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默海千帆度真言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1834字
- 2025-03-08 00:09:40
山寺的晨钟穿透松林,雾霭中走来一位年轻僧人。他站在禅房前迟疑许久,终是叩响了那扇斑驳木门。青灯下,老禅师正将茶饼碾作雪末,石臼研磨声与钟磬余韵在晨光中交织。
“师父,弟子近来观照人间百态,发现世人年岁愈长,言语愈寡。“年轻僧人跪坐蒲团,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上冰裂纹,“昨日下山化缘,见两个白首老者对坐整日,不过说了三句'天凉了'。“
老禅师将沸水注入建盏,茶筅搅动间浮起青碧云纹:“且看这茶汤,初沸时翻涌如万马奔腾,待七分火候却只余细浪连绵。“
“可弟子总觉这般沉默透着悲凉。那些敷衍的'吃了么''天气好',不就像枯叶覆在深潭之上?“
“随我来。“老禅师忽然起身,竹杖点在青石阶上的声音惊起数只寒鸦。师徒二人行至后山断崖,但见东海波涛正推着千百艘帆船驶向晨雾。
“三十年前,老衲在此处见过最壮观的船队。“禅师指向天际线,“每艘船都高悬彩旗,船工们此起彼伏地吆喝着'东去有宝山''南下多明珠'。可你看如今这些船——“
年轻僧人凝目望去,晨雾中隐约可见的船队竟都卸了旗帜,连帆索收束的声响都轻似落羽。唯闻咸涩海风掠过桅杆,将某种无声的默契送往四面八方。
“师父是说,沉默才是真正的航道?“
禅师拾起崖边碎石,任其在浪涛中溅起转瞬即逝的水花:“二十岁的渔夫会向每朵浪花投掷石块,六十岁的老船公却知潮汐自有章法。你看那退潮后的滩涂——“碎石落处,果然露出被海水打磨千年的礁岩,纹路里嵌满历代沉船的残骸。
“可若人人沉默,真理岂不湮没?“年轻僧人不自觉攥紧腕间念珠,“就像当年玄奘大师若保持沉默,哪有大乘佛法东传?“
禅师长眉微动,忽然以杖击地。松枝上的积雪簌簌而落,露出底下青翠松针。“去数数这些松针。“老僧的声音混在雪落声中,“要数正在飘落的,还是已坠地的?“
年轻僧人怔住,一片雪花恰巧落进他微张的唇间。凉意顺着喉头滑下时,他忽然瞥见十步外的老梅树。虬曲枝干上,去岁的梅子早已化作春泥,此刻却有新蕾在雪中萌发。
“言语如雪,沉默似梅。“禅师将竹杖倚在梅树旁,“当年达摩面壁九年,真当他半句话未说?你看这梅树——“苍老树皮突然绽开一道新痕,琥珀色的树脂缓缓渗出,在寒气中凝成剔透的泪珠。
归途中经过竹林,老禅师忽然驻足。年轻僧人正要开口,却见师父竖起食指。风过竹海的沙沙声里,竟混着细微的“噼啪“声响。俯身细看,那些看似静默的竹节正在皴裂,嫩笋顶着碎石悄然破土。
“这...竹笋生长竟有声音?“
“不在你耳,而在你心。“禅师以杖尖轻点弟子心口,“三十年前我在此处种竹,每日浇水时都要念段《金刚经》。如今你看——“月光忽然穿透云层,照见满地竹影皆成梵文形状。
深夜禅房,年轻僧人奉茶时终于发问:“若沉默才是真言,佛陀为何要说八万四千法门?“
老禅师从经卷中抬首,烛光在皱纹间流淌成河:“你且看这烛芯。“只见焰心处不断迸出细微火星,却在触及灯罩前便已熄灭。“当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中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你说,那朵花究竟开在枝头,还是开在沉默里?“
年轻僧人手中的茶盏忽然倾斜,一滴茶水坠入火盆,蒸腾的雾气中竟显出虹彩。“弟子似乎懂了。就像茶圣陆羽走遍三十二州著《茶经》,真正要说的,却是煮茶时那三声'鱼目''涌泉''腾波'的沉默。“
“且看今夜星图。“禅师推开通往露台的槅扇,银河正垂落在远山之巅,“北斗七星开口说话时,人间正在经历秦汉更迭。而今它们沉默悬天,却为万千舟子指明归途。“
五更时分,山门外忽有求见者。衣衫褴褛的老妇捧着个陶罐,说是亡夫临终嘱托要交给住持。年轻僧人揭开罐封,里面唯有一把潮湿的泥土。
“这是他临终前握着的。“老妇拭泪道,“耕了六十年地,最后只说'该播种了'。“
禅师以指尖轻触陶土,忽然吩咐弟子取来山泉。清水注入的刹那,竟有数株青苗破土而出,嫩叶上还沾着三十年前的晨露。“你看,真正的言语从不在唇齿间。“老僧将陶罐供于佛前,“农人用六十载光阴说这句话,土地用三千年回应他。“
年轻僧人在晨课钟声里豁然抬头。殿前香炉青烟袅袅,竟在空中凝成“不可说“三字,又在南风掠过时化作莲瓣纷飞。昨夜积雪消融处,蚂蚁正衔着晶莹水珠列队而行,它们的沉默震耳欲聋。
“该去劈柴了。“老禅师将斧头递给弟子。斧刃破空的声响惊起群鸟,那些振翅声落进山涧,化作春水叮咚。年轻僧人忽然明白,师父三十年未换的袈裟上,每一道褶皱都是未说出口的禅机。
午斋时分,云游僧带来惊世消息:长安城新落成的通天浮屠,塔顶经匣中竟无半卷经文。禅师听罢微笑,将手中馒头掰作两半,芝麻粒落入粥碗的声音,恰与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时的落叶声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