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腰腿痛
腰腿痛亦可称为腰痛或腰背痛,临床表现以腰痛为主,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较长,鉴别诊断复杂,治疗较困难。
一、常见病因
腰痛的病因复杂多样(表1-8-1)。
表1-8-1 腰痛常见病因及相关疾病

二、常见病因的识别
1.脊椎骨折
有明显的外伤史,且多由高空坠下,足或臀部先着地所致,骨折部有压痛和叩痛,脊椎可能有后突或侧突畸形,并有活动障碍。
2.腰椎间盘突出症
青壮年多见,常有搬重物或扭伤史,可突发或缓慢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弯腰、咳嗽、打喷嚏时加重,卧床休息缓解。可有下肢麻木、冷感和间歇性跛行。
3.结核性脊椎炎
是感染性脊椎炎中最常见的疾病,腰椎最易受累,其次为胸椎。背痛常为结核性脊椎炎的首发症状。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夜间明显,活动后加剧,伴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下降等。
4.腰肌劳损
慢性腰部疼痛,劳累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呈反复发作。无下肢神经受累表现。
5.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咳嗽、打喷嚏不加重,弯腰可缓解症状。腰部过伸试验阳性。
6.腰椎肿瘤
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腰腿痛,平卧不能缓解。累及不同的椎体有不同的体征。
7.盆腔疾病
腰骶部疼痛,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直肠、阴道检查可有阳性体征发现。
8.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后壁慢性穿孔时直接累及脊柱周围组织,引起腰背肌肉痉挛出现疼痛,可出现下胸上腰椎区域疼痛。急性胰腺炎常有左侧腰背部放射痛,1/4的胰腺癌可出现腰背痛,取前倾坐位时疼痛缓解,仰卧位时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常伴有下腰痛。
9.泌尿系统疾病
肾炎、肾盂肾炎、泌尿道结石等多种疾病可引起腰背痛。肾炎呈深部胀痛,位于腰肋三角区,并有轻微叩痛;肾盂肾炎腰痛较明显,叩痛较明显;肾结石多为绞痛,叩痛剧烈。
三、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性别和年龄、诱因、部位、特点、发作性质、持续时间、加重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等。
(二)体格检查要点
1.专科检查
(1)步态、体位。
(2)脊柱:生理曲度、活动度。
(3)压痛点:棘突间或棘旁、骶棘肌处、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髂嵴后部、腰椎横突部有无压痛。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抬高不足70°,并伴有下肢后侧的放射痛。
(5)屈颈试验阳性,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肩型”。
(6)4字试验阳性,提示有骶髂关节或髋关节疾病。
(7)膝腱反射: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L2~L4神经受侵犯。
(8)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因S1~S2神经发生病变或受侵犯。
(9)跖反射:L1~L2神经受累时反射均可消失或减弱。
(10)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伤。
2.全身检查
体温、心、肺、腹部、关节、类风湿结节、皮疹等。
3.必要的辅助检查
有条件者可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等检查,若病情需要可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行红细胞沉降率、风湿免疫相关抗体、腰椎CT或MRI、肌电图等检查。
(三)诊断提示
1.腰痛伴发热
伴长期低热者见于脊柱结核和类风湿关节炎;伴高热者见于化脓性脊柱炎和椎旁脓肿等。
2.腰痛伴尿频、尿急及排尿不尽
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腰背剧痛伴血尿,见于肾或输尿管结石。
3.腰痛伴嗳气、反酸和上腹胀痛
见于消化性溃疡或胰腺病变。
4.下腰痛伴月经异常、痛经、白带过多
见于宫颈炎、盆腔炎、卵巢及附件炎症或肿瘤。
5.腰痛伴脊柱畸形
外伤后畸形多因脊柱骨折、错位所致;自幼畸形多为先天性脊柱疾病所致;缓慢起病者见于脊柱结核和强直性脊柱炎。
6.腰痛伴活动受限
见于脊柱外伤、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软组织急性扭挫伤。
四、治疗原则
1.对任何原因引起的腰痛,最根本的治疗是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 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牵引、针灸、推拿及激光、红外线治疗等;保持适度活动。
(2)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3.健康宣教 避免久坐、长时间弯腰工作、弯腰提重物;勿做急蹲、急弯腰、急转身等动作;进行腰腹部肌肉力量训练及牵伸训练等。
五、转诊原则
1.急性腰痛病情严重者。
2.慢性腰痛病因未明者。
3.病因明确的患者,但经相应治疗后无效或预后不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