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桩

砰--

小巷里,跟从倒飞而出,仆倒在地,口中咳出鲜血、苦水,两眼一白,趴在地上昏厥不醒。

顾黎一拳击飞了跟从。

“怎么回事?”

“妈的,找死!”

看着这一幕,魏义几人都是不由一怔,旋而惊怒,怒喝中,几位跟从踏步冲出,有人抽出铁棍,从小巷四周,向着顾黎扑至。

顾黎跨步跃出,如若麋鹿,又张指探爪,捏住一位跟从脸颊,一转一拧,卸了他颚骨,提着他头颅,猛地撞在墙上。砰然声中,跟从两眼翻白,顺着墙壁瘫软滑倒,不省人事。与此同时,顾黎又踏步拧身,右手如猿臂挥出,将又一位跟从砸得仆倒在地。转眼间,他从几人之间跨跃而过,几位跟从或瘫坐,或仆地,七歪八倒,随之瘫在了巷子里。

看向魏义,顾黎又一脚踏出。

少年一身布袍,如若熊立。

“什么!?”

魏义惊惧,不由倒退。

不等魏义做出反应,顾黎已然跨至,一拳轰在魏义腹部。魏义身子蜷缩,口中咳出鲜血、苦水,跪倒在地。他抬头看向顾黎,神情痛苦,又满脸不可置信,又被顾黎一手按住头颅,一记膝撞,撞在了面门之上。

鲜血混杂着碎牙飞出。

“呃--”

“你……”

魏义满脸血污,身子晃了晃,仰面倒在了地上。

巷子中,重又变得平静。

搜寻了魏义几人身上银钱,背上柴木,顾黎转身离去。

……

又一天清晨。

“就是这里了。”

顾黎出现在一间宅院前,确认地址。

宅院门上,挂着牌匾,刻着“段氏武馆”四字。

正是段氏武馆所在之地。

“小兄弟,有事吗?”

门前,一位青年看向顾黎,问道。

顾黎道:“我想习武。”

“哦?”看了看顾黎,青年笑道:“好呀,又一位有志少年!在名册上登记姓名、住址,将入门费交了即可。你运气不错,今天正是段师一个月一度的教习时间,正好可以让他亲自给你看看根骨、悟性,是否适合习武。”

“是。”

顾黎点了点头,交纳入门费,登记名册。

随后,青年带着顾黎进入宅院。

院子演练场中,有上百人排成队列,正在立桩训练。

“都精神点!”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连这些苦都受不了,你们又练什么武?”

一位大汉握着竹条,正在巡视、训导。

经过演练场,又通过一条廊道,青年领着顾黎,来到了一个相对又小了些的校场中。

校场里,只有十来人正在训练,看着像是精英弟子授课之地。

只见校场前方,又有一位老者背手踏立,看着众人训练。

老者面容清瘦,鬓发花白,一身白色短袍,身躯挺拔,眼神中,隐隐有精芒闪烁,如若鹰隼,平静中,又有着种无形威严、冷峻之气。

“段师,有人想拜师习武,正好是教习日,我带来给您看看。”

青年踏在校场中,向老者躬身道。

这位老者,正是段氏武馆馆主,段火舟。

“嗯。”段火舟点头看向顾黎。

“身段还不错,先走个桩看看。”

看了名册,又打量了几眼顾黎,段火舟道。

顾黎随之看去,校场东面,立着数十根木桩,有高有低,高得有两米多,低得只不到半米,间距不一,错落参差,如同一座木阵,暗含玄秘。

“好。”

顾黎踏上木桩。

校场中,众人也停了训练,看顾黎走桩。

段火舟坐在椅子上,有侍从奉了茶,端着茶杯,看向顾黎,道:“一炷香时间,自己把握时间,争取多走几趟,让我看看你的底子如何?”。

“又到了让人‘怀念’的走桩环节,想当初,我拜入段师门下之时,也经历了走桩考验,本以为不会太难,谁曾想,这感受……只能说,太酸爽,啧啧啧……”

有人低语道。

“谁不是如此呢,当时,我提着一口气,还想着表现表现,长个脸。谁曾想,越走越感到不对,强忍着走了两三遍,下桩之时,腿都软了,好一阵才缓过来。”

“呵呵,你们以为,这些桩是随便立的吗?此桩,名为野马八门阵,乃是依照军伍八门阵布置,又取骑乘、驯服野马之意,高低错落,起伏不定。不仅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对呼吸气息的控制,时间的分配,及身体协调、灵巧等种种各方面,同样至关重要,也是种考验……”

人群中,众人低语议论。

显然,这些木桩,对众人许多人而言,印象深刻。

木桩上,顾黎已开始踏步走桩。

“嗯?似乎有些意思……”

踏步间,顾黎眼中,渐渐闪现出彻悟、了然。

他踏行在木桩之间--

又似置身于疆场。

驯马提跃,巡行于军阵,左右突进。

不止如此。

他立于木桩之上,身躯屈展,又如虎踞山林,辗转踏步,似鹿灵巧,又如猿鸟……

“嗯?”

座椅中,段火舟正饮着茶,神情从不经意,变得惊诧,眉毛不由一挑,端着的茶杯也不知不觉顿在手中,眼神渐渐变得凝重,及肃然。

“咦,这还不到半炷香的时间,这位顾小兄弟,都已经走了几趟桩了?”

“第五遍?还是六遍……”

“怎么可能?”

……

四周众人,也很快感受到了异常,不由议论、愕然,不敢置信。

“王力,考较考较他。”

眼中微闪,段火舟道。

“是!”

人群中,一位青年应声出列,取了根长棍,看了看正踏步走桩的顾黎,旋而纵身一跃,也是踏在了木桩之上。

“顾兄弟,小心了!”

口中低喝,青年双手一振长棍,持棍挥扫,一棍向着顾黎脚底扫来。

见此情景,顾黎两脚先后一抬,又再跨出,踏在一侧木桩上,看了眼青年,眼中一闪。

“再来。”

青年踩着木桩,随之踏行,手中长棍如影随形,或戳或点,又或挥棍横扫,跟着顾黎步伐,随转随走,寸步不离。两人踏着木桩,腾挪辗转,变换位置,如同战阵应对。

“呼吸。”

“步法。”

“还有身体配合……”

“这是武学?”

与青年对峙、应变,顾黎眼中微闪,若有所思。

旋而--

他再次跨步踏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