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金凤凰

如今的林宏涛正值壮年,四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到了县官员,妥妥的年少有为。

“陈勤,你今天来百货公司是?”

林芷兰有些好奇。

陈勤随口解释道,“远山要结婚想置办点东西,所以今天就带着一块儿过来了。”

然后又看了看林宏涛,打起了招呼,“林叔。”

林宏涛点了点头,他对陈勤之前就十分的满意,最近又听自己的女儿说陈勤最近搞了个批发站。

作为如今县里的领导班子,林宏涛自然能明白这些政策后面的意思是什么。

所以他很喜欢这个聪明人,更别说他还救了自己的女儿,而且作为一名父亲,自然能明白女儿的心思。

林宏涛饶有兴致的看着陈勤,“不用这么拘谨,听芷兰说,你最近搞了个批发站?”

陈勤没有否认,“是啊,这不是想着之前打猎正好认识了点猎人朋友,最近又正好出台了政策,所以想着响应一下国家的号召也顺便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我很看好你。”林宏涛没有多说,拍了拍陈勤的肩膀。

表情完全就是一副看好后辈的样子。

作为县里的领导班子,他当然知道国家出台的个体户政策代表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经济有了起色,国人也不需要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为了吃的绞尽脑汁,第一步生存问题解决了,自然就需要让国家富起来。

所以政策也就应运而生了。

而且近些年来供销社还有一些国企都被人诟病。

毕竟效率低下,而且常常有看不起人的情况出现。

要不然也不会把‘禁止辱骂客人’的标语挂在墙上了。

尤其是一些效率低下的工厂国企长年累月的需要国家补贴输血。

可以说这次的政策是一个试探同时也是想要搞经济的决心。

所以像陈勤这种敢于率先迈开腿吃螃蟹的都是眼光敏锐的聪明人。

“什么时候有空过来吃个便饭,之前你就一直推脱家里远不方便,现在既然已经搬到县里了,你可不要推辞了。”

陈勤自然也不会推辞,毕竟以后自己未来有一段时间不在,没准还得麻烦人家。

“只要林叔您到时候别嫌我吃得多就成。”

林宏涛哪能听不出陈勤的打趣,这时候才转头看到一直在旁边等着的百货公司经理。

“这是?”

不过作为县官员的他自然不认识这么一号人,但不代表经理不认识林宏涛啊。

经理原本听着陈勤跟林宏涛的谈笑风生还要便饭邀请的时候后背就已经沁出了冷汗。

要是关系普通能邀请到家里去吃便饭?

这明显是把人当自己后辈来看了啊。

而且他也不是傻子,旁边人家闺女眼神可做不得假,这估计十有八九是当女婿来看了。

当初林宏涛刚刚到任的时候可是有在会议上发表过讲话,作为县里的百货公司负责人,他自然也是有资格被邀请过去的,只是没资格上台讲话。

但他可十分清楚林宏涛的分量。

人家一句话,自己就得从这位置上滚下来。

悄悄用袖口擦了擦额角,再次庆幸刚才没有做出得罪陈勤的事情,然后赔笑道,

“林书记,我是这百货公司负责人,上次您开会的时候我在台下,这次陈先生来是买东西,因为是贵客加上有点小误会,所以出来解释了一下。”

林宏涛又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雏儿,事实相反,他也是个人精。

一点小误会可当不得这百货公司负责人亲自出来接待,而且还提到了贵客。

陈勤先前可没有自己的关系,这意味着陈勤没准自己的力量就已经足以让这负责人刮目相看,要不然也不会出来赔罪,甚至态度还放的这么低。

不过人家不愿意多说,他自然也不会揭穿,而且陈勤越有本事,那自己女儿以后的日子不是越好?

所以于情于理,林宏涛都没有刨根问底的打算,但他作为长辈,自然也有给后辈增加点助力的打算。

“我记得你,那会儿在会议上我记得你精气神好,而且作为一名领导能亲自到一线进行接待,这责任心也没的说,其他国企的负责人要是都像你这样,这改开的进展想必也会顺利不少。”

经理一听,哪能听不出林宏涛是话里有话。

这是打算给他在自己上头面前美言几句啊。

作为从基层爬上来的人,他十分清楚你做的事情再多再好,可能还及不上大人物帮忙说一两句话来的有分量。

人情世故,在现实里面就是这么的重要且讽刺。

“谢谢林书记的夸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有领导以身作则。”

经理连忙感谢,同时在心底暗自下定了决心。

那就是陈勤这根大腿可得抱好,没准自己的升职契机就在这里了。

林宏涛也没有在意这个明显到极点的马屁,转头笑呵呵对陈勤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找个时间让芷兰带你一起过来吃个便饭,顺便叫上你爸妈还有你妹妹,这小丫头看到他我就想起芷兰小时候。”

说完便带着林芷兰朝着百货公司走去,显然这次来是打算购置点东西。

原本经理还想跟上去,不过被林宏涛拒绝了。

毕竟买东西的时候身边跟个人点头哈腰的,不像话。

但这并不妨碍经理目送两父女离开,甚至腰都弯到了近乎九十度。

直到两父女完全失去了踪影,这才直了起来。

这也不奇怪,毕竟如果林宏涛真的肯帮他说话,那在外人看来,也意味着他是林宏涛那一边的人了。

还别觉得委屈,很多时候可能你想要站队某个大人物的时候都找不到门路。

这时候经理亦步亦趋的来到陈勤跟前,这会儿他正跟周远山捣鼓那崭新的摩托车呢。

他凑到跟前小声说道,“陈先生,刚才听说您开了个小批发站?”

陈勤深深的看了经理一眼,“经理您这是?”

经理笑呵呵回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咱们仓库里面挤压了点雪花膏还有一些别的货品,你也知道,咱们百货公司平日里客人也不多,这时间久了卖不出去最后也都是得送回去。”

陈勤脚步一顿,哪里不知道这是打的什么算盘。

“这合适吗?”

经理连忙说道,“这也是响应政策,搞经济。”

他想的很明白,陈勤虽然不是自己一开始所猜想的侨商外资。

但也绝不是之前那几个年轻人口中的盲流泥腿子。

这就是一只要踩着政策东风即将起飞的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