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外向的码农
午餐时间,食堂里热闹非凡,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江晨曦、陆然和赵宇恒端着餐盘,寻找空位。
“这里,这里!”江晨曦眼尖地看到角落有张空桌,便率先走过去放下餐盘。
赵宇恒坐下后,迫不及待地分享道:“我刚刚和理科与工业大学的代表讨论了跨校参观团的细节。他们非常感兴趣,还主动提出可以让中学生参观他们的3D打印实验室和智能制造车间。”
江晨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太好了!这样的话,我们不仅有农业工艺大学的农场体验,还能让中学生亲身接触到工程与科技的前沿,参观团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样。”
陆然微笑着点头:“确实如此。让中学生看到各个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比单纯的讲座更有吸引力。”
赵宇恒继续说道:“而且他们还建议可以邀请几位工程系的大四学长,分享他们的实习经验和就业规划,让中学生更了解这个领域的职业前景。”
江晨曦露出赞赏的笑容:“赵宇恒,你做得很棒!”
赵宇恒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也多亏了你们之前提出的想法,让我有了方向。”
正聊得兴起,江晨曦的目光忽然扫到不远处的身影。她嘴角扬起一抹促狭的笑意:“喂,程亦!你这个放鸽子的家伙,终于舍得出现了?”
程亦正从食堂入口处走进来,手里拿着几份文件,显然是刚办完公事。他看到江晨曦后,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我可没放鸽子啊。”
陆然帮忙解释道:“他是外务委员,负责对外联络和赞助。刚才他不在,是陪同赞助交流营的企业代表巡查场地。”
程亦耸耸肩:“不然你以为你手上的矿泉水是怎么来的?”
江晨曦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矿泉水瓶,惊讶地问:“这也是你拉来的赞助?”
“当然!”程亦得意地扬了扬眉毛,“还有你们昨天用的海报、传单,甚至活动结束后的纪念品,全都是我一家一家跑出来的赞助。”
江晨曦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原来你干了这么多事。看来我还真是冤枉你了。”
程亦嘻嘻一笑,故作委屈地叹气:“我可是拼了命地拉赞助,结果还被人误会放鸽子,真是命苦啊。”
赵宇恒感叹道:“程亦,我一直以为计算机系的学生都是宅男,没想到你这么外向,真的和我印象中的码农不一样。”
程亦露出一抹调皮的笑容:“嘿,谁说码农就一定要内向?再说了,计算机系又不是只能敲代码,社交和谈判技巧同样重要。”
江晨曦笑着点头:“确实。要不是你外向健谈,估计这些赞助还真拉不来。”
程亦得意地说道:“那是当然!其实,我也不喜欢被关在实验室里整天对着电脑,所以才会加入升学辅导学会,多认识一些人,顺便练练口才。”
江晨曦好奇地问:“那你一开始为什么会想加入学会?”
程亦想了想,笑道:“说起来有点老套。高中的时候,我也参加过你们举办的升学讲座。那时候对大学生活很迷茫,是你们的学长给了我很多建议,所以我就想着,既然自己曾经受惠于学会,那现在就应该回来回馈,帮帮学弟学妹们。”
江晨曦没想到他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眼神柔和了几分:“原来你也是怀着这样的初心啊。”
陆然看着程亦,眼中闪过一丝欣赏:“难怪你对学会这么上心。”
程亦笑嘻嘻地说道:“当然啦。虽然我表面上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做起事来还是很认真的。”
赵宇恒调侃道:“那我以后可得重新审视你了,程亦学长。”
程亦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早就该这样了。”
几人哄笑起来,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江晨曦忽然说道:“既然大家都在,不如趁现在讨论一下跨校参观团的细节吧。”
程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好啊,正好我也有一些想法!”
5.2兴趣测试
午餐过后,成员们纷纷前往交流营的多功能会议室,等待“辅导技巧”讲座的开始。江晨曦和赵宇恒坐在前排,程亦和陆然则紧挨着坐在旁边。
讲台上,沈妍身穿浅蓝色衬衫,搭配黑色长裙,显得干练而又不失温柔。她微笑着调试幻灯片,并确认麦克风状态。
陆然低声对江晨曦解释道:“沈妍是我们崇文大学心理系的学生代表,这次分享的内容包括MBTI性格类型测试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领域,让他们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更加有针对性。”
江晨曦点点头,露出一丝好奇:“我之前只听过MBTI,什么‘INTJ’、‘ENFP’之类的,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又是什么?”
