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我管理
幻觉、妄想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的体验,还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症状的自我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一、如何管理幻听?
(一)识别幻听
采用录音、询问他人、定位声音三种方法来识别和验证幻听。
1.录音
准备好录音机和笔记本,当听见声音时打开录音机录音,并在笔记本上记录听见的声音内容,幻听结束后回放录音并查看记录,辨别录音与记录是否一致。

2.询问他人
寻找信任的亲人或医务人员,在幻听出现时询问选定的声音辨识者是否听见同样的声音,通过现实检验,帮助识别幻听。
3.定位声音
通过变换自己的地理位置,检验听见的声音有没有变化。
(二)改变对幻听的认知
在能够识别听到的声音是幻听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健康宣教方法了解幻听相关知识,接纳幻听的存在。

(三)学习幻听应对技巧
1.分散注意力
通过唱歌、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给朋友打电话等方式,分散对幻听的关注。
2.制作应对卡
应对卡的内容包括幻听带来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方式(表1-1)。

表1-1 应对卡

3.填写幻听症状记录单
记录幻听出现的时间、具体内容,分析自己的想法和应对策略,积累有效应对经验(表1-2)。
表1-2 幻听症状记录单

二、如何管理妄想?
(一)了解妄想信念的发展
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了解妄想信念的发展。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注意有些事与众不同?
2.注意到什么事?
3.持续多长时间?
4.周围有人吗?
5.问过周围的人对于你注意的事的看法吗?

6.向别人求助过吗?
以从0 到100 的数字来确认自己对于以上这些信念的确信程度:“0”代表完全不相信,“100”代表坚信不疑、不会因任何解释而改变。

(二)找出反对当前信念的证据
通过回忆近期妄想的起源、经过、生活事件,分析为什么会有如此坚定想法,然后试着找出支持和反对这种想法的依据,学着区分现实和非现实的思想。
(三)可替代的解释
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自我提问:不合理的信念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如果不去这样思考问题,生活将变成怎样?

(四)现实检验
当对自己信念有疑问时,进行“行为试验”来收集证据。例如,觉得有人开车跟踪自己时,可以通过收集车牌等相关信息来验证。

(五)自我交谈
学习用“自我交谈”方式来合理谈论妄想或声音。例如,当感到焦虑时便听到“魔鬼的声音”,此时可以告诉自己:“他们不会伤害我,如果我试着放松下来,会变得很好”。

三、患精神分裂症如何恢复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症经过系统治疗、病情稳定后,为了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尽早回归社会,需要进行精神康复训练。
(一)日常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
根据病情不同,采取不同训练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衣着行为;对于社会功能良好的患者,更多是给予督促与引导。

(二)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
1.药物自我管理
(1)了解药物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性,自觉接受药物治疗和药物自我管理的训练。
(2)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3)学习药物自我管理方式。例如,每次用药前查对药物名称、剂量,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家人或者医生,并遵医嘱规范用药。

2.学习求助的技能
在需要时能及时寻求帮助,并能有效地描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症状,及时向家人或者医生求助。
3.学习文化知识和一般技能
了解时事新闻、卫生常识等,以提高常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回归社会前,可以学习相关技能,如清洗衣物、采购物品、烹饪技术等。
(三)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
专业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行为训练内容,如简单的作业训练、工艺制作活动及职业性劳动训练。

(四)社交行为的技能训练
通过社交行为技能训练,提升自身与他人社交能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包括学会交友、谈话中主动找话题、邀约朋友聚会、与家人和睦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