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徐元直 崔州平
- 三国:从徐州开始再造季汉
- 爱潜水的小明
- 2108字
- 2025-04-23 22:00:12
刘备等人不曾想想到诸葛亮会如此直接的询问,没有留下闲聊的余地。
而张恒也没有想到他会没有问有关自己的事。
“难道是对我抱有敌意?”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刘备起身离开席位,朝着诸葛亮躬身作礼,言语间极为坦诚:
“备此番前来,乃是想要请先生出山,助备匡扶汉室!”
张恒、糜竺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诸葛亮身上。
尤其是糜竺。
他觉得刘备都已经如此礼贤下士。
想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难以拒绝吧?
更何况刘备还是当今的皇叔,总会给皇叔面子吧?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后,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起身扶起了躬身的刘备,说道:
“皇叔不必如此,亮当今尚未有此打算。如今亮只想在这山野之中苟全性命,无意闻达于各方,怕是要让皇叔失望了。”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这番言论,让他颇为惊讶。
在来此之前,张恒便告诉过他,诸葛孔明心系天下苍生,只要主公诚心相求,定然能让其出山。
所以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开始,便是时时注意言行举止。
让自己的表现远超平常。
可谁知竟然得到这样的回答。
在刘备的印象,这还是张恒首次判断失误。
“孔明先生可是有什么难处,若有,孔明先生尽可说来,备定然为先生解决。”刘备依旧是不死心,继续问道。
诸葛亮闻言,用一瞬间的余光瞥了一眼张恒。
只这一瞬,除却张恒以外的其他人都不曾觉察。
张恒捕捉到这一抹视线后,顿时感到有些奇怪。
“莫非诸葛亮不愿意出仕,是因为我的缘故?可是我先前的行为有得罪过他?”
张恒心中暗自思忖道。
“不可能啊,我先前与其交流甚少,怎么可能会有得罪?而且诸葛亮为人宽宏大度,又岂会因为小事而迁怒于我?”
张恒越想越不明白。
忽地,有一个想法在张恒脑海里闪现:
“莫非是因为我辅助主公的缘故导致名声大震,然后让诸葛亮觉得若是来了刘备阵营,便是无用武之地?”
张恒觉得他这个想法是有可能的。
可这毕竟是他的猜测,所以也没有说出。
只是静静地看着刘备与诸葛亮。
“还请皇叔莫要强求,亮实在无心于仕途。”诸葛亮再叹。
刘备见诸葛亮如此,也是接受了这个结局。
此事最终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
这一次,终是未能请诸葛亮出山。
于是几人也就不在此处作过多的停留。
诸葛亮将他们送出之后,对着刘备说道:
“皇叔看得起亮,那是亮的荣幸。只是当今亮实在是无心仕途,还请皇叔见谅。”
“无妨。”刘备淡笑,“此事只能说备与先生无缘,怪不得先生。若是先生日后肯入仕途,还请先生可与备一说,备随时恭候。”
“自然。”诸葛亮也是淡淡地应下。
随后,刘备几人便上了马车。
目送着远去的马车,诸葛亮轻轻地叹了叹气。
随后便回到了他的书房。
掀开了遮住舆图的幕布,对着挂在墙上的舆图微微出神。
像是失去了什么一样。
尤为伤感。
.
马车内。
刘备一路上都是微微叹气,对着张恒说道:
“先生,你说可是因为备某些地方做到不够好,才让孔明不愿意归附?”
一旁的糜竺闻言,亦是点了点头。
就连陆逊这等狂傲的人,也是被孔明这番作为震惊到了。
几人就这么盯着张恒。
想听听张恒的看法。
张恒见状,笑了笑道:
“主公,我猜并非是主公举止不好,而是孔明心中觉得自己在主公这里或许不得重用的缘故。”
听闻此言的众人先是一时疑惑,低头沉思,而后恍然大悟。
纷纷看向了张恒。
“如此说来,孔明不愿意归附,乃是因为先生的缘故。”
糜竺一语道破天机。
张恒作为刘备的谋士,为刘备出谋划策,其名声已然天下皆知。
或许是诸葛亮觉得在刘备这里无法发挥其才华,其才华会被张恒掩盖的缘故。
这才不愿意。
张恒听闻糜竺此言,只是低头苦笑。
他也不曾想到诸葛亮会因为这件事不愿出仕。
“先生可有解决之法?”刘备稍有急切地问道。
看得出来,他也确实想要得到孔明这号人物。
张恒稍作思索:
“主公可在下次前去时,承诺会授予其重要职位。以此来显示对此的重视。如此,孔明或可会答应。”
“如此还不简单?先生,我等可即刻返回,而后备立刻作此承诺。”刘备说道。
刘备正想叫停马车,却被糜竺叫住了:
“主公不可。孔明先生已然下了逐客令,若是我等此时再度前去,便是显得无礼。主公此时前去不是以礼相待,而是以利相待,孔明若是知晓,断然不会再答应主公出仕的要求,只得徐徐图之。”
一旁的张恒见糜竺如此言语,嘴角上扬。
“糜竺看问题倒是真切。”他心想。
刘备闻言,意识到是自己太过鲁莽了,便只是点点头,同意了这个看法。
待此间事了之后,张恒一行人便准备离去了隆中,寻一处地方以用作暂时的安顿。
而就在离孔明草堂二十里的地方,张恒透过车内帘子的缝隙见到了气质儒雅、白衣飘飘的两人。
有说有笑地往孔明草堂的方向走去。
“此二人莫非便是崔州平和徐元直?”
张恒心中暗自猜测道。
可就在他想要掀开帘子,往二人的方向一瞧时,却二人的身影早已隐没在竹林之中。
张恒只得叹息作罢。
而在竹林下的徐元直似乎有所感应一般,望向了那辆远去的马车,若有所思。
“元直,可是对那辆马车之人感兴趣?”
手握一把折扇,风度翩翩的崔州平打趣着说道。
“不。只是觉得有些奇怪....”
徐庶指着地上车轮碾过的痕迹说道。
“你看着地上车轮碾过的痕迹,看这方向应是从孔明家中驶出,莫非此人是来寻孔明?”
徐庶有些疑惑的看着崔州平。
崔州平将折扇敲打着手心,细细看着那些痕迹:
“还真是。不过此人是谁我等却是无从知晓,不若赶紧前去孔明家中,问上一问,也好下完昨日没有下完的棋。”
“好。”
徐庶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