯站在镜面里,右手握着的不是电击棍,而是一支沾着颜料的素描笔。

顶楼强风掀起夏初的衣摆。陈伯的蓝制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正在天台边缘绘制巨大的符阵,朱砂混着雨水在地面蜿蜒成血河。

“1987年青藤公寓建造时,有个油漆工摔死在电梯井。“陈伯的画笔勾勒出扭曲的人形,“我父亲亲眼看见承包商把尸体砌进混凝土承重墙。从那天起,这栋楼就活着了。“

夏初的余光瞥见通风管道在蠕动,那些银灰色金属仿佛某种生物的肠道。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个案发现场都有撕碎的素描——这栋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降头载体,而那些画纸是喂养它的祭品。

“小芸昨晚抱着那本《建筑结构解析》跳楼了。“陈伯的瞳孔开始渗血,“她说在书里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每层楼都比设计图少0.3平方米。“

夏初突然冲向消防栓,抄起斧头砸向最近的通风口。扭曲变形的百叶窗后,密密麻麻的素描纸像蛆虫般蠕动,每张都画着不同死法的人体。在纸堆深处,她找到了林小芸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用血写着:

“承重墙里的尸骨在说话,它们说下一个轮到......“

背后传来钢缆断裂的轰鸣。夏初转身时,看见陈伯微笑着坠入电梯井,三十层楼深的黑暗里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第二天清晨,工人在检修电梯时发现井底除了血迹,还有一副完整的骨骼模型,右手握着的素描笔尖沾着新鲜朱砂。

法医实验室的紫外线灯下,骨骼模型显露出密集的刻痕。周正戴上显微眼镜,发现每根骨头上都刻着建筑坐标。“这是活人测绘。“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凶手用受害者身体记录公寓结构缺陷。“

夏初站在青藤公寓3D模型前,激光笔指着电梯井位置:“三十年来所有命案都发生在结构补强点。“她调出1987年的工程变更单,承重墙钢筋用量比设计多出17%——正好是一个成年男性的骨骼重量。

暴雨再度倾盆时,夏初带着地质探测仪潜入地下室。当声波扫描到西侧墙体时,仪器突然爆出尖锐鸣响。她撬开霉变的墙纸,赫然露出半张混凝土封存的人脸。死者口中塞着泛黄的素描纸,画着三十层楼高的绞刑架。

“你比我想象的聪明。“陈伯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手中的电击棍迸出蓝色火花,照亮腰间挂着的美术馆工作证——十五年前自杀的天才画家个展,正是他负责布展。

夏初被反绑在电梯控制室,看着陈伯将六张染血素描贴进通风管道。排风扇转动时,画纸上的死亡场景竟在墙面投下动态阴影。林小芸用发簪自刎的画面不断重复,直到她的脖颈在投影里渗出真实血珠。

“父亲为包庇施工方杀人,母亲被这栋楼逼疯。“陈伯的瞳孔在黑暗中扩张,“直到我在美院仓库发现,当年承包商女儿正是画家的缪斯。“他掀开控制板,露出用人体脂肪制成的绝缘层,“那些消失的0.3平方米,是留给亡灵的祭坛。“

电梯突然剧烈晃动。夏初用鞋跟猛踹应急按钮,轿厢卡在13层与14层之间。她看到楼层数字在镜面反射中变成“31“,通风口涌出带着福尔马林味的黑水。

“其实你早就死了。“夏初突然对着颤抖的镜面说道,“2008年美术馆火灾,真正的陈伯为抢救画作葬身火海。“她扯开对方衣领,露出颈后皮肤移植的疤痕,“你是那个本该死在承重墙里的油漆工之子。“

男人发出非人的咆哮,电梯钢缆应声断裂。在失重下坠的瞬间,夏初抓住消防水管荡进通风管道。下方传来肉体撞击钢板的闷响,接着是纸张剧烈燃烧的噼啪声。

三个月后,夏初站在青藤公寓爆破现场。定向爆破的烟尘中,三十块建筑碎片悬浮在空中,拼凑出第三十一层的轮廓。拆迁队长的对讲机突然窜出电流杂音,夹杂着陈伯的狞笑:

“你以为混凝土能埋葬什么?“

当最后一堵墙倒塌时,夏初看到无数素描纸灰聚成漩涡,其中一张飘落在她肩头。纸上画着午夜便利店,拿望远镜的女人身后,通风口正探出半截灰白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