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交易压价
- 大明:从洪武当上吴王开始
- 小于答题不写解
- 2042字
- 2025-04-10 22:04:36
查干家老大看着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弟弟额吉,挥手让他坐下。
“坐下,等坎颂醒了再说。”
坎颂只说了一句就晕倒了,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他不想让弟弟鲁莽行事。
额吉哪里坐的住,走到自己大哥面前,挥舞着手臂。
“大哥,咱们还等什么?!那木家背信弃义在前,杀人占地在后,咱们还要等死嘛?”
“我看干脆趁着那木不备,带人冲进那木家的大寨,给兄弟们报仇。”
那木额吉一挥拳头,打定主意要跟那木土司一决高下。
“额吉,眼下阿爸不在,跟那木土司开战这么大的事,要从长计议。”
老大拍拍自己的额头。
“你现在去通知各个寨子做好准备,将兄弟们集结起来,但是不许轻举妄动,等我的命令。”
“我现在给阿爸写信,看阿爸怎么说?”
额吉一听就急了:“阿爸要是还让我们忍让怎么办?
写字的手顿了顿,自己大哥的声音传进查干额吉的耳朵。
“阿爸他老人家要是还让我们忍让,咱们就一不做二不休......”
查干家上下都在等坎颂苏醒,坎颂这一睡就是两天。
......
“咯吱咯吱......”
车轮碾过官道,那木土司的粮食运抵昆明,一行人开始寻找收粮食的粮铺。
“王爷,木邦司那边来了粮队,按您的吩咐,已经放进昆明城了。”
“另外锦衣卫的兄弟也传回来消息,那木家的现银也被带过来了。”
收到消息蒋瓛第一时间来见朱允熥。
朱允熥看着一脸喜色的蒋瓛,抬手让他起来坐下。
“看来黄先生那边很顺利,昆明这边做好准备了没有?”
蒋瓛小半个屁股坐在凳子上,点点头开始回话。
“王爷放心,臣按您的吩咐,暗中接管了昆明城中的大小粮铺,无论那木家卖给谁,都是卖给王爷。”
“另外,臣要跟王爷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朱允熥饶有兴致的看着蒋瓛,等待他的下文。
“昆明城南最大的孙家粮铺,掌柜孙富贵,知道王爷要尽量多收土司的粮食之后。”
“把自家粮铺的旧米差米全都换成了当季的精米,当成普通米卖,借此帮王爷压价呢。”
“其余粮铺的老板一看,都换上了精米,眼下百姓都在抢购呢。”
蒋瓛微微低头说着,朱允熥却皱起了眉头。
“有意思,对兄弟们说这些配合咱们的粮铺,要说话客气点,你让人统计好各家粮铺的损失,登记在册,孤将来有用。”
皱眉倒不是他不喜欢这些粮铺老板心思活络,收更多粮食就能更好的激发查干那木两家的矛盾,他很高兴。
但是他们这种自发的热情,自己必须作出相应的补偿或者回应。
不然会透支自己的威信和信用。
当年汉武帝征伐匈奴,各类民众游侠景从,但是汉武帝刘彻没有给予这些自发热情的民众一个好的回应。
导致后来国家财政困难,汉武帝向民间号召捐款,只有一个叫卜式的洛阳商人回应,整了汉武帝一个灰头土脸,不得不推出好几种税来强行筹措银两。
这就是信用破产的结果。
“对了,你刚刚说那木家的现银也被带了过来,孤猜测他们应该是打算卖完直接把银子交给孤。”
“派人看紧他们,不能让孤的一两银子流出昆明城。”
蒋瓛站起身,单膝跪地,低头抱拳拱手。
“谨遵王爷令旨!”
“嗯,你去吧,记得给黄先生传信,在本王的军队出现在孟养司木邦司土地上之前,让他稳住两家局势,不能让他们提前展开决战。”
“是!”
......
“让一让让一让!”
那木阿虎手拿着刀鞘顶着眼前方,从百姓人群中挤进孙家粮铺。
“你们铺子收粮食吗?你们掌柜在吗?”
开口第一句,就把早有准备的孙富贵吸引住了。
他抬头一看那木阿虎身上标志性的外夷服装,笑出来满脸褶子。
知道这就应该是吴王旨意上说的宣慰司的人来卖粮的,暗叹自家王爷料事如神。
凑到那木阿虎跟前,谄媚的把人领进屋。
路上拍拍自家伙计的肩膀,让他去通知屋里的锦衣卫,让他们尽快通知朱允熥。
“呦!几位爷,里边请,不知各位要卖多少粮食?可有带粮食的样品,好让小的给您定定价钱。”
“小店收粮食,而且来者不拒,您看,小店的生意多好,小的就怕粮食不够呢。”
“要是价钱合适,您有多少我要多少。”
说着孙富贵特地拉着那木阿虎让他看见米铺上的精米,还有围着精米抢购的百姓,热情的给那木阿虎介绍。
那木阿虎看着这么多百姓在店里,对孙富贵的话信了几分,于是开门见山的准备问价格。
“掌柜的,你这收米多少银子一石?”
“卖给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一石米能折一两银子的东西,你这能不能跟布政使司一个价?”
那木阿虎看着百姓买的精米,心里有点发虚,大明百姓都能买精米,说明大明的米价可能不高。
只能用布政使司折色和以物易物的标准问孙富贵,希望卖个好价钱。
孙富贵不置可否,笑着抓了一把精米给那木阿虎看。
“这位爷,小的刚才不是说了吗?要看您的粮食什么样才能定价格,总不能糙米精米一个价不是?”
那木阿虎从后面手下的手里拿过一个小麻袋,递给了孙富贵。
“哟,这成色...啧、这个头、湿气,...啧啧啧。”
孙富贵打开抓出一把大米,两只手放在那木阿虎面前,一只手上是那木家的米粮,一只手上是孙家粮铺的精米。
高下立判,孙富贵面露难色,观察着那木阿虎就开始出价。
“您看,不是小的不给您面子,您这成色大小都比不上小店的卖的米粮。”
“实不相瞒,今年王爷免了大家的秋税,这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孙富贵眼里,像今年秋天吴王收的这种标标准准的田税,跟往年相比,就跟免了差不多。
“像这种精米才能卖出一两银子一石的价,您这粮食,小的不敢恭维。”
孙富贵边说边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