陆然微笑着回应:“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主要是根据人的兴趣倾向,将职业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通过测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适合从事哪一类职业。”
江晨曦眼中闪过一丝惊叹:“原来还有这么专业的分类,感觉很有趣。”
这时,沈妍走到讲台中央,声音温柔而坚定:“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MBTI性格类型测试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希望这些工具能帮助大家在升学辅导时更好地引导中学生。”
屏幕上切换出MBTI测试的介绍页面,沈妍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开始讲解:“MBTI测试将人们的性格分为十六种类型,主要通过四个维度来判断:外向(E)或内向(I)、感觉(S)或直觉(N)、思考(T)或情感(F)、判断(J)或感知(P)。”
江晨曦认真地听着,陆然也侧头观察她专注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
“举个例子,”沈妍微笑着说,“INTJ类型的人通常逻辑性强、善于规划,适合从事科研、工程、管理等职业。而ESFP类型的人则比较外向、喜欢互动,适合演艺、销售、教育等需要与人频繁接触的工作。”
现场响起一阵低声讨论,不少人对照着类型特征,开始猜测自己和朋友的性格类型。
程亦歪着头,悄声问陆然:“你觉得江晨曦是什么类型?”
陆然笑了笑:“ENTJ,典型的领导者性格,外向、果断、逻辑清晰,还很有野心和组织能力。”
程亦点点头:“的确很像她。”随后,他转头看向沈妍,心中暗想:那她会是什么类型呢?
沈妍继续讲解道:“MBTI测试适用于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和潜力,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则更加侧重于职业选择。”
幻灯片切换,显示出霍兰德六种职业类型的详细解释和对应职业。沈妍一一讲解,并用生动的例子加以说明。
“比如,研究型(I)的人喜欢思考、分析和探索,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数据分析等职业;而社会型(S)的人则善于沟通、喜欢帮助他人,适合教育、心理咨询、公共关系等职业。”
听到这里,江晨曦眼睛一亮,转头对赵宇恒说:“如果把这些测试融入到一对一辅导中,不仅能让中学生更了解自己,还能让他们意识到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不至于一味追捧网红、主播等短视频经济。”
赵宇恒兴奋地点头:“对啊!而且我们可以在跨校参观团里安排这些测试,既能吸引中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对心理学产生好奇,说不定还能提高崇文大学心理系的知名度。”
陆然听到他们的对话,表示赞同:“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而且沈妍他们也能通过支援学会活动,获得实习学分。”
沈妍讲完理论部分后,开始让大家进行自测。江晨曦拿着问卷,认真地勾选着选项,而陆然则时不时偷瞄她的反应,心中暗自窃喜:原来她专注的时候这么可爱。
填完问卷后,沈妍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结果和感想。江晨曦大方地站起来,分享自己是ENTJ类型,并笑道:“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天生的领导者’。”
全场哄笑,陆然低声对程亦说道:“我就知道。”
程亦也笑着附和:“还真是一点都不意外。”
此时,赵宇恒提出了他的想法:“既然MBTI和霍兰德测试这么有趣,不如我们在跨校参观团中加入这个环节,让中学生也体验一下?”
江晨曦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太好了!而且可以让心理系的学长学姐担任指导,既能增加互动,又能让中学生更深入了解大学生活。”
沈妍听后,欣喜地回应:“这确实是个好点子,我们也正愁缺少实习机会呢。”
然而,一旁的程亦却陷入了沉思,眉头微皱,表情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默默地环顾四周,看着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不由得叹了口气: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5.3交流营起源
随着跨校合作的讨论逐步深入,崇文大学的升学辅导学会与农业工艺大学和理科与工业大学的合作模式逐渐成型。紧接着,他们又陆续与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达成了跨校合作的共识。
师范大学主打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培养教师和教育咨询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陆然和江晨曦商量后,认为可以借助师范大学的资源,为中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学科辅导和职业测评,甚至还可以安排一些体验式的微型课堂。
而医科大学则因其附属医院和临床实习的资源,适合那些对医学、护理、药剂等专业感兴趣的中学生进行参观和体验。江晨曦兴奋地表示:“如果能让中学生亲身感受到医护工作的真实场景,一定会比单纯的演讲更有吸引力!”
