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掌中空种万重春

山寺檐角悬着最后一片残阳,老僧正在廊下煮茶。年轻书生疾步穿过庭院,衣袂带起的风惊落了菩提树上的露珠。

“师父!“书生将宣纸铺在石案上,墨迹在暮色里泛着幽蓝,“弟子习字三载,明明胸中翻涌着万千气象,落笔却总似晨雾遇日——“

老僧用竹勺舀起沸水,白雾漫过紫砂壶口:“且看这茶烟,可曾填满天地?“

书生怔忡间,老僧已提壶斟茶。琥珀色茶汤在青瓷盏中旋转,倒映着天际初升的圆月。“你且摊开双手。“

书生依言展开十指,掌心纹路在月光下清晰可见。老僧取来朱砂笔,在他左掌画下残缺的日轮:“此谓'残几轮黄昏'。“又在右掌勾出浑圆月相:“此谓'写满月圆'。“

“师父这是何意?“

“当年玄奘西行,通关文牒盖满印玺,归国时却将经卷尽数焚毁。“老僧以指叩石案,惊起檐下宿鸟,“你说那火焰里烧的是空,还是满?“

书生凝视掌心朱砂,忽见风过处,残缺的日轮竟与圆满的月相在掌纹间流转交融。“弟子似乎懂了!文字原是渡河之筏,真正的月光始终映在心头。“

老僧含笑拈起案头枯枝,往书生心口轻点:“且看这枯枝。“话音未落,几点新绿竟从皲裂的树皮间钻出。“二十年前老衲云游龟兹,见沙漠中蔷薇以根须丈量荒原。每粒砂砾都是种子,每阵风都是花信。“

书生忽觉掌心发烫,朱砂图案化作流光渗入肌肤。石案上的宣纸无风自动,墨迹竟自行游走成藤蔓。“所以文字当如蔷薇根系?“

“错。“老僧突然挥袖扫落茶盏,瓷片坠地声如碎玉,“你且细看这满地残片。“月光下,青瓷裂纹竟暗合星图走向。“当年窑工制此盏时,可曾想过它碎时的模样?“

书生额角渗出细汗:“弟子愚钝...“

“文字是碎瓷,亦是星图。“老僧以杖击地,满地瓷片应声飞起,在空中拼成完整月轮,“你道是写残黄昏,却不知每道裂痕都在成全圆满;你道是写满月圆,却不见月相本是无常。“

远处传来夜枭啼叫,书生忽觉胸腔震颤,似有万千花种在血脉中萌发。案上墨迹已化作蔷薇藤蔓,缠绕着爬上石柱,在月光下绽开带露的花苞。

“师父!这些花...这些字...“

“三界唯心所现。“老僧将最后半盏残茶泼向虚空,“你且细看这茶汤。“水珠悬在空中,每滴都映出整座伽蓝,其中竟有无数书生提笔疾书的身影。

书生猛然顿悟,抓起案头秃笔往心口刺去。笔锋触衣的刹那,朱砂印记自肌肤渗出,在素袍上绽开血色蔷薇。月光突然大盛,满院花影摇曳如梵唱,石案上的残墨竟化作金粉簌簌飘落。

