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63.撤离德累斯顿

1699年6月15日,瑞典的先头部队出现在德累斯顿东北方的高地上,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监视着这座城市的动静,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德累斯顿的市民们立刻陷入恐慌,开始的时候,富裕的人乘着瑞典军队还没有开始围城,将所有能带走的家当装上马车,逃往西方那些还没被战争波及的区域,然而,他们一出城就遭到波兰人抢劫,漫长的队伍,夹杂着女人与孩子的哭泣声,回到城内。

逃难者的无功而返使市民里的聪明人意识到,这座城市与外界的联络正被入侵者逐渐切断,他们不惜变卖珠宝和华贵的衣裳,换来钱买光面包店和食品店里能买的东西,随即引起了抢购的浪潮,短短两天内,粮食的价格就已经暴涨,从囤积货物的店主那里购买新鲜的食品,就需要用同样重量的塔勒付款了。

到第三天时,站在易北河东岸的多面堡上,甚至能看到迫击炮和重炮正被萨克森俘虏拖拽着,拉上瑞典军队所在的高地。最多几个小时,德累斯顿就会遭到炮击。

恰好此时,奥古斯特与他的大臣们,加上大队的士兵,从西门离开这座城市。

“选侯殿下也逃跑啦!天哪,我们除了向神祈祷,还有什么办法呢?”

“还不如向瑞典人投降,交点赎城费花钱保平安就可以啦!反正我宁愿把钱交给瑞典人,也不愿意花给那群利用战争发财的奸商!”

面对德累斯顿的市民的种种悲观的议论,市政官员们一律驳斥为谣言。

“战胜土耳其人的骑士,勇猛的奥古斯特殿下怎么回逃跑呢?他正在带着我们战无不胜的近卫军,与莱比锡来的援军汇合,准备同瑞典人决一死战呢!我们就安心的待在城里,等待着好消息就可以。”

可惜的是,德累斯顿的市民们并不买账。

“是吗?你们每次都吹嘘萨克森军队杀死数千上万瑞典人,可萨克森军队非但没有能打到斯德哥尔摩,反而被打到德累斯顿来!”

“也不能怪我们的奥古斯特殿下和舒伦堡元帅,也许瑞典人都是老鼠,一窝能生几十个,杀死十个又来一百个,怎么打得过他们呢?”

市民们纷纷哄笑道,令市政官气急败坏,命令卫兵捉拿讽刺选侯的叛徒,却发现叛徒已经遁入人群中不见了。

但这次奥古斯特还真的没有欺骗德累斯顿的市民,他真的与莱比锡的援军汇合,在德累斯顿南方空旷的平原上集结起来。

.......

萨克森人的所有动向,都被波兰人担任的侦察兵报告到瑞典军队的参谋部中。

“包岑、格尔利茨,这些卢蒂尼亚的城市都被我们轻而易举的占领,现如今,德累斯顿居然也被奥古斯特放弃,留给我们.....”

在高地上,卡尔望向被易北河一分为二的德累斯顿。

这座城市早已拆除中世纪的城墙,建上意大利式的棱堡,尽管如此,德累斯顿并不是座专用于防御的要塞,在萨克森军队撤走的情况下,面对瑞典的重炮与专业的工兵部队,恐怕撑不了多长时间。

“继续追击奥古斯特。只要歼灭萨克森主力部队,这座孤立无援的城市自然会向我们投降。先攻击这座城市,反而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卡尔下令道。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城市外围都修上棱堡,可具有防御的能力,不代表城市就一定会抵抗到底。毕竟真的通过强攻拿下城池,最后都会烧杀抢劫。

因此,各个城市的议会,往往会在抵抗无望的时候,识相的主动投降,以免遭遇兵灾。

卡尔只留下少数部队监视德累斯顿,其余的瑞典军队在南方渡河,朝着奥古斯特所在的方向进发。

易北河的上游虽然水流湍急,却并不开阔,瑞典的先锋部队准备通过修建浮桥,到达对岸,在浮桥几乎建好时,萨克森骑兵突然出现易北河西岸,杀死了一些瑞典人。

随后,霍恩少将率领穿过桥梁,与萨克森骑兵混战在一起。其余瑞典军队也过河发动攻击,迫使敌军逃跑。

“我隶属于舒伦堡元帅自己的胸甲骑兵团,”萨克森俘虏说道,“只有我们团发动了进攻,选侯的主要军队,还在往南方行军。”

得到这个消息的瑞典人抓紧时间,向南方强行军。

大概奥古斯特也没有想到,卡尔会直接放弃围攻德累斯顿冲他而来,当大队骑兵冲向萨克森军队的后卫时,他们慌乱的形成方阵,应对瑞典和波兰骑兵的进攻。

“射击!射击!”

萨克森士兵的齐射瞬间驱散了瑞典人和波兰人,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小规模冲突后。他们惊讶的发现,瑞典主力部队也已经赶到他们面前。

“只要我们没有丧失勇气,这场战役就胜券在握。”

在作战前,卡尔只是简短的勉励瑞典的将军们。

根据估计,奥古斯特麾下的老兵大约只有五六千人,基本是舒伦堡元帅在前几次战役中保下的,大约一半是精锐的萨克森骑兵。

剩余优秀的萨克森部队,都留在波兰,被卢博米尔斯基围困在托伦要塞。

奥古斯特本想利用这些部队在波兰拖住瑞典人,没想到卡尔直接不讲武德,穿过西里西亚袭击萨克森,这下子也是搬石砸脚。

新征召的萨克森军队则都是些雇佣兵,来自爱尔兰、瓦隆和瑞士等地,他们的战术技能当然也不差,但由于军饷较少,士气十分可疑。卡尔相信,在战败时,他们会选择逃跑,而不是死战到底。

至于临时从庄园中强征而来的萨克森新兵,其质量和士气就不用说了。

奥古斯特很聪明的让这些部队穿上了同样的制服,在瑞典军队这边看来,萨克森军队各个部分并没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哪里才是最薄弱的部分。

卡尔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

“在所有战线上,发起猛攻!”

瑞典军队这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分为两道战线,协调一致的向前进军。

望见瑞典军队压来,萨克森阵地上的炮兵首先开火。大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使萨克森的新兵们露出恐慌的神情,他们握紧枪杆,手心满是汗水,每每听见炮响,就不自禁的颤抖着闭上眼睛。

而在另一边,即使萨克森的炮弹落入队列当中,瑞典士兵仍然面不改色,继续紧盯着面前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