除了以上四所大学,其他院校也陆续加入了跨校合作计划,包括工商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文学与艺术大学,以及各类职业技术大学。这些学校各具特色,使得合作计划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交流营逐渐接近尾声,参与的成员们纷纷三三两两地离开营地。夕阳斜照,金色的余晖洒在营地的小路上,映出长长的影子。
陆然收拾好资料后,走到正准备离开的江晨曦身旁,轻声问道:“今天这么早走吗?要不要一起吃个晚饭?”
江晨曦微微一愣,看了看时间,笑着点头:“好啊。正好也想听听你对这次交流营的想法。”
两人并肩走出营地,踏上通往校园附近餐厅的小路。一路上,江晨曦心情愉快地回忆着交流营中的点点滴滴。
他们选择了一家复古风的西餐厅,点了一份牛排和意大利面。餐厅里放着轻柔的爵士乐,氛围轻松愉悦。
坐下后,江晨曦率先开口:“这次交流营真的很有意思,特别是看到各大学学会分享的活动,感觉眼界都开阔了不少。”
陆然笑着点头:“我也觉得挺有收获的。跨校合作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还能让各大学的会员互相学习,拓展人际网络。”
江晨曦喝了一口果汁,眼神中带着好奇:“不过我一直很好奇,这个交流营到底是怎么开始的?”
陆然微微一笑,放下刀叉,缓缓说道:“其实,交流营的起源很简单。最初,各大学的升学辅导学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会员人数逐年减少,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姐们忙于实习和考证,根本没时间参与学会活动。再加上收集和整理升学资讯、更新各科系资料的工作量日渐庞大,单靠各校自己根本忙不过来。”
江晨曦点点头:“确实,整理这些资料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你们是怎么想到要跨校合作的?”
“其实也算是抱团取暖吧。”陆然笑了笑,“一开始是我们崇文大学和理科与工业大学的学长姐碰头,大家发现问题类似,就决定一起合作,整合资源、共享资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跨校合作还有一个好处——会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其他大学的学生交流,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能扩展自己的人际网络。说白了,就是给大家一个更广阔的交际圈。”
江晨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你们能吸引到那么多学校加入。这个平台确实很有吸引力。”
陆然微微一笑,望着江晨曦:“那么,作为新成员的你,对这次交流营有什么感想?”
江晨曦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敬佩:“说实话,我一开始只是好奇,没想到会这么有趣。特别是看到你在台上跳团康舞,还真是颠覆了我对你的印象。”
陆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个...其实我也没想到你会来。要早知道的话,我一定...”他顿了顿,差点说漏嘴,急忙转移话题:“咳...总之,团康舞确实挺好玩的。”
江晨曦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你这么严肃的人,也会喜欢这种活泼的活动。”
“其实,我是团康组的组员,主要负责编排团康舞、策划团康游戏和剧本杀游戏。”陆然解释道,“我平时看起来比较严肃,但在团康活动中也会放开一些。”
江晨曦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原来你是团康组的啊。那除了你们团康组,还有哪些小组?”
“我们还有外务组、课程组、技术组、书刊组和特务组。”陆然一一列举,“外务组负责拉赞助和外部合作,课程组负责设计讲座和活动内容,技术组则负责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书刊组则负责整理和出版资料,而特务组嘛...主要是负责各种临时支援,比如维持秩序、帮忙搬运物资之类的。”
江晨曦听得津津有味,笑着说:“原来交流营的幕后有这么多精细的分工。你们的组织能力还真是强大。”
陆然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其实...我今天约你出来,还有一件事想问问你。”
江晨曦抬起头,好奇地看着他:“什么事?”
