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津河东区新仓库

徐东阳打开一个箱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军队制服,仔细数了数,一个箱子里整整齐齐叠放着十件。他接着又打开两个箱子,里面还是清一色的军装。他心里琢磨,这军装往后也不敢穿,拿多了也没什么用,于是随手拿了十件。看着仓库里密密麻麻几千个箱子,徐东阳心想,总不会全是军装吧。怀着这份好奇,他快步走到仓库另一头,打开一个箱子,眼睛一下子亮了,里面装的竟是军鞋。这可真是好东西,进山穿再合适不过了。他一口气拿了五百双,拿完后,还特意把空箱子塞到最底下。

走到 1号仓库边缘,他打了个洞。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眯着眼,仔细观察外面仓库的方位,心里默默估算从地下前往下一个仓库需要多长时间。那些守卫,他根本没放在眼里。他又不打算出仓库,这仓库几千平米,要是守卫进来检查,等他们开锁进门再走到自己这儿,自己早就躲得没影了。

十分钟后,徐东阳顺利进入了第二个仓库。这里依旧是存放生活物资的地方,只不过这次是棉被和毛毯。一开始,他想着每样拿十条就够了,可抬头看看那密密麻麻的几千个箱子,又默默地打开箱子,每样拿了一百条。徐东阳心想自己不过分吧,虽然数量看起来挺多,但是看看仓库里的箱子,自己拿的这些简直是九牛一毛。二十万条棉被和十九万九千九百条,能有多大区别?自己拿的一百条根本不值一提,都能算正常损耗了。

三号仓库的情况和二号仓库如出一辙,还是棉被和毛毯。徐东阳打开箱子,心里有点无奈,都不太想拿了,可又觉得不拿怪可惜的,撇了撇嘴,还是默默各拿了一百条。

到了四号仓库,总算有了不一样的东西。这里存放的是毛巾、牙刷、牙膏、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不过和前面三个仓库相比,每种数量明显少一些,前面三个仓库都是一整个仓库只存放一种物品。徐东阳猜测,可能普通士兵没有这些,只有当官的才有,算是当官的一种福利。他每种默默拿了一箱,一箱里有二十四条毛巾、四百块肥皂、六百支牙刷、三百八十支牙膏。看着毛巾数量有点少,他又拿了四箱,好歹凑个一百二十条。

五号到七号仓库里,摆放的不是箱子,而是一袋袋的大米、面粉和玉米。徐东阳心想,下次来天津估计都解放了,没什么可顾虑的。他往静止空间装了三百袋大米、二百袋面粉,占了二十个平方。又往元空间装了八百袋大米(差不多有二吨重)、八百袋面粉和二十吨玉米(打算拿去喂野猪、野兔)。在这能容纳几千吨大米的大仓库里,他拿的这点东西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根本不起眼。

八号仓库里存放的是炸药、雷管等危险物品,徐东阳对这些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既不想去当兵打仗,也不想开山挖矿,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就离开了。

九号仓库的箱子里,装的是各种武器,手枪、步枪、冲锋枪,还有子弹、手榴弹。徐东阳象征性地从十个箱子里拿了些武器和子弹,箱子没拿,毕竟少一个箱子在架子上太显眼了。

逛到这会儿,徐东阳心心念念的汽车和偏三轮还没见着影子,可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眼瞅着再过四五个小时天就亮了,天亮了他可没胆子在这继续开箱拿物资了。

十号仓库是修筑防御工事的材料,钢材、木材、水泥。徐东阳瞧了瞧,钢材拿了又不敢用,建国后这军事物资的来源又说不清楚,弄不好还会惹来大麻烦。木材的话,老家山上多得是,而且这些也不是什么珍贵木料,都是些常见品种。至于水泥,他想到以后自家四合院可能需要翻修改造,还有那一进四合院也得修缮,便象征性地拿了五百包,意思一下。

十一号仓库放着火炮——榴弹炮、迫击炮,徐东阳手一挥说下一个,可刚走到门口,又转念一想,以后要是去XJ,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呢,就又回去拿了两个榴弹炮、两个迫击炮。可一看,没说明书,他挠挠头,这拿回去不会用可咋整,总不能还去找人教吧。

十二号仓库,这里同样摆放着一个个箱子,箱子里装的是食用油和罐头食品。他看了看两边的箱子,一边是食用油,一边是罐头食品,便打开箱子,往空间里装了二十箱食用油和二十箱罐头食品。

下一个,也就是十三号仓库,终于出现了徐东阳心心念念的东西——汽车和偏三轮。只见仓库里停放着一辆小汽车、十辆运兵车、五十辆偏三轮,还有一大堆二百升的汽油桶。虽然仓库看着有些空旷,车没多少,但能在这里看到一辆汽车,徐东阳已经高兴坏了。估计是抄家后暂时存放在这里,还没来得及被运出去使用。于是,他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这份“大礼”,将一辆小汽车、十辆偏三轮、十辆自行车以及五十个汽油桶收入空间。

收完这些东西后,看了看时间,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虽说还有二十几个仓库没看,说不定后面还有更惊喜的物资,但徐东阳来天津就是为了交通工具,目的已经达到,便见好就收,想着早点回护库河边,去天津站坐火车回四九城。

徐东阳开始原路返回,一边走,一边从空间里拿出之前收进去的泥土,将通道彻底堵死。至于仓库里原本的水泥地面现在变成了泥巴地,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反正再过几个小时,这里肯定会乱成一团,生活物资少点可能看不出来,但汽车和偏三轮少了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从河边到十三号仓库花了四个多小时,可回去只用了大半个小时。堵完通道回到河边,才凌晨三点。虽然一晚上没睡,但徐东阳兴奋得一点睡意都没有。本来以为要沿着海河东路走到天津站,可时间还早,趁着天没亮,他又潜下水游到河对面,从地下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