“善哉!“老僧以杖指天,“你看那轮明月,可曾计较圆缺?你看这满院花影,可曾执着开谢?文字本是心镜,照见荒原处自有三千大千世界。“

书生伏地而拜,再抬头时,老僧已化作满架蔷薇。夜风过处,花瓣纷飞如雨,每片都写着未曾着墨的偈语。他摊开双手,见掌中朱砂早已融入血脉,而石案上的空盏,此刻盛满月光。

“且随我来。“忽有声音自花影深处传来,书生循声望去,见老僧正立于古柏虬枝之上,手中托着半卷《金刚经》。“你可知般若波罗蜜?“

书生仰头答道:“般若为空,波罗蜜为度。“

老僧大笑震落松针如雨:“错!般若非空非满,恰似你掌中未落的墨滴。“说着掷下经卷,书生慌忙去接,却发现书页间尽是空白。

“这...“

“当年达摩面壁九年,石壁上可曾留下只言片语?“老僧踏月而来,指间拈着朵将谢的优昙花,“真正的文字不在竹帛,而在呼吸吐纳之间。“

书生忽觉喉间发痒,张口竟咳出带露的新芽。那些嫩绿的叶片落地生根,转眼开出淡紫色的钟形花。“师父!这是...“

“你且听。“老僧以杖击打石磬,声波荡开满池星斗。水面忽现万千倒影:牧童在牛背上画虹,渔翁在浪尖写诗,连采桑女指尖的露珠都折射着整部《华严经》。

书生踉跄后退,后背撞上钟楼立柱。铜钟嗡鸣声中,他看见自己幼年临帖的残纸在虚空飞舞,每道稚拙的笔画都在重组为飞鸟。“原来弟子三岁时,便已写尽八万四千法门...“

老僧突然拽住书生手腕,带他跃入放生池。池水没顶的刹那,书生看见自己化作一尾锦鲤,每片鳞甲都刻着上古铭文。“文字本是活物,岂能被笔墨囚禁?“

当他们湿淋淋爬上岸时,书生发现僧袍上的水渍正自动凝结成《心经》全文。老僧却扯过袈裟在火堆上烘烤,经文遇热竟化作青烟,在空中结成曼荼罗图。

“师父为何毁去经文?“

“你且嗅这烟味。“老僧将袈裟丢给书生,“可闻出檀香?“

书生深吸一口:“是松烟墨的清香!“

“这便是了。“老僧指向东方既白的天空,“你看那曙光,可需文字描摹?你听这晨钟,可需言语注解?“

山门忽被山风撞开,百衲衣在晾衣绳上猎猎作响。书生惊见每块补丁都在蠕动,定睛看去,竟是历代高僧的手迹在布纹间游走。“这...这些字在呼吸!“

“它们本就活着。“老僧撕下一角破布抛向空中,那残片立刻化作白鹤,“当年怀素醉后以蕉叶作书,醒时见字迹皆化为青蛇游走——你可明白?“

书生突然奔向经堂,将满架典籍尽数推倒。竹简散落的声响中,他听见远古的甲骨在吟唱,看见敦煌的飞天从残卷里苏醒。“原来文字是会羽化的!“

老僧含笑不语,引他至后山断崖。云海翻涌处,忽现巨大掌印嵌在岩壁,五指分明如佛陀手印。“此乃达摩洞前朝圣者留下的无字碑。“

书生抚上冰凉石壁,掌心朱砂突然大放光明。岩缝中涌出清泉,水流过处,石面竟显现出他昨夜梦中所得的诗句。“原来弟子要写的,早已被天地写就...“

“且看!“老僧突然指向云层裂缝,那里正有雁阵排成“人“字掠过。最末一只孤雁的振翅声,恰与藏经阁檐角铜铃共鸣。

书生终于大笑,解开发带任青丝散入晨风。发丝飘落处,山径忽然开满墨色牡丹,每片花瓣都映着不同字体的“空“字。他俯身掬起山泉洗脸,水面倒影却是个正在磨墨的小沙弥。

“去吧。“老僧将半块残砚塞进他怀中,“待到蔷薇开遍八荒,别忘了给每朵花起个俗世的名字。“

朝阳完全跃出云海时,书生已踏上下山石阶。他每走七步便掷出一枚带字的鹅卵石,那些“嗔““痴““妄“字样的石块落地即碎,裂缝中却钻出嫩黄的连翘花。

山寺钟声再次响起,惊起满林宿鸟。书生回望时,见老僧正在云端挥帚作书,帚尖过处云纹自成偈语。他忽然明白,这场炽热的盛宴,原是不生不灭的永恒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