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关于发展动力

一、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1.创新

熊彼特 (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指在生产中运用改进的新方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广义的技术进步指生产活动中积累与增进各种形式的知识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狭义的技术进步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或生产工艺的变化。

3.适宜技术

适宜技术主要是指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具体情况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方法。一般有两层涵义:第一,介于发达国家高水平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水平技术之间的中等水平技术;第二,既能增加产出又能增加就业的“中性技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资源 (主要是指劳动力) 丰富、技术落后等特点,因此,盲目地引进、照搬发达国家劳动节约型的高水平技术是不现实的,应当根据本国资源的特有条件,有选择地引进和使用适宜于本国国情、既能增加生产又能增加就业的中性技术。

4.中性技术

中性技术是指不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比例或不改变生产要素相对收入的生产技术。经济学一般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两大类,把生产技术分为“要素偏向性”和“中性”两种。 “要素偏向性”技术又分为“节约资本”型技术和“节约劳动”型技术。介于节约资本和节约劳动之间的技术称为中性技术。

5.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发达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开展的农业生产技术改革活动,主要包括培育和推广高产粮食品种,增加化肥施用量,加强灌溉和管理,使用农药和农业机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