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咽口水声音太大

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所以他并不担心有什么东西坏了。

可惜的是没有种植功能,也没有农场系统。

周平收回思绪,把周家的粮食整理出来放在边上,这些都是能用的。

看来他得找个地方做做饭了,不然以后吃饭也是麻烦。

空间里点不着火,不然在这做也是可以的。

周家的两口小铁锅都让他拿来了,不利用上很可惜。

之前搬家的时候,他把钱都整理出来了,现在不缺钱花,就是全国的票没有,地方票早让他换成东西跟吃的了。

等他从空间里出来,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了。

空间跟外面温差太大,冷不丁的出来打了个寒颤。

周平紧了紧衣服,赶紧跑去国营饭店。

都出来了,不下顿馆子对不起自己啊!

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有钱没用,必须得花出去。

“来个红烧肉!两个四两大米饭!”周平财大气粗,直接把最后的全国粮票肉票都花了。

今天供应的红烧肉,基本上没什么人点。

周平可不想那个,钱就是花的,下个月就有三十二块钱的收入了。

还是这边爽,在城里也是一样干活,就没有这么多的工资。

一大碗的红烧肉端出来,整个国营饭店的人都盯着他看。

周平坐在空桌旁,两大碗的米饭端起来一碗直接开吃。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肉味真香。

比野猪肉也好吃,野猪肉又骚又腥,实在是没肉吃了,才能吃野猪肉。

到店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看到周平桌上的红烧肉,都不敢去拼桌。

是红烧肉会咬人吗?

不是。

是怕自己的咽口水声音太大,丢人。

“我们坐这吧。”杨杰端着菜,看到就周平这桌一个人,便坐下来了。

徐敏端着米饭,问道:“同志,我们能坐这边吗?”

“你问他干什么?这里是国营饭店又不是他家,怎么就不能坐了。”杨杰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直接拉开旁边的凳子,示意她坐下。

徐敏眉头微蹙,却没有多说什么,依旧看向周平。

周平抬起头看到这两个晦气东西,也不说话,低头继续吃饭。

“你看看,我说了你多余问他。”杨杰目光不善的盯着周平,然后让徐敏坐下。

没办法,徐敏就当他同意了。

同时也觉得杨杰怎么能蠢成这个样子?

她现在有些后悔跟杨杰交朋友,好说话不代表人行。

周平吃完一大碗米饭,将剩下的一碗饭直接扣进盆里,筷子一搅和,连汤带肉看着就香。

这一口下去,香迷糊了!

旁边的两人看着都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这也太奢侈了!

他们两个面前的白菜炖豆腐,就显得有些寡淡了。

其实这年头豆腐可是好东西了,奈何放在红烧肉面前,真是不够看。

周平吃饭快,三两下就扒拉个干净,手抹了下嘴,放下筷子起身走人。

路过供销社喝了瓶一毛五的汽水,今天是真没白活啊!

“你干啥去了这半天才来。”王大勇站在寒风里等了半小时了,看到他才来,有些无语。

周平吃饱了也不觉得冷,问道:“你吃了吗?我刚才去吃了点东西,一会儿要走三小时呢。”

“吃完了,刚才给我老妹买了鸡蛋糕,我尝了三个,垫个底。”王大勇一边说,一边催促他赶紧走。

“你尝了三个,你老妹还有的吃吗?”周平转头看向他,这人啥也没给自己买?真是个妹控啊。

王大勇哈哈一笑,“买了挺多呢,够她吃了!”

周平实在是看不过去,从空间里拿出来一个老式面包,然后再从包里拿出来。

“垫垫吧,你那底太深了。”

看到这面包,王大勇心里挺酸涩的,长这么大,除了家里人周平是第一个对他好的。

“兄弟,你就是我一辈子的兄弟!啥也别说了!”王大勇眼泪吧擦的接过来,一口咬了一半下去。

真香!

周平叹了口气,这要是看到自己吃一大碗红烧肉……

两人走了一个多小时,身后就来了一辆大卡车。

王大勇看到立马挥手,往这边去的只有他们靠山农场,如果有地方,他们还能搭个顺风车呢。

“哎哎哎!同志,你们去哪啊?”他看到车停下,赶紧跑去驾驶室的门问道。

“我们去靠山农场,你们去哪啊?”车上的男同志没熄火,所以说话得喊着来。

“正好顺路!”王大勇立马开始套近乎,让人拉他们一段。

司机比较好说话,得知他们是靠山农场的职工,就让他们上车了。

车后面是苫布搭的棚子,打开后车斗,周平愣了一下。

里面坐了不少人,身上带着行李,一看就知道是新来的。

好家伙,这马上过年了,又来人?

上了车,车上的人赶紧问周平他们农场的情况,他们已经被转手送到好几个地方了。

这往外一看几乎没有村落,他们都有点绝望了。

“我们那地方老好了!”王大勇直接就化身导游,跟他们讲农场的事情。

他的话完全是美化了农场,一个规模没有其他农场附属的村子大呢。

不过这些人听的认真,还放松了许多。

周平没有搭话,反正马上到了,他们自然会了解的。

住在菜窖里,就能明白什么叫艰苦了。

到了地方,周平就看到于胜利黑着脸来了,这才没多久,又送来一车人。

司机下车立马就拉着于胜利往旁边走,小声嘀咕几句。

而于胜利的脸色慢慢变得凝重起来,随后点了点头。

交代好,司机扔下人还有粮食就走了。

于胜利安排人去接待这些新来的职工,接收这些人还需要一些手续跟档案,这种事很正规的。

周平看了一眼就回屋了,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刚生火。

猫冬的日子在北大荒并不好过,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那么轻松。

都说东北下乡好,冬天不用干活。

不干活苞米粒自己从棒子上脱粒吗?

人家大的农场才有机器,他们这种刚建立的,还有乡下农村,那都是手工扒出来的。

还有柴火,春夏秋都有农活,就冬天拉柴,不然烧大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