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茶烟绕梁三百年

春山新雨后,青石板路上蒸腾着雾气。小沙弥慧空提着竹篮往山门走,忽听得身后传来铃铛脆响。

“小师父留步。“一顶青绸软轿停在阶前,轿帘掀起半角,露出半张芙蓉面,“敢问无相禅师可在寺中?“

慧空垂目合十:“施主来得巧,师父正在烹雪茶。“

“好个雪茶。“轿中人轻笑,“烦请小师父带路。“话音未落,金丝绣鞋已踏碎水洼里的云影。慧空瞥见女子腰间挂着的玄铁令牌,坠着半截断裂的银丝绦。

禅房内,老禅师正对着炭炉打瞌睡。铜壶里的雪水咕嘟作响,惊得他白眉一抖:“好茶最忌火候过,就像...“抬眼望见来客,忽然笑出满脸褶子,“就像旧人最怕新客来。“

“大师好记性。“女子径自坐在蒲团上,“三年前中秋夜,您说我若执着于断弦,不如换张新琴。“

老禅师拨弄着茶碾:“施主今日戴的翡翠耳坠,可比当年断弦鲜亮得多。“

“可新琴弹不出旧曲调。“女子指尖划过茶案,在积灰处划出半阙残谱,“听闻大师有位俗家弟子,近来在汴京城...“话未说完,铜壶突然长啸如龙吟。

“水沸了。“老禅师将茶筅往案上重重一磕,“慧空啊,去把为师埋在梅树下的雪水取来。“待小沙弥走远,才压低声音:“那混小子前日来信,说在城西开了家茶楼。“

夏蝉聒噪时,慧空发现师父总爱在后山断崖边打坐。青石上刻着“见山“二字,被岁月磨得圆润。

“师父看山三十年,可看出什么门道?“

“你看那崖边野杏。“老禅师往虚空一指,“去年被雷劈去半边,今春又开满新花。“

“所以枯木逢春才是禅机?“

“非也非也。“老禅师掏出块桂花糕,“为师在看山下新开的醉仙楼,听说他们家的水晶肴肉...“话没说完,山风卷走半块糕点,惊起几只白鹭。

秋雨连绵的夜里,慧空被茶香唤醒。禅房里烛影幢幢,老禅师正往紫砂壶里添炭。

“这是岭南的凤凰单枞?“

“是汴京的雨前龙井。“老禅师往茶海里斟出琥珀色茶汤,“有人托镖局捎来的,附了张喜帖。“

慧空盯着茶沫聚散:“那位女施主...“

“她选了新火煮陈茶。“老禅师突然挤眉弄眼,“可比为师煎茶的手艺强多啦!“说着从袖中抖出半幅红绸,上面绣着交颈鸳鸯,“你明日下山,把这个捎给城南绣庄的赵娘子。“

“师父这是?“

“就说...“老禅师嘬着牙花子笑,“就说老衲赌赢了,让她把去年那坛梨花白送来。“

冬雪压断青竹的清晨,慧空扫着台阶,忽见山下蜿蜒而上的绯红身影。女子裹着白狐裘,发间别着红梅,怀里抱着个鎏金手炉。

“小师父别来无恙。“她呵出的白气染眉成霜,“劳烦通报...“

“师父圆寂了。“慧空指向放生池畔新立的石塔,“七日前走的,塔下埋着他最爱的天目盏。“

女子怔了怔,忽然笑出眼泪:“老滑头!“她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这是醉仙楼的肴肉,劳烦供在塔前。“转身时狐裘扫落积雪,露出底下大红的嫁衣。

慧空在塔前守到日暮。油纸包渗出晶莹的冻,慢慢浸润塔身“见山“二字。他忽然想起那日断崖上,老禅师啃着半块桂花糕说过的话:

“你看这山石,被风雨削去棱角就成了卵石,被匠人开凿就成了台阶。可山还是山——新欢是凿子,时间是风雨,说到底...“

暮鼓声中,小沙弥揭开天目盏。茶烟袅袅升起,恍惚凝成老禅师挤眉弄眼的笑脸。盏底沉着片陈年普洱,在雪水里缓缓舒展,像极了某个春日里,女子腰间断裂的银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