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班师(上)

蒋瓛沐春黄冰在孟养司通力合作,大军三面合围绞杀查干土司和那木土司,无差别压缩战场之后,共收拢两家降兵五千余。

自此,孟养司木邦司守望相助的两家最大的土司势力土崩瓦解,查干家的兄弟俩和那木土司齐齐被俘。

其余不肯投降伺机逃窜的人,都被大明骑兵追杀殆尽。

蒋瓛送出报捷信息,收到朱允熥的传信的时候,时间来到了洪武二十五年闰十二月。

“云南前线...降兵之中,除普通战士外,头人,巫师一律格杀...孟养司木邦司暂时由云南前后左右四卫军管...云南中卫不日班师,任命黄冰为两司留守。”

蒋瓛沐春黄冰商量之下,将五千降兵一分为四,由留守的四卫兵马分别看管。

经过鉴别,找出头人和巫师不到百人,远低于实际情况。

这些头人巫师是土司维护各个寨子安定的关键人物,战时他们带着各个寨子的男丁来打仗,负责他们的动员工作。

因此他们在打仗时都有人保护,就算普通士兵死完,只要这些人损失不大,土司势力就能接着蛊惑民心,这也是朱允熥为什么要第一时间灭掉他们。

奈何这些降兵很多都是受过多年巫祝洗脑的人,不愿意或者不敢指认自己的头人或认识的巫师。

就是接管这里的过程中,一些大寨里的巫师头人还对大明军队嗤之以鼻,等着自己土司老爷的军队回来赶走汉人呢。

一时间朱允熥交代的任务推进不下去,让众人犯了难。

“王爷的意思是留下普通士兵,敲掉土司控制士兵的爪牙,眼下班师在即,时不我待,大家都有什么好办法?”

“最好能今天就把那些头人巫师找出来。”

蒋瓛沐春黄冰一起在中军大帐,蒋瓛询问两人,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是不计后果,蒋瓛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集合起来让人一个一个说,不肯说的直接处理掉。

这样过一遍筛子,总能把头人巫师全筛出来,只是会死不少普通士兵。

蒋瓛不知道朱允熥要留着土司家的这些普通士兵干什么,但是为了不打乱朱允熥的谋划,就没有直接下令暴力甄别。

“大帅,咱们不是俘虏了那木土司和查干土司家的兄弟俩,让他们出来指认如何?”

沐春想到了好办法,既然这些头人对土司很重要,想必大部分三人都见过。

黄冰这时候上前一步,轻轻摇摇头。

“这个法子不行,那木土司倒是愿意配合,查干家的兄弟俩到现在还是一言不发,大有跟我们对抗到达的架势。”

那木土司被打掉了心气,现在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图活命,奈何他平常跋扈,底下的很多头人都是那木阿虎代为联络的。

那木阿虎已经死了,所以那木土司他配合没有什么用,揪不出来几个头人。

查干家的兄弟俩,本来对大明任命那木土司为三司宣慰使就心存不满,再加上大明军队趁虚而入俘虏了他俩。

两人是十分的不忿,梗着脖子被关在军帐里,问什么都不说。

蒋瓛握拳轻轻砸了一下桌案,暗道查干家的兄弟俩不识抬举。

“要不是王爷没说怎么处理他们,非得让他们尝尝我的手段。”

查干家兄弟俩和那木土司一样,都是这次战役的重要人物,是死是活都要有朱允熥的定夺,蒋瓛不是蓝玉,他不会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一套。

“大帅,此事说简单也简单,殿下既已任命黄某留守,就由黄某先行看管这些降兵。”

“然后黄某慢慢想办法揪出来王爷要除掉的人。”

四卫两万兵马分散看管五千无甲的降兵,没有一点压力。

“大帅可以先行带着云南中卫人马班师,查干家的兄弟和那木也由大帅带走,到时候如何定夺,听王爷吩咐即可。”

“毕竟王爷已经传信班师,咱们不能拖着不回。”

听完黄冰的建议,三人各自对视一眼,认为这样最妥帖。

降兵已经被控制,头人巫师早晚都能杀,先班师回云南要紧。

“黄长史所言不错,擂鼓,聚将......”

蒋瓛启程班师,到云南的日期也被送到朱允熥手上。

云南中卫近六千人,背对着日头,一路向北。

......

此时距离云南千里之遥的南京城里,正下着雪,天空布满阴云,菜市口的行人步履匆匆,目不斜视。

要不是不走这条路到下一个街区要多走两刻钟,他们一定会绕着走。

蓝玉身死近一个月,天天有人被拉到这里挨上一刀。

奉天殿内,百官低头站立,御阶上坐着朱元璋和朱允炆。

朱元璋面色不善,耷拉着眼皮看着底下的官员,谁也看不清他的眼神,朱允炆规规矩矩坐着,不发出一点声音。

“咱听说,你们现在上朝,都要先烧香拜佛的,是不是觉得咱灭了蓝玉逆党,是刻薄寡恩,翻脸无情了,你们害怕了?”

“害怕咱也容不下你们?是不是!?”

朱元璋两句话,在百官耳边炸响。

“臣等不敢...”

文武百官跪伏在地,战战兢兢不敢再出一言。

这些日子勋贵倒霉,文官也不好过,朱允熥的离开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

恰恰相反,朱允熥走后,朝廷所有的事都是朱元璋一言而决,老皇帝抓人一点证据不讲。

时不时就有人被带着走,理由仅仅是有人看见他们曾与凉国公有旧。

“岭南诗派”的创始人“南园五先生”孙蕡,远在辽东戍边,只因曾为大将军蓝玉作诗题在画上,被朱元璋八百里加急论死。

临刑,做诗长歌而逝。

皇太孙朱允炆规规矩矩的,只安静的当一个听政的木偶,不见他反驳一次朱元璋,开始官员们还指望他缓和一下皇帝的脾性。

这几个月过去,众人也知道了,朱允炆乖顺,事事听朱元璋的话。

有些人都有点想念敢跟老朱唱反调的朱允熥了。

朱允炆不开口,蓝玉一家女眷幼儿,就一直被朱元璋关在天牢,逐渐被人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