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找上门

一机床这边,技术部和生产部都对邵承东的技改方案给予了高度重视。

他们本来就是生产机床的,很清楚邵承东的技改,对如今机床行业的促进。

为了协助邵承东的样品配件生产,安排了三个八级工,每个八级工都带了几个徒弟来帮邵承东生产。

一个车工八级工,一个铣工八级工,一个磨工八级工。

再加上他们都带了几个徒弟,这个小组就有了十几个人的规模。

第一天,邵承东先跟她们开了一个漫长的会议,每一个样品的生产,都规划出详细的加工方案。

因为材料难得,要节约成本,每一个加工方案都是几方共同研究。

他们先技术论证,然后完善方案,对每个样品想要达到什么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认知。

虽然耗费了一天的时间,但这是必须的。

他们现在没有犯错的条件,纠错能力必须一开始就要做到最严格。

而且通过邵承东的启发,他们的生产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说实话,确定生产规范,才是邵承东的真正老本行。

要不是他怕自己被怀疑,恨不得现在就把后世的各种方案拿出来。

但现在,他只能通过给自己生产样品,将严格的生产程序给确定下来,一点点潜移默化。

晚上回到家里,邵承东在菜园里搭西红柿架子,脑子里却都是每一种配件的加工程序。

六月底了,天气开始进入最热的阶段,今天天太热,就准备吃凉面。

丈母娘回来,带来了苏联领导人下月底访华的消息。

下个月开始,京城各方面就要准备迎接,每家单位都布置了任务。

可是这件事影响虽然大,跟邵承东的关系却不大。

即使去清扫大街,也不会让他去。

但他们刚准备吃饭的时候,家里来了访客。

来的是外交部与苏联筹备团的几个外交官,其中一个是邵济民的老朋友阿廖沙。

他们小组没有住宾馆,而是住在对门的招待所,听说邵济民家在这里,特意带上礼物过来拜访。

他们带了伏特加,巧克力,糖果,还有一件皮大衣,一件毛绒大衣做礼物。

皮衣是男式,符合邵济民的身形,毛绒大衣是女式,符合李霞的身形。

虽然对方诚意很足,可邵承东心里只有嫌弃。

他很清楚,这次赫玉米访华,导致了两国关系恶化,随后与苏联方面的关系,不再是光荣,而是黑历史。

邵承东也庆幸,幸亏自己爸爸不在。

而且他在京城期间,自己爸爸最好不要回来。

他们的礼物邵承东不想收,可是对方坚持要送,并且认为邵承东不该拒绝。

经过外交部的证明,邵承东也只能收下,顺便邀请他们留下做客。

他们原本只做了三个人的凉面,现在当然不够吃。

两个外交官,四个苏联人,邵承东考虑了一会儿,就准备按照标准做四菜一汤。

一个豇豆烧茄子,一个青椒炒鸡蛋,一个蒜薹炒腊肉,一个白糖拌西红柿,再来一个青菜蘑菇汤。

丈母娘陪客人说话,守真烧火,邵承东炒菜,花了半个小时,做好了四菜一汤,份量十足。

虽然是简单的四菜一汤,但是待客绝不丢人,就连外交部的两个工作人员对邵承东这么快就做出了丰盛的一顿很诧异。

而口味更是让他们满意,几个苏联人吃的连连夸奖。

几个苏联人问了很多问题,邵承东虽然懂一些俄语,大部分都没有听清楚。

也因为他俄语不太好,所以几个苏联人即便是想说什么,也无可奈何。

不过走的时候,阿廖沙还特意赠送了邵承东一支钢笔。

这种私人馈赠,在这个时代也要登记下来,私下接受礼物,就是犯罪。

他们走了以后,邵承东还忍不住奇怪,不明白为什么苏联人这个时候来他家拜访,还带来了这么贵重的礼物。

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把苏联人送了回去,就又返回了邵家。

“小邵,我们现在代表组织向你问话,你的回答一定要慎重,因为这会记入档案。”

邵承东肃容回道:“我以党员的党性保证,绝不撒谎,也为自己的话负责。”

对方温和笑道:“你们一家是可靠的,这一点不用质疑。只是你父亲的研究已经暴露出去,所以我们需要查清楚,是从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

邵承东越发严肃了,也明白了今天阿廖沙为什么特意拜访。

只是邵济民在研究所工作,又不参加什么会议,他们就是想偶遇也没有机会。

没有办法,他们就只能来家里。

可他们想要在家里“偶遇”邵济民,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邵承东问道:“这件事泄露,会不会影响到我爸爸的人身安全?”

