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各路诸侯,不相为谋

“报~”

大帐中,各路诸侯正坐下商议进攻一事。

这时,一士兵闯入帐中,抱拳禀报道:“启禀各位大人,鲍冲将军未经请示主动攻打,汜水关守将华雄于一回合内斩杀鲍冲将军,并将头颅送往京师!”

尚未开战,就有人未经请示出击,简直是目无军纪!

“哼!目无军纪!”

坐在首位,身披甲胄,身长貌伟的袁绍拍案而起,行步有威,环顾左右道:“不知何人愿前去领兵攻城?”

面对袁绍之问,四周一片沉默,谁都没有开口。

在座哪位不是都有自己的打算,敌方华雄一回合内取鲍冲首级,谁又愿意去招惹如此悍将。

稍有不慎,可就折兵损将在此了!

还是再等其他几方先派人去耗战几次,等华雄疲乏时,再趁此攻之。

在座诸侯皆是不愿主动出战,袁绍见此,面色更加不满,厉声呵责道:“此等逆贼,竟敢斩杀我方将令!待我部将颜良文丑前来,必定将其诛杀!”

说的倒是好听,那你倒是叫啊,你不也心疼你的兵卒?就想让别人替你袁家填线?

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唇上留着一丛漆黑短须的曹操转头无声冷笑。

只笑这营帐内,除孟德与本初,皆是无胆之辈。

难怪当日董卓霸占洛阳,除了他和袁绍,一个敢刺董,一个敢骂董外,这些人全都视而不见。

诸侯当中,站于公孙瓒身后的刘备听闻前方有如此悍将挡路,只感觉自己应该请命,亲自带队去会会这个华雄,早日营救出皇帝,却是因麾下仅有百人而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可不是平地掠阵杀敌,而是要去攻坚,需要大量的人马和攻城梯一类的设备,不是一方诸侯的刘备,真的没资格发言,最起码得是曹操这种有一定兵马的那种。

“江东孙坚,愿往!”

同样有心杀贼,对这些心思狭隘的鼠辈极为厌烦的孙坚终究是坐不住,冷眼一扫在座诸位,起身抱拳只求出战。

广额阔面,容貌不凡气质决然,一身甲胄衬托英武的孙坚站了出来,不卑不亢,义凛凛道:“华雄虽勇,但孙坚定能斩其头!”

“好!”

见孙坚主动请缨,本还怒容的袁绍脸色一变,连忙应允。

随即对孙坚指派道:“文台,你乃是我袁氏部下,此事就交由你前去处理!”

“末将遵命!”

孙坚闻言应道,同时心中也是一暖。

果然袁术虽然是废物中的废物,可他的哥哥袁绍却是个雄心壮志之人。

不虚此行,只要能在此战打赢,就不枉此行啊!

而位于袁绍侧首的袁术却是眉头紧锁,脸色难看至极。

身为自己的手下,未经自己同意,竟然向袁绍请示,绕过了他的阶级,如此便让他心中极不爽快!

但也就如此而已,毕竟袁绍现在是盟主,袁术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去斥责。

稍时,孙坚领兵出征了。

众诸侯也随之聚在一起,又开始了无意义的议论,俗称吃吃喝喝。

.......

而在袁绍大营外,一路长途爬涉而来的谢伊也终于赶来。

看着眼前的营门,谢伊主动下马,牵着马匹往前。

“站住!”

守在营门前的士兵见谢伊一身简装,顿时厉声呵问道:“你是何人?”

身无兵甲,马匹还是未阉割的纯种,只束发,明显年纪才过十五,一看就不是诸侯所带。

“鄙人乃颍川人士,今响应曹大人檄文号召,特来与诸位一同讨伐董贼,烦请大人引路。”

谢伊不卑不亢抱拳答话,但神情自信,丝毫没有畏惧眼前士兵。

若是换作一般人,见到如此气势,心中早有惧色。

可谢伊自小从文习武,身体强健,精神足,曾经也早已见过何为战场,何为血溅五步,心智自然也够坚韧。面对这些守卫,自是不会露出惧色。

此言一出,守门士兵面色微变,上下打量一下谢伊。

见其举止有度,谈吐不凡,也不像是什么浑噩之流,这才放松神色。

但征召一事,又不归他这个守门的管,要是放进去了....

“这是何许人也?”

正当守门士兵考虑该如何打发时,一熟悉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转身望去,只见一名身披甲胄,身长体大,皮肤白净,相貌堂堂,仪态不凡的将领自后方帐中而来。

里面那些诸侯一直在推三阻四,做些无用之举,曹操也是觉得够了,想来到外透口气,没想到还能在此刻遇上有义士前来投靠。

“曹将军!”

守门士兵见是奋武将军曹操亲临,慌忙抱拳行礼,恭声道:“禀将军,此人自称是颍川人士,特前来此地共抗董贼。”

“哦?”

曹操听到此言,眼神在谢伊身上流转一眼。

虽年轻,但气势不弱,举止谈吐上能看出受过名师教导,可却不似世家子弟那般全是儒雅之气。

佩剑在身,说明此子习得君子六艺。

左手缺少无名指,袖袍凸起,似内有物,说明此子还懂一些秘法,又或是拥有奇物。

都说颍川奇才多,或许这位小郎是哪位大家的学生。

该说不愧是曹操,仅仅一面之缘就能分析出个大概。

“汝名何字?”

望着谢伊,曹操以礼相待抱拳。

万万没想到刚来大营,居然遇见未来的枭雄曹操,谢伊内心万马奔腾,甚至袖袍内的袖剑差点没按耐住就伸出来捅上去。

不过,不管怎么说,此时此刻的曹操还是汉室忠臣,这场讨董战也是他和袁绍开的头,更何况在这地方对他起冲突,实属下策中的废策。

已知对面是未来的奸雄曹操,但出于人家的礼贤下士,谢伊自然必须礼貌,对曹操行了平礼,恭敬道:“鄙人姓谢,名伊,字义涵,颍川人士,得知篡汉逆臣董卓荒淫无道,更是仗着义子吕布之威,挟天子意欲篡江山,特今下山为匡扶汉室,效犬马之劳,还望将军引荐,某定不负所望。”

说话间,谢伊面露恳切之色,目光灼灼,直视曹操。

嗯~

不错,此子定是名家所教,有一种潜卧之龙,可来指点一二的风采。

想来不只是兵士,亦是谋士。

眼下正欲用人,何不试他一二,看看能否收入麾下。

曹操内心赞赏点头,觉得谢伊果然有义士之风,又问:“如今诸侯合兵于此,袁盟主欲联合诸侯之力,欲取汜水关,义士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