陆然略显紧张地开口:“下届的交流营已经在筹备了,我希望你能加入我们委员会。你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很强,我觉得你一定可以帮我们把活动做得更好。”
江晨曦听后愣了一下,低头思考片刻后,露出一丝笑意:“我会考虑的。不过现在还不能给你答复。”
陆然松了口气,微笑道:“没关系,我会等你答复的。”
两人相视一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餐桌上,映出温暖的光影。
5.4现实考量
开学后的第一场学会会议上,升学辅导学会的活动室里座无虚席。经过交流营的洗礼,新旧会员们似乎都充满了干劲,连平时喜欢坐在角落的学长姐们都主动靠前,似乎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
江晨曦站在白板前,眉眼间带着掩不住的兴奋:“这次交流营收获满满,不仅与农业工艺大学和理科与工业大学达成合作,还与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达成了初步共识!”
赵宇恒接过话头,继续补充道:“除了这四所大学,其他院校如工商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文学与艺术大学,甚至是各类职业技术大学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底下传来一阵惊叹声,大家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与兴奋。
江晨曦微笑着看向大家,语气中充满自信:“所以,我们打算组织一次跨校校园参观团,带领中学生深入各大学校园,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科系和学术氛围,这样不仅能让中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专业,还能进一步加强我们与各大学的合作关系。”
“哇!好有创意!”一名学弟兴奋地拍手叫好。
“太棒了!我觉得这个活动肯定能吸引很多中学生参加!”另一名女生也连连点头。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高涨,大家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赵宇恒趁机说道:“现在,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参观团的行程安排、人员分工和宣传策略。有想法的尽管提出来!”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得火热之际,程亦缓缓举起手,语气中带着一丝冷静:“等等,先别急着兴奋。这个活动的确很有创意,但...你们考虑过实际操作上的难题吗?”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程亦身上。
江晨曦皱了皱眉,有些不解地问道:“你指的难题是什么?”
程亦坐直了身子,目光从江晨曦和赵宇恒身上扫过,缓缓开口:“首先,是经费问题。”
他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组织这么大型的参观团活动,从交通、餐饮、场地租借到宣传物料,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经费。我们学会的预算根本不够支付这些费用。”
此言一出,大家面面相觑。确实,经费问题一直是学会活动的难题之一。江晨曦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如何筹措资金。
程亦接着说道:“第二,是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
他摊开一张校园地图,指着上面几个不同的地理位置:“你们想要中学生在一天内参观所有大学,但这些大学地处不同城市,而且有些校园非常大,仅靠步行就要花不少时间。如果勉强在一天内完成,学生们的体力未必能支撑得住。”
有人小声嘀咕:“确实,如果要赶场似的参观,学生们可能连重点都记不住了。”
程亦点点头,继续分析:“如果想要参观得更深入、更详细,唯一的办法就是分成三到四天的活动,但这又会增加住宿和餐饮的开销,而且学生和家长未必会同意连续几天的校外活动。”
江晨曦的笑容渐渐收敛,意识到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程亦叹了口气,目光变得严肃起来:“第三,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参与人数的控制。”
他抬头环视全场:“跨校参观团势必会吸引大量中学生报名,但如果人数过于庞大,各大学的接待能力根本无法负荷,甚至会影响到在校生的正常学习。更糟糕的是,如果人多到失控,还可能会引发校园骚乱。”
众人听到这里,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之前的兴奋和期待逐渐被担忧和沉重取代。
程亦将手中的笔放下,语气冷静而坚定:“说白了,这个活动如果策划不周全,工作量将会比之前的升学讲座更加繁琐和庞大。一旦出现任何差错,我们不但吃力不讨好,还可能让学会的声誉受损。”
会议室内陷入一片沉默,所有人都低头沉思,似乎在消化程亦的话。
江晨曦抿了抿唇,目光中带着一丝不甘心:“...真的这么难吗?”
程亦看向她,神情中带着一丝关切:“我并不是要泼冷水,而是想让大家正视困难。想要做大型活动不是不行,但我们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宇恒也皱着眉头,喃喃道:“确实,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就贸然开展...确实风险太大。”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寂。先前的兴奋和激动已经消散,留下的只有沉重的现实压力。
(第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