“没有那么严重,这只能代表苏联人也很重视无刷电机技术。不过关于你爸爸的安保,未来肯定会加强。”

对方详细询问了邵承东有没有跟其他人谈起过他爸爸的研究,跟哪些人提起过。

邵承东在京城的交际圈很有限,他的朋友不多,而他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爸爸的研究。

就连丈母娘跟守真,也只是知道邵济民在研究新产品,不清楚具体研究什么。

他只跟不多的几个人聊过无刷电机,不过都是单位的同事。

而单位的同事,几乎都知道他爸爸的研究。

对外是秘密,可研究所几乎每个科室都有人参与进这个项目,也就算不上秘密。

所以关于泄密这件事,主要调查方向,应该是他们研究所跟配套厂家。

邵承东这里本来就不是主要调查方向,跟邵承东这边问话之后,他们就告辞离开。

经过这一次,以后他爸爸回家的次数,恐怕都受限制了。

邵承东不意外他爸爸的研究会暴露,如今是两国合作的蜜月期,他们想要知道什么,国内很多人都不会设防。

何况无刷电机项目许多很多厂家的支持,想要技术突破,离不开苏联人的支持,说不定还是中方有些技术人员,主动询问而暴露。

外交部的人离开后,邵承东看着苏联人送来的礼物,问道:“蒋阿姨,这些礼物该怎么处理?”

蒋斯诚笑道:“在外交部人员见证下收的礼物,他们没有带走,很显然就是有了决定,你尽管放心收下。”

邵承东拿了一块夹心巧克力,剥开了糖纸,塞进了守真的小嘴。“喜欢吗?我刚才看见你看到巧克力,眼睛就发光了。”

守真不好意思了,翻了个白眼。“人家哪有,你胡说。”

守真还是小姑娘,对巧克力的兴趣远大于大衣。

但实际上,两件大衣才是贵重礼物。

皮大衣邵承东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但比商场里面几百块一件的大衣都要奢华。

这件毛绒大衣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柔软却又轻盈,一件大衣的重量,不超过三斤。

说不定,这件大衣就是贵比黄金的藏羚羊大衣。

蒋斯诚看到小两口逗乐,也忍不住露出了姨母笑。“衣服都收起来,等你爸妈回来再决定要不要上缴,这些巧克力,糖果,你们吃了就好。”

邵承东让守真处理。“我不吃这些东西,全部交给你处理了。”

苏守真笑道:“我知道娜娜最喜欢吃巧克力,我拿一点去跟她换茶叶,她爸爸那里有不少好茶。”

邵承东连连点头。“多换点,现在想买点好茶,都没有地方买。”

如今的好茶叶几乎全部出口换取外汇,留给国内的份额很少。

以京城为例,虽然有茶叶卖,但大部分都是品质一般的茉莉花茶,这也是如今产量最大的茶。

买茶叶不仅要茶叶票,只能买茉莉花茶,也就是高碎。

想买点其他好茶叶,就是可遇不可求。

邵承东春夏喜欢喝绿茶,不限种类,不管是龙井,毛尖,碧螺春,铁观音都行。

秋冬喜欢喝岩茶,也就是大红袍,相反对于普洱这种发酵茶,他并不喜欢。

晚上,邵承东在空间见到了爸妈,跟他们提起了阿廖沙的事情。

邵济民却毫不意外,笑说:“这件事你不用担心,我早就有了准备。我也写了报告汇报上去,上面应该很快就会有指示。”

邵承东问道:“今年年底之前能造出无刷电机吗?”

邵济民脸上的笑淡了下来。“我会尽力的!”

李霞跟邵承东说道:“儿子,无刷电机影响太大,但并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工业加工能力。

说实话,我觉得你从材料,设计,工艺,改进加工能力,如今更重要。

你的样品,什么时候能造出来,什么时候能装机试验?”

邵承东考虑了一番说道:“样品应该需要半个月,装机试验,最快也要到月底了。”

“我还要十天左右回去,到时候,我带人去观摩,你可不要掉链子。”

“肯定不会。”

这点信心邵承东还是有的,他不是重新设计新机床,只是在如今的机床上面,进行传动与加工方面的改进而已。

无非是精密度与加工速度,提升的幅度大小而已。

即便以现如今的条件,他也有信心把精度和速度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