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花园的晨露还未散去时,咖啡馆的门铃突然急促地响了三下。我和林浅同时抬头,看见李婶正站在门口,她的机械手臂上缠绕着一圈闪烁的数据流。
“收到一组奇怪的信号。“她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波动,“来自边界星区的一个新生文明。“
我们跟着她走进咖啡馆。全息投影仪正在播放一段模糊的影像:一群碳基生命体围着一座水晶纪念碑,碑面上刻着熟悉的纹路——那是母亲Ω试剂的分子结构图。
“这不可能。“林浅的量子态身体突然变得不稳定,“这个文明才刚进入铁器时代,怎么会知道...“
影像突然切换,显示出那些原始生命正在举行某种仪式。他们用石器雕刻着小型的克莱因瓶模型,嘴里吟诵的音节竟然与暗物质文明的古老咒语有七分相似。
李婶调出星图,标记出信号来源。“更奇怪的是,“她的机械手指划过坐标,“这个区域理论上应该还处于宇宙尘埃凝聚阶段。“
我们决定亲自前往调查。穿越虚数通道时,林浅一直紧握着我的手。她的量子态指尖传来细微的颤动,像是某种预警。
当跃迁结束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都愣住了。
这颗行星上的文明确实处于石器时代,但他们建造的城市布局却呈现出精确的黄金分割比例。那些茅草屋顶的弧度,道路的弯曲程度,甚至孩童玩耍时画在沙地上的图案,都暗含着高阶拓扑数学的原理。
最令人不安的是城市中央的那座水晶碑。它通体透明,内部封存着一滴Ω试剂——那独特的蓝色光泽我再熟悉不过。碑座周围跪拜着的原始人类,每个人额头上都画着林浅的量子签名符号。
“有人在这里播下了文明的种子。“李婶扫描着水晶碑,“而且是不久前。“
我们伪装成旅行者走进城市。集市上,商贩们用贝壳交易,却遵循着完美的二进制系统。一位老者正在沙地上教授孩童绘制复杂的分形图案,那手法与硅基生命如出一辙。
傍晚时分,我们目睹了最震撼的一幕。全体居民聚集在广场上,他们手中的石器突然发出蓝光,在空中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那是母亲最后一次在实验室工作的画面,她正在将一滴Ω试剂注入克莱因瓶。
“光之母的教诲。“身旁的老祭司虔诚地低语,“她告诉我们,当星辰排列成神圣几何时,选择时刻就会来临。“
回到咖啡馆后,我们彻夜分析数据。李婶发现这个文明的基因序列中嵌入了某种量子标记,与母亲实验室的样本完全吻合。更惊人的是,他们使用的语言里混杂着十二万年前暗物质文明的词汇。
“这不是自然演化。“林浅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有人刻意重塑了这个文明的发展轨迹。“
第二天清晨,我们发现咖啡馆的门把手上挂着一串槐花。花瓣上凝结的露珠里,悬浮着母亲实验室的微观影像。当阳光照射时,露珠中浮现出一行字:
“每个选择都有回响,每个回响都是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