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天安门广场改造
天安门及广场改造的背景是: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北平为北京,同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当年10月1日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而改造的准备工作在此之前已经进行。1949年8月9日至14日,在第一届北平各界代表会议上,已经有传闻说开国大典将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建设人民首都的标语也已经出现,整修天安门城楼,清理天安门广场的计划顺利通过。
天安门城楼整修和广场大规模改造是从20世纪初开始,延续整个世纪,重点是在20世纪50年代。说从20世纪初开始,其实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作为现代城市建设,已经开始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改造。1913年拆除了“丁”字形广场两侧的千步廊,为缓解交通压力,陆续在天安门周边的皇城墙开了豁口,其中有天安门东侧的南池子豁口、西侧的南长街豁口;拆除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两侧的红墙,为长安街的贯通奠定了基础。
说20世纪50年代是重点,是因为1949年开国大典期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天安门广场改造成为人民喜爱的地方。中国人口多,要把天安门广场修建成规模宏大的广场。特别是在检阅游行队伍时,长安街上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俗称东三座门、西三座门),影响游行队列行进,拆除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被提到日程上。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时,在天安门两侧修建了观礼台。“1959年,又在半永久性观礼台东西两侧修建了两座新观礼台,与原来半永久性观礼台衔接成永久性观礼台。东西观礼台是对称的,东西各七台。在天安门城楼的前方近处是两座大观礼台,每座长95米,宽12米,各有6个小区;在中山公园门口右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左侧的两个小观礼台分别长73米,各有5个小区。观礼台呈北高南低倾斜式,内有梯形台阶供人就座。整个观礼台能容纳10420人。”
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落成。
天安门广场在改造前是封建社会皇帝宫城的进深空间,从天安门开始,是重重宫殿,而在天安门前的540米长的“丁”字形空间,以其狭长、封闭的距离,衬托皇权的神圣、威严。在天安门改造过程中,拆除了“丁”字形空间南端的起点—中华门(明代大明门、清代大清门)和东西两面相对称的皇城墙后,不仅广场的空间发生了变化,视觉效果也发生了变化,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皇宫前庭被彻底改造,代表封建皇权的建筑在天安门后面被保留,真正成为故宫,而高大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建筑群衬托下的天安门广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烙印。侯仁之教授曾提出三个里程碑的思想。他认为,现存的北京城市建设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里程碑是600年前明朝皇城、紫禁城的修建。在城市文化建设史上,举世闻名。其特点是通过皇城、紫禁城的辉煌建筑,确立了封建皇权“面南而居”“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个里程碑是20世纪50年代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东西长安街的贯通。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打破了原有的封建城市封闭的格局,同时也改变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展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城市格局和精神面貌。
第三个里程碑是中轴线向北的延伸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北京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以及北京步入21世纪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气象。
侯仁之教授提到的北京城市建设的第二个里程碑,使北京中轴线在不影响“中心明显、左右对称”的状态下,有了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本质性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与时俱进,同时也是北京中轴线文脉的一种延伸。这种文脉延伸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传承了北京中轴线“中心明显、左右对称”的格局,中心点建筑是国家纪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左右对称的建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时称“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尽管选择的是罗马式建筑,但在立柱上没有悬空的人物雕塑,而是选用了中国文化元素—琉璃瓦和中国传统花卉图案,建筑形制和体量也体现并采用了堂堂正正、四梁八柱的风格。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国家重大事务的地方,这两座建筑实质上传承了城市规划传统与格局。
二是发展了都市文化主题。这种主题在北京中轴线确立之初是皇权至上,经过民国改建,还城市功能于民,但这种思想和文化主题还不彻底。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核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为左右,再加上修缮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人民观礼台,以及由太庙对外开放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由社稷坛对外开放的今中山公园,人民至上的思想、主题更加鲜明,更加彻底。尤其是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思想、文化核心主题是人民,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同时讴歌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强调英雄来自人民,人民崇尚英雄。毛主席纪念堂,讲述的也是领袖与人民,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针对以上这些变化,郭沫若有诗赞曰:“天安门前大广场,坦坦荡荡向汪洋。巨厦煌煌周八面,丰碑岳岳建中央。”

天安门外大广场照片